原发性干燥综合征选择哪种角膜结膜染色评分

2016-11-28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干燥综合征(Sj?gren’ssyndrome,SS)相关干眼病是干眼病中的一种特殊类型,这种类型的干眼病患者由于自身免疫系统功能异常出现泪腺分泌功能下降及眼表慢性炎性改变,其眼部症状及角膜、结膜损伤程度较其他类型干眼病患者更为突出。安全舒适的染色方法及可操作性强的评分方法有助于将这种特殊类型的干眼症患者和其他类型干眼症患者区分出来,对SS的早期发现和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干眼病研究者一直努力探索能够客观反映角膜和结膜损伤程度的染色剂及相应评分标准。VanBijsterveld于年提出了一种染色评分方法,应用孟加拉红对角膜和结膜进行染色,将鼻侧结膜、颞侧结膜和角膜染色按轻、中、重的程度分为1~3分,将总分≥4分定为阳性标准。此后,SS的诊断标准大多采用这一染色方法和评分标准。

另外,这一评分方法还广泛用于其他类型干眼症角膜、结膜损伤程度的评估。然而,该评分标准具有明显的局限性,首先,孟加拉红具有极强的刺激性,可能加重患者的不适感及眼表损伤,干眼症患者难以耐受;此外,该评分标准为半定量评分方法,可操作性较差,评分受操作者主观影响大。

由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ationalInstitutesofHealth,NIH)资助的SS国际合作联盟(Sj?gren’sInternationalCollaborativeClinicalAlliance,SICCA)是以SS患者为研究对象的多国、多中心、多科联合的研究项目。项目中眼科研究者根据大量的研究资料和临床实践提出了一种新的染色方法和评分标准,即眼表染色评分(ocularstainingscore,OSS)。该研究采用荧光素钠和丽丝胺绿分别对角膜和结膜进行染色,具有极好的安全性和舒适性。新的评分标准根据着染点数量、形态和分布对评分进行了具体明确的描述,较VanBijsterveld评分标准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

角膜、结膜染色是干眼病诊断及评估严重程度的一项重要措施,在SS征患者的眼部检查中尤其重要。安全有效的染色方法及可操作性强的评分标准是SS性干眼病研究中的重要内容。SICCA是迄今全球关于SS最大的临床研究项目,在这项研究中提出的角膜、结膜染色方法和评分标准有可能成为SS性干眼病的新的世界标准。

图1干燥综合征患者结膜丽丝胺绿染色和角膜荧光素染色表现及其对应的眼表染色评分

图A~D为结膜丽丝胺绿染色后表现,图E、F为角膜荧光素染色后表现。A:结膜具有0~9个着染点;B:结膜具有10~32个着染点;C:结膜具有33~个着染点;D:结膜具有大于个着染点;E:瞳孔区下方角膜具有6~30个着染点,无着染点融合成片,无丝状角膜炎;F:角膜具有大于30个着染点,且有着染点融合、着染点位于瞳孔区及丝状角膜炎。









































腿脚10大症状医生告诉你怎么办
时政娄底提高认识加强监管nbsp

转载请注明:
http://www.vqbpu.com/rczy/100060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