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囊性病变诊断线索及陷阱解析一
2022-4-27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北京白癜风治疗医院 http://www.bdfyy999.com/m/导读
日常病理实践中,皮肤囊性病变相对常见。部分为真正的囊肿,即内衬良性上皮、充满液体或半固态物质;部分为假性囊肿,即内部并无上皮衬覆,具体如瘘管、呈囊性表现的恶性肿瘤等。近日,西班牙病理专家Pérez-Mu?oz等在《美国皮肤病理学杂志》(TheAmericanJournalofdermatopathology)就皮肤囊性病变诊断中的相关要点、线索及部分诊断陷阱进行了详尽阐述。为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问题并指导临床实践,我们将该文要点编译介绍如下。
一.假性囊肿很多假性囊肿是继发于炎症性病变所致,具体如骶部藏毛窦:囊壁为肉芽组织,有大量多核巨细胞,常见毛干。其实存在毛干是藏毛窦早期表现,偏光镜下更为明显;但复发病例中可能并无毛干成分。复发病变可见引流窦道,类似化脓性汗腺炎。此外,任何类型的瘘管只要持续存在,均可出现鳞状化生并形成真正的囊肿;并且这类囊肿基础上可以发生浸润性鳞状细胞癌。
图1.(左)病程较长的藏毛窦低倍观,可见内陷的表皮,周围有肉芽状组织并有广泛纤维化;病程较长的时候不一定会出现毛干成分;(右)复发性藏毛窦,该例上皮可见鳞状化生。
充满黏液的假囊肿相对常见。手指黏液囊肿的早期阶段为黏液在某些间隙的蓄积,混有胶原纤维。黏液蓄积逐渐增多,逐渐形成囊腔;进展期时一般表现为充满黏液的囊腔,囊壁紧邻肢端表皮的基底层,表皮变薄、并伴角化过度。另一个部位特异性假囊肿为口唇处的黏液囊肿:一般多见于唇部,但可以发生于口腔任何部位。对于儿童患者更要考虑到这一病变,但也可见于成人。组织学上为充满黏液的囊腔,伴大量吞噬黏液的组织细胞。病变周边常可见小涎腺,这正是该病变始发之处。血肿机化、血栓再通、注射操作、异物等均可导致假囊肿形成。
腱鞘处黏液物质在间隙发生类似沉积也可形成假性囊肿,在某些部位也称为滑膜囊肿。尽管名称不同,但囊壁一般会有一层CD68阳性的组织细胞,与滑膜细胞有关。偶有内含异物的假囊肿可在囊壁出现滑膜化生,类似乳腺植入物包膜处的滑膜化生。
图2.(左)滑膜囊肿,内壁有组织细胞,免疫组化CD68可证实;(右)手术缝线所致的滑膜化生。
二.囊肿囊肿分类有多种方法,但最简单者可能是根据其组织学特征或起源而分为3类:表皮样/毛发囊肿、腺体来源的囊肿、来自胚胎残余的囊肿;前述两种也可混杂存在。
1.表皮样囊肿/毛发囊肿
该组囊肿可谓病理日常工作中最为常见的病变,非皮肤专业的临床医师最常称之为皮脂腺囊肿。其实这组病变可能包括了毛囊漏斗部囊肿(infundibularcysts)、肢端表皮囊肿(acralepidermalcysts)、粟丘疹样囊肿(miliumcysts)、发疹性毳毛囊肿(velluseruptivecysts)、色素性终毛囊肿(pigmentedterminalhaircysts)、毛根鞘囊肿(trichilemmalcysts)、增生性毛根鞘囊肿(proliferatingtrichilemmalcysts)、毛母质瘤(pilomat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