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则西终于有了一个弟弟
2021-1-22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文/平原公子
经作者授权发布
今天是中秋节,阖家团圆的日子。
首先和大家分享一个好消息,三年前去世的魏则西,他又有了一个弟弟,他的父母通过试管婴儿技术,在妈妈已经40岁的时候,还获得了一个孩子,昨天,孩子已经满一百天了。
他们是在运世医院完成试管婴儿的,听起来就是简单的一句话,但却不是那么容易,试管婴儿技术发展很多年了,已经算得上成熟,但这项技术的成功率,和年龄相关,35岁以上的产妇,成功率就会下降,而魏则西的母亲已经40岁了。
年,父亲魏海全带妻子做过三次试管婴儿,但都以失败告终,年,他们终于成功了,这其中的艰辛,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想要一个弟弟,是魏则西生前的遗愿,他在遗言中说——希望父母通过试管婴儿再要一个孩子,替自己照顾他们。
魏则西临去世的时候,曾经说过:“我不想死,我才21岁,我21年的奋斗和努力还没有化为光和热。我还有梦想,我想看看这个广大的世界,我想经历自己的一个完整的人生,成就自己的事业。我是独子,我无法想像如果我现在死去,我的父母将会怎样度过他们的晚年。”
现在,他可以放心地去了,他有了一个弟弟。
我们应当感谢技术的进步,技术的进步可以满足人们的各种愿望,圆了人们的各种梦想。很多人都在感慨,为什么如今年轻人都不愿意生孩子的情况下,魏则西的父母还要费尽千辛万苦要一个孩子,他们已经不年轻了,把这一个孩子抚养长大,可能已经是白发苍苍了。失独家庭的悲伤、寂寞和痛苦,不是我们年轻人现在能够明白的,不曾拥有过,就不会感受到失去的痛苦。感谢技术的进步,愿这个孩子,能够给魏则西的爸爸妈妈带来幸福。
同时,我们又恐惧技术的进步,因为当魏则西父母开始尝试试管婴儿的消息传出后,网络上立刻就有人拿这件事做“医院”的推广营销,今年一月份,北京青年报的记者做了个试验——搜索“魏则西父母”,出现的是试管婴儿营销百家号......
这个时代,无论技术多么先进,无论社会多么文明,总有些人的血是冰冷的,心脏是不会跳动的,他们像一群追逐着铜臭的僵尸,不在乎他人的利益、生命、情感,他们可以把这些都拿来买卖,都拿来牟利。
有人得重病了、不孕不育了,他医院,有人得重病去世了,他们乘机给你推销保险,有人压力太大跳楼了,他们乘机给你推荐P2P,有人穷得买不起房买不起车了,他们乘机给你推荐理财产品。
我是一个技术发展的支持者,我相信技术可以解放发展生产力,让我们拥有美好的生活。我知道人工智能很了不起,大数据很厉害,深度学习、算法推荐很有用。但是也要看,我们的聪明人把这些用在什么地方?
现在很多聪明的人搞算法,是在研究怎么让你买更多的不需要的东西,研究怎么让你在垃圾软件上消磨更多的时间,研究怎么让你的精神消耗在大量的网络无意义信息,让你的注意力被明星的花边新闻所占据,然后赚很多的钱。
我们的搜索引擎,已经变成了一个不能解决问题的“广告生成器”。我们找不到我们想要的东西,而它却孜孜不倦向我们推送那些我们不想要,并且容易让我们掉入陷阱、误入歧途的东西。
魏则西当年的故事,大家都应当知道,他上大二的时候发现患上滑膜肉瘤,通过百度搜索,他到武医院(简称“武警二院”)尝试“肿瘤生物免疫疗法”,然而这种疗法在美国早己被淘汰,与斯坦福大学的合作也是虚假宣传。
魏则西生前曾经回忆道:
“(在百度上搜索)在上面医院的生物免疫疗法,我医院联系,见到了他们一个姓李的主任,他的原话是这么说的,这个技术是斯坦福(大学)研发出来的,有效率达到百分之八九十,还给我爸妈说保我20年没问题。我们还专门查了一下这个医生,他还上过中央台,CCTV-10,不止一次,当时想着,百度,医院,中央台,斯坦福的技术,这些应该没有问题了吧。”医院的涉案科医院,魏则西并不知道,而这里的医生声称从国外引进的疗法可“保20年”。魏则西在接受4次治疗、花费20余万元后,仍没有明显效果病情仍在加重,魏则西于年4月12日去世。
魏则西生前,曾在知乎回答过一个问题:“什么是人性最大的恶?”,在那个问题下,他详细讲述了自己的遭遇,也将百度医院推到了公众面前。如今,虽然他有了一个弟弟,但他的生命,终究停留在了22岁,未能写完自己的篇章。
三年过去了,哪怕是见证了一个鲜活生命的消逝,经历了人命的代价,平台和广告商们依旧没有任何改变,你现在去搜某种疾病,跳医院的广告,你去搜考研、公务员考试、考托福,排在前面的依然是各种培训机构的广告。
当年电线杆上、厕所墙上,布满了“老中医治梅毒”、“祖传治脚气”的小广告,当年电视台的深夜节目,各种“专家”堂而皇之推广保健品、减肥药、理疗仪、以及“生死人肉白骨”的神奇药酒。现在,他们早就进步了,他们有网络推广平台,有人工智能,有大数据,有深度学习,有精准推荐,不管你想不想要,他总会恰到好处地把这些东西推到你面前。
这就是“技术的进步”!
不是每个人都有着长期混迹网络的经验,不是每个人都有长期学习的能力,年轻的学生、上一代的父母、他们对这些东西,是没有什么辨别能力的。
我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