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MIMTB第六期腺泡状软组织肉瘤N
2020-10-15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白癜风的偏方治疗方法 http://pf.39.net/bdfyy/zqbdf/191027/7568336.html
年9月28日,至本医疗科技携手MoreHealth平医院、新疆医院、医院、医院共同举办的第六期OrigiMedInternationalMolecularTumorBoard如期召开。
嘉宾简介第六期OrigiMedInternationalMolecularTumorBoard精选一例软组织肿瘤病例,医院骨肿瘤科团队提供,力邀哈佛大学丹纳-法伯癌症研究所肉瘤和骨肿瘤中心KatherineThornton教授、医院骨肿瘤科团队、新疆医院骨肿瘤科团队、医院骨软组织科团队及医院骨病骨肿瘤科团队共同进行深度探讨和交流,另邀医院沈靖南教授客串参会。会议医院骨肿瘤科米川教授主持,王冰教授分享病例,并由至本医疗科技姚鸣博士对病例进行NGS检测报告解读,至本医疗科技病理专家董筱微进行专业的病理解读。
与会国内外专家从基因层面探讨原发灶稳定而转移灶进展的可能原因,下游信号通路基因激活带来的可能的治疗机会,NGS基因检测后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的探索,耐药原因等核心问题进行了激烈讨论,并对病例的下一步治疗方案提出了宝贵的建议。
病例腺泡状软组织肉瘤进展后伴TFE3融合和KEAP1RQ突变
病例介绍:
一例17岁左下肢腺泡状软组织肉瘤伴脑转移、肺转移男性患者,年4月经至本基因检测发现:ASPSCR1exon7-TFE3exon5基因融合,同时行头颅伽玛刀放疗和培唑帕尼靶向治疗,用药4个月原发灶和转移灶均缩小,疗效为PR。年4月复查转移灶进展,6月改用安罗替尼靶向治疗,7月行头颅调强适形放疗(3个病灶),8月复查脑转移灶部分增大,部分缩小,部分肺转移灶较前缩小,于年8月经至本+基因检测发现:ASPSCR1exon7-TFE3exon5基因融合,KEAP1基因RQ变异。
至本基因检测结果:
第一次NGS检测:年4月经至本基因检测发现ASPSCR1exon7-TFE3exon5基因融合;第二次NGS检测:年8月经至本+基因检测发现ASPSCR1exon7-TFE3exon5基因融合,KEAP1基因RQ变异。两次基因检测结果的临床意义如何?
至本医疗科技姚鸣博士NGS报告解读:
根据NCCN指南分子分型,TFE3融合可帮助辅助诊断腺泡状软组织肉瘤。而KEAP1基因参与Nrf2信号通路,可使化疗药物在细胞内快速代谢失活,从而明显抵抗抗肿瘤药物的药效。
中美专家病例讨论热点
热点讨论1
王冰教授:
两次原发灶基因检测结果变化不大,且左下肢原发灶比较稳定,而肺内和颅内病灶进展,是否原发灶和转移灶存在不同的基因克隆变异导致培唑帕尼耐药,可以进行哪些检测明确耐药原因?
ProfessorThornto:
目前没有特殊的检查去区分原发灶和转移灶的区别,在美国不会常规进行第2次活检。有可能KEAP1是引起药物耐受的原因,但还有一种可能是软组织肉瘤的肿瘤异质性很明显,不同取样部位的基因突变情况不一,由肿瘤异质性引起的检测结果不一致可能对后续治疗产生影响。
中美专家病例讨论热点
热点讨论2
王冰教授:
ASPSCR1-TFE3基因融合可导致TFE3蛋白高表达,激活MET基因,MET抑制剂对腺泡状软组织肉瘤的治疗效果如何,是否可考虑使用MET抑制剂?
ProfessorThornton:
目前上市的MET抑制剂包括卡博替尼和乐伐替尼,用于治疗甲状腺癌和肾癌,也正在开展临床试验,还没有公布相应的试验结果数据。
中美专家病例讨论热点
热点讨论3
王冰教授:
患者目前使用安罗替尼治疗,可否联合免疫治疗,还是等进展后再使用免疫治疗?
ProfessorThornton:
NIH正在开展阿特珠单抗治疗ASPS的临床试验,在丹纳-法伯中心参加临床试验的患者有观察到免疫治疗的疗效,免疫治疗是下一步需要探索的治疗方案之一,因试验还在进行当中,目前无法得到比如有效率、生存时间等试验结果数据。如果患者有意向加入该项临床试验,NIH在马里兰可能会接受国际患者,我也很乐意推荐。
中美专家病例讨论热点
热点讨论4
患者颅内病灶接受伽玛刀治疗后缩小,而后期颅内病灶进展可能的原因?现阶段使用安罗替尼是否合适?
宋兴华教授:
患者颅内病灶接受伽玛刀治疗后缩小可能是由于放疗的作用破坏血脑屏障,使培唑帕尼进入颅内。后期颅内病灶进展,可能与培唑帕尼无法通过血脑屏障有一定关系。培唑帕尼和安罗替尼都是多靶点的酪氨酸酶抑制剂,包括VEGFR、PDGFR、FGFR、c-Kit,从现有文献报道,安罗替尼治疗腺泡状软组织肉瘤效果较好,是否有可能通过其它通路发挥抗肿瘤作用。该患者进行第2次脑转移灶放疗,可破坏血脑屏障,使进入脑脊液中的靶向药物血药浓度升高,现阶段使用安罗替尼治疗是较好的选择。
ProfessorThornton:
虽然有报道ASPS出现脑转移的病例数相对较多,但总体来看肉瘤出现脑转移是较少见的事件。个人经验在治疗脑转移过程中,也会考虑使用培唑帕尼或抗血管生成药物如贝伐珠单抗,但治疗中更容易出现的问题是出血,一种为破坏血脑屏障后血药浓度升高,治疗肿瘤引起的出血,另一种是药物副作用引起的出血,出血是非常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