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熊顿到魏则西远离癌魔胜过寻找救赎之路
2018-4-30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微博时代,毫无疑问,熊顿和魏则西是最著名、最牵动人心的两位癌症患者,而今都已凋落,令人无比痛惜。
熊顿,乐观、坚强、才华横溢,她的微笑,她的画作是这个时代的珍宝,她在天国也必将是纯美的花朵。
魏则西,勇敢坚强,不认命,用顽强的意志和强烈的求生欲望一直搏斗到最后一刻,虽然不免为恶者戕害,依然向世人证明,面对癌魔时的大勇和无奈。
今天,我不想再说关于熊顿有多么励志多么本真,也不想再口诛是否是搜索引擎、医院和现行医疗体制,把魏则西引入了深渊,因为在逝去的生命面前,这些都终将消散,也终将不再重要,不管她们给世界带来了多少美好和警醒,而斯人已逝,一切跟他们斗已经不再有关系,于他们都没有了意义。
让我们回归生命的本源,用人性的悲悯把目光投回最初。熊顿的治疗方案迄今为止虽然没有全面曝光,但已知的资料并没有显示出在中国内地的现有医疗条件下,熊顿的治疗有何不当之处;而魏则西也医院的数次诊断数轮治疗之后,选择将希望寄托于百度搜索,已经是最后的救命稻草......唯一共同的就是,她们确实病得太重了。
非霍奇金淋巴瘤和滑膜肉瘤,都是极难治愈的肿瘤,我们不得不承认这个悲伤的事实,她们真的病得太重了。可以说,不管用什么样的治疗方案,在熊顿和魏则西发病之后,悲剧几乎已经可以注定,所不同的只是发展的迥异走向。当人们不幸罹患恶疾,自我救赎只是一种本能。
我们在为熊顿感动疼惜之后,为魏则西所遭受的罪恶而义愤之后,我们究竟能为自己,为挚爱的亲朋做些什么呢?非霍奇金淋巴瘤和滑膜肉瘤,甚至绝大多数癌症的病因尚不明确,我们甚至可以假设熊顿和魏则西发病前都已经是生活习惯十分健康的青年,我们可以轻易列举出空气污染、食品安全、工作和生活压力等诸多显而易见的肿瘤诱因,但是这都不能成为我们不珍惜自己的借口。珍爱自己,远离癌魔,做好自己,相信对天堂里的熊顿和魏则西,也是另一种告慰吧。我们真正能做的,也只能是,爱惜自己,如果我们不幸身染重疾,倾尽了所有努力,最后却仍然走向不利的方向,我们将除了感叹命运的不公之外,也将很难寻到生命的救赎之路。
所以,从我做起,无论如何,爱惜自己,在现有的条件下,努力前行吧:
1、戒烟戒酒研究表明,吸烟、被动吸烟、长期饮酒,这些不良的生活习惯会降低我们的免疫功能,从而增加患癌的危险。
2、舒缓压力,规律作息物质社会奉行的丛林法则令人无暇他顾,乃至“无瑕顾我”,工作和学习的压力,育儿与养老的压力,移动互联网的深度依赖,造成压力难以疏解,长期熬夜,细胞癌变几率显著加大。3、规范饮食,均衡营养膳食结构、营养结构和食品安全,极大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在尽可能选取可信赖的食品供应同时,均衡摄入蛋白质、脂肪、糖分、碳水化合物和植物纤维、适当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4、科学系统的运动训练经常适当的参加运动训练尤其是有氧运动,保持健康匀称的身体,全面提升机体免疫力。据调查,80%的企业白领,每周运动时间不足90分钟,而且难以呈现出显著效果。根据自身条件,选择适宜的健身场馆,咨询专业健身教练,制定专属的健身、运动和训练计划,并且坚持延续。我们祈盼熊顿、魏则西的悲剧不要再重演,我们呼唤医疗体制的改革,呼唤企业和医疗机构的社会责任,但我们仍然没有办法抗衡已来的噩运。与其寻找救赎之路,更现实的反而是,先尽量远离包括癌症在内的恶性疾病,延长生命的长度和广度,用我们健康的身体,给予我们的亲人更多的关爱。
最新3条已解决的网友提问健身私教有用吗?选择教练怎么最适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