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管综合征
2021-8-6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北京哪个医院可彻底治愈白癜风 http://www.baidianfeng51.cn/m/腕管综合征是周围神经卡压中最常见的一种,多以重复性手部运动,特别是抓握性手部运动者多见,如用充气钻的工人、木工、铁匠等。中年人多发,占患者总数的82%,女性多于男性。妇女腕管综合征发生率较高的原因是女性腕管较小而肌腱的直径相对较大。50%以上的患者表现为双侧患病,其中38%的患者对侧无明显症状,仅出现神经传导异常。应用解剖腕管是由腕横韧带及腕骨形成的一个管道。腕管的桡侧界由舟骨结节、大多角骨和覆盖于桡侧腕屈肌的筋膜隔组成,尺侧界由豌豆骨、三角骨和钩骨钩组成。腕管的顶部、屈肌支持带由桡骨远端打展至掌骨的基部。腕管有3个重要的组成结构:前臂深筋膜、腕横韧带和大小鱼际肌间腱膜。腕横韧带起自舟状骨结节和多角骨桡侧突起,止于豌豆骨和钩骨钩尺侧。在其浅面由近端前臂筋膜、掌长肌和掌部远端筋膜组成。腕骨内容物包括指浅屈肌(4根肌腱)、指深屈肌(4根肌腱)、拇长屈肌(1根肌腱),共9根肌腱及其滑膜和正中神经。1.指浅屈肌指浅屈肌起源于肱骨髁上中部、尺骨冠突和桡骨近端掌侧。指浅屈肌在前臂中部分为4束,屈曲近节指间关节。4条肌腱在腕管中的排序为:中、环指浅屈肌腱位于掌侧,食、小指居中。指浅屈肌肌腹异常可引起神经卡压,其中食指指浅屈肌肌腹异常最为常见,主要表现为肌腹延长达腕横韧带下。2.指深屈肌指深屈肌起于尺骨近端2、3部和骨间膜。在前臂中部,桡侧肌腹为食指屈肌,尺侧肌腹为屈中、环、小指肌。在腕掌部浅屈肌深面,指深屈肌腱排列成单层。在腕管和指深屈肌远端,蚓状肌起源于此。3.拇长屈肌拇长屈肌起于桡骨和前臂中部骨间膜。它位于腕管的最外侧,通过大鱼际肌后由拇短屈肌浅深头间穿出。如拇长屈肌向指浅屈肌滑动易导致腕管综合征,这种异常使拇指末节不能单独屈曲,只有当食指末节屈曲时拇指才能屈曲。4.正中神经正中神经在前臂位于指浅、深屈肌肌腹间,常位于指浅屈肌深部的肌膜内。在前臂远端,神经浅出部位位于指浅屈肌和桡侧腕屈肌间,恰位于掌长肌后侧或桡后侧。当穿过腕管的桡掌部屈肌支持带后,在屈肌支持带的远端分为6支:正中神经运动返支、3支指固有神经(分别位于拇指桡侧、拇指尺侧、食指桡侧)和2支指神经(1支在食指尺侧和中指桡侧,1支在中指尺侧和环指桡侧)。78%的运动神经束位于神经的桡掌位,其余位于神经的掌中位。56%的运动支穿过分隔的筋膜后首先进入大鱼际肌。第1蚓状肌由食指桡侧指固有神经支配,第2蚓状肌由支配食指和中指的指神经支配。正中神经掌皮支源于正中神经桡掌侧距腕横纹约5cm处近端,于掌长肌与桡侧腕屈肌间的前臂筋膜下发出分支,在腕横纹0.8cm处由掌部穿出,分为桡、尺支。
正中神经的高位分支可起源于前臂近侧或前臂中1/3部,与正中神经主干并行,通常被正中动脉或异常肌肉分隔。正中神经返支可通过韧带外、韧带下和韧带内穿过腕横韧带。
病因病理腕管内压升高时,可减慢或中断神经的轴浆运输,使神经束膜水肿,而当压力成为持续的压迫状态时,可发生神经内膜水肿,神经内膜、束膜的通透性下降,从而使神经纤维束受压,神经内血供减少,神经纤维发生永久性的病理变化。桡骨远端骨折时腕关节过屈位固定,腕管内急性出血、液体增多,如血友病腕部出血、腕管内注射、烧伤引起腕管内渗出均可因腕管内压力增高而引起该综合征。腕管综合征的病因可分为局部性和全身性因素。1.局部因素(1)腕管容积变小腕骨变异,腕横韧带增厚,肢端肥大。(2)腕管内容物变多创伤性关节炎,前臂或腕部骨折(colls骨折、月骨骨折),腕骨脱位或半脱位(舟骨旋转半脱位、月骨掌侧脱位),变异的肌肉(掌深肌、蚓状肌和屈指浅肌肌腹过长),局部软组织肿块(神经瘤、脂肪瘤、腱鞘囊肿),正中动脉损伤或栓塞,滑膜增生,局部血肿形成(出血性疾病、抗凝治疗患者)等。(3)屈腕尺偏固定时间过长,睡姿影响(夜间手腕不自主屈曲位固定)。(4)反复的屈伸腕、指活动,反复上肢振动,工作影响(打字员、乐器演奏员等)。2.全身因素(1)神经源性因素糖尿病性神经损伤,酒精中毒性神经损伤,工业溶剂毒作用,神经双卡综合征,淀粉样变。(2)感染、非感染性炎性反应类风湿关节炎,痛风,非特异性滑膜炎,感染性疾病。(3)体液失衡妊娠、子痫、绝经、甲状腺功能紊乱(黏液样水肿)、肾功能衰竭、红斑狼疮行血透的患者,雷诺病、肥胖、变形性骨炎。在诸多的病因中,发生率最高的为非特异性滑膜炎,其次为类风湿关节炎。临床表现1.分型腕管综合征分为腕管入口卡压和腕管出口卡压。正中神经进入腕管时受到的卡压为入口卡压,正中神经出腕管时受到的卡压为出口卡压。临床上绝大部分正中神经有腕管的卡压都是入口卡压。2.临床表现腕管综合征好发于中年女性,多为40-60岁,其临床表现为:(1)桡侧三指半麻木、疼痛和感觉异常。这些症状也可在环指小指或腕管近端出现。掌部桡侧近端无感觉异常。(2)常有夜间痛及反复屈伸腕关节后症状加重。(3)患者常以腕痛、指无力、捏握物品障碍及物品不自主从手中掉下为主诉。(4)病变严重者可发生大鱼际肌萎缩,拇对掌功能受限。腕部的不适可向前臂、肘部甚至肩部放射;当症状进一步加重,出现精细动作受限,如拿硬币、系钮扣困难。诊断要点患者出现桡侧三指半疼痛、麻木、感觉减退和鱼际肌菱缩3大症状中的一个或两个症状时要考虑该病,尤其伴有夜间因麻木而醒者更应高度怀疑该病。物理检查及其他辅助检查具有重要诊断价值。(1)两点辨别觉用钝头分规纵向检查(6mm为阳性)。可作为评价腕管综合征的一项指标。(2)单丝检查用单丝垂直触压皮肤。检查中,患者视野应离开检查手。该项检查灵敏度、特异度均较高。(3)振感检查用频率的音叉击打坚硬物后,用音叉的尖端置于检查指指尖,并双手同指对照,观察感觉变化。(4)Phalen试验双前臂垂直,双手尽量屈曲,持续60s,手部正中神经支配区出现麻木和感觉障碍为阳性。30s出现阳性表明病变较重。该检查灵敏度为75%-88%,特异性为47%,与单丝检查合用灵敏度增加82%,特异性增至86%。(5)止血带试验用血压表置于腕部,充气使气压达20kPa(mmHg),持续30s,出现麻木为阳性。该检查灵敏度、特异度较高。
(6)腕部叩击试验腕部正中神经部叩击,灵敏度为67%。(7)肌电图、X线、CT和MRI检查对腕管综合征的辅助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周围神经应用解剖
原价,拼团价
支持永久复听。
获取更多精彩(扫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