腱鞘病变的超声诊断附典型图片
2021-8-5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有什么样的食物白癜风病人不能吃 http://www.bdfyy999.com/bdf/yufangbaojian/shiliaodaguan/m/55386.html几个解剖概念腱鞘:腱鞘是包围在肌腱外面的鞘管,存在于活动性较大的部位,如腕关节、踝关节、手和足趾等处。腱鞘分层:纤维层和滑膜层纤维层:为深筋膜增厚所形成的骨性纤维性管道,有着滑车和约束肌腱的作用。滑膜层:由滑膜构成的双层圆筒形的鞘。鞘的内层包在肌腱的表面,称为脏层,外层贴在腱鞘纤维层的内面和骨面,称为壁层,两层间为腔隙,含少量滑液,互相移行。腱系膜:腱滑膜鞘从骨面移行到肌腱的部分,称腱系膜,其中有供应肌腱的血管通过,由于肌腱经常运动,腱系膜大部分消失,仅在血管神经出入处保留下来,称为腱纽。腱鞘正常超声表现正常腱鞘的超声表现为肌腱周围一薄层低回声带,在彩色多普勒成像中不易检测到血流信号。腱鞘的超声观察指标灰阶超声:(1)腱鞘:①正常;②增厚;③占位。(2)腱鞘积液:①有;②无。(3)肌腱形态:①正常;②肿胀;③变薄。(4)解剖变异:①分隔;②副肌腱。彩色多普勒血流:①有;②无。动态观察:滑动肌腱,观察病灶和肌腱的相对位置,来确定病灶起源。超声诊断标准(1)腱鞘增厚标准:腱鞘厚度1mm,为正常范围;(2)腱鞘积液标准:正常情况下,超声未显示腱鞘积液;(3)肌腱形态:正常情况下为椭圆形;(4)彩色多普勒:将血流分为4级:0级,未见血流;1级,探及1~2处血流;2级,探及少量血流但分布不超过50%探查面积;3级,探及丰富血流同时血流分布超过50%的探查面积。典型病例腱鞘炎:由多种病因造成,包括创伤性、感染性、类风湿等代谢性因素,最常见的为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尺侧腕伸肌腱鞘炎、风湿性腱鞘炎、感染性腱鞘炎等。超声表现:腱鞘增厚、腱鞘积液、肌腱增粗,呈圆形,腱鞘血流增多。腱鞘囊肿:是手腕部最常见的肿物,好发于关节腱鞘内,病因不清,有认为该病的发生是因为关节囊、韧带、腱鞘结缔组织退行性病变所致。腱鞘囊肿囊壁由多层排列杂乱的胶原纤维组成,没有内皮细胞衬里,囊壁外观呈海绵状。囊肿内黏液成份主要包括透明质酸、少量氨基葡萄糖、白蛋白和球蛋白。超声表现:手腕背部、足背紧邻肌腱处,探及囊性肿块,多数患者为单发、边界清、边缘规则,呈现出圆型或椭圆型;可以看见包膜回声、囊内透声可或有分隔;CDF1无血流信号。腱鞘巨细胞瘤:又称为结节性腱鞘炎,起源于肌腱鞘或肌腱间隙的滑膜细胞,是一种进展缓慢的良性肿瘤。腱鞘巨细胞瘤根据病理表现不同可分为局灶型和弥漫型超声表现:包绕或紧邻肌腱、骨骼或关节的低回声肿块,部分呈分叶状,边界尚清,有或无包膜,回声不均,部分可见临近骨质破坏。CDFI:肿物多可见少量或丰富血流信号。腱鞘纤维瘤:是由腱鞘滑膜形成的良性纤维母细胞性结节性肿瘤,有学者提出腱鞘巨细胞瘤与腱鞘纤维瘤是组织学同源性病变的不同分化阶段的不同表现形式。超声表现:声像图上,腱鞘巨细胞瘤和腱鞘纤维瘤非常相似,无法区分。但有人认为包绕肌腱生长的形态不规则、不均匀伴钙化,并且有骨侵蚀的包块,倾向于诊断为腱鞘巨细胞瘤;肌腱旁或关节旁生长的形态规则、边界清晰的实性包块,无骨侵蚀更倾向于诊断为腱鞘纤维瘤。从发生率上来看,腱鞘巨细胞瘤要多得多,腱鞘巨细胞瘤的结论准确性要更高点。注:欢迎转发,如需转载请联系。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