菁讲长骨软骨源性肿瘤的影像学诊断和治疗决
2020-11-18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本期内容导读
长骨软骨源性肿瘤在临床中并不少见,而作为临床医生,其影像学诊断是否把握的清晰准确?其治疗方案又该如何规范?本次课程中,来自浙江大医院的黄鑫医生,将以上问题一一进行合理的解答,希望能在临床工作总结方面,为广大骨科同仁提供参考。本期嘉宾
黄鑫
中国骨科菁英会骨肿瘤专业会员
浙江大医院
学习笔记
定义:软骨源性肿瘤是一类以肿瘤细胞产生软骨基质为特征的原发性肿瘤。包括:软骨肉瘤,内生软骨瘤,骨软骨瘤,软骨母细胞瘤,软骨粘液样纤维瘤等等。01软骨源性肿瘤的术前预判及分析
临床症状
疼痛为主。影像学表现
常规进行X线、CT、MRI和ECT检查。
MRI在软骨源性肿瘤的诊断中极有价值。
X线和CT表现:未钙化的软骨基质为低密度灶;多种形态的软骨钙化影。MRI特征:T1W呈偏低信号;T2W呈高信号,被低信号的纤维隔分开呈分页状。增强MRI:纤维间隔呈环形强化,非常有意义。软骨源性肿瘤磁共振表现发生位置
骨盆等中轴骨的软骨源性肿瘤,考虑为软骨肉瘤四肢短骨的软骨源性肿瘤,考虑为内生软骨瘤四肢长骨的软骨源性肿瘤存在不确定性性质不同不同治疗方案
术前活检
需要有经验的放射科医生,在CT引导下选择肿瘤恶性度最高的部位穿刺活检,但由于软骨肿瘤的异质性,术前活检往往会低估肿瘤的等级。02不同级别软骨肉瘤的影像学特征
高级别软骨肉瘤
皮质破坏
虫蚀样或穿凿样骨溶解
肿瘤周围水肿
骨膜反应/骨膜水肿
软组织肿块
高级别软骨肉瘤低级别软骨肉瘤
髓腔增宽
出现扇贝征
低级别软骨肉瘤内生软骨瘤
没有高级别或低级别软骨肉瘤的证据
内生软骨瘤对于长骨软骨源性肿瘤的诊断,不能单纯和轻易相信穿刺病理结果,更要强调临床、影像学和病理三结合的原则。作者结语
术前行影像学评估和活检均能预判肿瘤的组织学分级和类型,但均存在误差,需要三结合的原则进行综合分析
高级别软骨肉瘤的影像学证据:皮质破坏,虫蚀样或穿凿样骨溶解,肿瘤周围水肿,骨膜反应/骨膜水肿,软组织肿块
高级别软骨肉瘤治疗:需要进行肿瘤的扩大切除
低级别软骨肉瘤的影像学特征:髓腔增宽,出现扇贝征
1级软骨肉瘤治疗:建议行肿瘤刮除、灭活手术治疗
END
新功能
“搜索”新功能上线了!大家可以点击搜索框,快速找到感兴趣的学术内容。
点击搜索框体验
下期预告
菁讲:复杂肱骨近端骨折复位技巧——COEC创伤专业会员施鸿飞
"菁讲"栏目旨在剖析最贴合骨科医生实际内容需求,如果您想听到哪方面的内容,请在文末留言处,写出您想了解的内容吧!一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