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帮她14个月患癌女婴艰难求生孩子,妈
2018-5-18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导语
李欣儒,14个月,来自山东省夏津县,本应享受父母之爱,在游乐场蹒跚学步之际,却被发现右腿有肿瘤,经后期诊断竟是腺泡型横纹肌肉瘤(恶性肿瘤),危及生命。
28岁的父亲李超和母亲谷丹丹从山东到天津,被告知需截肢时,两人无法接受于是直奔北京,希望为孩子寻得一线希望。
图为欣儒PICC换膜的过程。郁雨铖/摄
2月14日,谷丹丹一大早就医院,进行PICC换膜,一周需要更换一次以免感染。欣儒一进门似乎就有感应,还没拉起手臂就开始哇哇大哭。
在更换过程中,谷丹丹和奶奶两个人一个按住上身和手臂,一个按住腿,以防女儿乱动将针管挣脱,任凭女儿撕心裂肺的惨叫。短短五分钟将谷丹丹和婆婆的心碾碎了无数次,谷丹丹说道:“现在孩子一疼就喊‘爷爷’,因为每次爸爸妈妈奶奶都会按住她,她觉得只有爷爷能够救他。”
图/郁雨铖
欣儒手术留下的伤疤,因多次化疗,各器官发育不完善排毒系统较差,大量斑点累积在身。
回忆起过去八个月,在欣儒六个月大的时候,李超和谷丹丹发现女儿右腿有红点并且略高于左腿,便立即医院就诊被告知只是平滑肌脂肪瘤,切除即可。但女儿手术后,并未好转,对肿瘤病理检查后发现竟是恶性肿瘤。
图/郁雨铖
李超二人唯恐诊断有误,一路从山东到天津,再到北京寻医,诊断结果为腺泡型横纹肌肉瘤。
这种肌瘤是本来应该成为肌肉的细胞癌变后的疾病。因这种细胞分布在全身,所以身体的任何地方都可发病。
目前治疗方案主要分三个步骤:
一、18个周期的化疗(待定);
二、手术,风险高达60%;
三、放疗,右腿日后可能无法生长。
图/郁雨铖
上周刚刚进行了第四次化疗,也是这四次化疗中欣儒反应最小的一次。据李超回忆道,每次住院化疗,一天24小时不停输液,两个输液通道一起,一个是PICC通道走化疗药,一个右手扎留置针走常规液。因治疗需要,几乎每天采血,女儿右手手指密密麻麻的全是针眼。第一次化疗的时候,欣儒因不适应出现严重感染,连续数日高烧不退、呕吐、拉稀。
图/郁雨铖
为了方便就医,一家四医院后面的一个单间里,这样的一间小屋每个月就要多。由于一楼潮湿,欣儒曾经被蚊虫咬到皮肤过敏。现在谷丹丹和李超每天都要给房间消毒,以免女儿被感染。
图/郁雨铖
欣儒正在打升白针,看到打针就害怕地哭出来。
每隔21天就需要化疗一次,在下一次化疗到来的期间,李超一家依然不能闲着。医院就诊,给女儿做身体检查。因为年纪较小,免疫力差,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等血项常常无法达标,需要药物补助。升白针成为必备,它刺激骨髓加速白细胞生产,维持人体的免疫力。
图/郁雨铖
现在孩子面临手术问题,因为是二次手术,肿瘤大,手术需要扩切,从腹股沟到膝盖上侧,创伤面大,可能因无法及时输血不能下手术台,这些都导致手术成功几率低。医院,以求能为女儿找到最佳的治病方案。
前期治疗费用已超30万,两人并不想麻烦周边亲朋好友,一直靠自己在支撑,随着欣儒病情进入长期发展且需高昂手术费的阶段,周围同事朋友得知后,纷纷帮忙捐助,但仍是杯水车薪。
由于欣儒出生不久得病,两人还未来得及给孩子上医疗保险,所有费用全属自费,更是雪上加霜,一堆厚厚的收费单积在一旁。
图/郁雨铖
短短的五个月,曾经多斤的李超瘦到只有90斤,在采访过程中,他说到:“看到孩子被病痛折磨,我也想哭,可是我不能,如果我也垮了,整个家就完了。”
图/郁雨铖
北京治疗期间,在老家的爷爷一直盼望他们能够回家。然而,在家不到一天,欣儒便感染发烧。无奈之下,李超带着女儿立马返回北京治疗。
看着角落写字板的字迹和一贫如洗的家庭,李超已经准备卖房,可是老家的房不仅不值钱,因女儿得病消息的传播更是使得其无人问津。
图/郁雨铖
现在高昂的手术费用和后期化疗放疗费用如一块重石头压在李超心上,如果有好心人愿意给予帮助,请联系李超:(白癜风治疗目标北京看白癜风去哪家医院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