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孩子睡觉打鼾
2018-5-15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自年起,身体一向健康的小朋友A(男,10岁),突然出现入睡后打鼾的情况,当时孩子的家长并没有在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年孩子相继出现了张口受限,吃饭咀嚼时右侧面部疼痛,并且面部出现肿物。
经医院CT,MRI影像检查:右侧咽旁间隙不规则肿块,累及周围翼内外肌、下颌骨、腮腺;右侧乳头窦炎症,考虑右侧咽鼓管受累可能。
病理诊断,确诊为:右侧鼻咽部腺泡型横纹肌肉瘤。免疫组化:
免疫组化:Desmin(+)、Myogenin(+)、Myo-D1(+)。、Ki-%(+)、CD3(-)、CD20(-)、CD34(-)、LCA(-)。
MRI影像
PET-CT检查:
1.右侧颞下窝部位不规则团块状FDG代谢异常增高软组织密度病灶,符合横纹肌肉瘤T2bN0M0(Ⅱb期),肿瘤向内达鼻腔右侧壁,右侧蝶骨翼突、右侧翼内肌及翼外肌明显受累,向外达右侧上颌部皮下,右侧咬肌及腮腺明显受累,向前达上颌骨右后缘,向后达环椎,向上达蝶窦底壁;全身其余部位未见典型恶性肿瘤样高代谢病灶。
2.双侧咽扁桃体轻度肿胀伴FDG代谢异常增高,考虑炎性或生理性摄取改变可能性大。
PET-CT影像
患儿肿瘤直径大于5cm,侵犯广,主要累及肌肉,无骨质、颅内受累,属于高危型。由年中旬起,行5周期的化疗:
第1周期:(VAC)
第2周期:(VTC)
第3周期:(VAC)
第4周期:(VTC)
第5周期:(VAC)
化疗前
化疗后
虽然经过5个周期的化疗肿瘤比之前有缩小,但这只能是暂时的控制。经患儿家长听取医生建议和经过多方面咨询后,准备前往国外进行进一步治疗——质子放疗。
质子放疗过程:
肿瘤初始病灶和局部淋巴结每次照射剂量为1.80Gy(RBE),照射总剂量为41.40Gy(RBE)。
肿瘤初始病灶再次照射,局部淋巴结不照射,再次照射剂量为1.80Gy(RBE),照射总剂量为9.00Gy(RBE)。
化疗前肿瘤初始病灶总照射剂量为50.40Gy(RBE)。
质子治疗的同时,由国外儿科肿瘤部门给予化疗。
在经过一个半月的质子治疗后,患儿及家属平安回到国内。以下是现在最新的复查结果。
PET-CT检查报告:
1.右侧颞下窝部横纹肌肉瘤行放疗28次结束9个月,化疗16周期结束9周,与之前影像结果比较,肿瘤治疗后达到完全缓解(CR),表现在:原右侧颞下窝部位不规则团块状FDG代谢异常增高软组织密度肿瘤病灶消失;全身其余部位未见典型恶性肿瘤样高代谢病灶。
2.原双侧咽扁桃体轻度肿胀伴FDG代谢异常增高现象基本消失,符合炎性或生理性摄取改变。
3.胸腺形态瘤丰满,局部FDG代谢未见明显异常增高,考虑生理性摄取改变可能性大。
颅脑MR检查报告:
脑实质未见明显异常;
双侧颞极蛛网膜下下腔增宽,变化不著;
片内右侧上颌窦后方、鼻口咽部右侧占位较前好转,请结合鼻咽部MRI;
副鼻窦粘膜厚,较前减轻;
右侧乳突区见长T2信号,较前变化不著。
放疗后
放疗后
感谢您的阅读与分享
让更多的朋友了解
愿所有的孩子健康成长
儿童肿瘤国际医疗
--
精密体检
--
↓点击以下内容,阅读更多文章↓
→儿童横纹肌肉瘤基本信息
→儿童横纹肌肉瘤病期分类
→儿童横纹肌肉瘤治疗概要
→儿童横纹肌肉瘤治疗方法
→你所不知道的放疗——质子与重离子
赞赏
人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