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膜后肿瘤案例
2017-2-16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病例:
青年女性患者,以腹膜后肿瘤收入院。术后病理:左腹部低度恶性梭形细胞肉瘤。患者半年前发现左腹部肿物,约鸡蛋大小,无明显疼痛,未治疗。后肿物逐渐增大,左腹部可触及肿物,约16*10cm大小,仍无疼痛,左下腹饱胀感,大小便正常,身体一般情况。
强化CT检查
考虑患者目前手术指征明确,身体状况可,无绝对手术禁忌症,手术治疗为首选治疗方式。考虑到腹膜后肿瘤的疾病特点,积极做好术前准备,包括强化CT进一步明确肿瘤位置,与周围脏器、组织、血管的关系,术前讨论拟定手术方式、评估手术风险,联系血库大量备血等。
术中发现肿物位于左上腹,约20cm*15cm*10cm大小,来源于后腹膜,暗紫色,表面凹凸不平,肿瘤包绕血管,如腹主动脉,其血运异常丰富,创面渗血多,给手术操作带来极大的困难,此时面临两难问题,一方面暂停手术可容易控制出血,但是对于患者来说未能解除病灶,另一方面继续手术会冒着大出血(术中、术后出血)的风险甚至危及患者生命,一旦成功患者将受益。
在与麻醉师、护士、血库工作人员密切配合下,术中稳定血压,补液、输血,同时联系血库,筹备大量用血,备术后输血,终将肿瘤顺利切除,术中出血约有ml,手术顺利完成。术后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注意血压、心率,引流管引流情况。经过医护人员与患者的共同努力,最终患者康复出院。
该病例为具有典型腹膜后肿瘤的特点,部位深,肿瘤生长迅速,肠管受压表现,还包括术中所见肿瘤包绕重要血管、神经,血运十分丰富,术中出血多等。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是指发生在腹膜后间隙的肿瘤,并不包括原在腹膜后间隙的各器官的肿瘤。是一种较少见的肿瘤。以恶性居多,约占70%。良性肿瘤以畸胎瘤、神经鞘瘤、纤维瘤为多见,恶性肿瘤以脂肪肉瘤、纤维肉瘤、平滑肌肉瘤、胚胎癌、神经纤维肉瘤和恶性淋巴瘤为多。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TheNationalInstitutesofHealth,NIH)SEER数据库的统计资料计算,我国每年腹膜后肉瘤新发病例应在人左右。
腹膜后肿瘤有以下几个特点
1.腹部肿块:腹膜后肿瘤部位深,早期多无症状,当肿瘤发展到一定程度,产生压迫脏器及胀痛时始被发现腹部包块。良性者增长缓慢、恶性者发展迅速,肿块多偏一侧。
2.压迫症状:胃肠道受压时,可有恶心呕吐及饱胀感;直肠受压时可有大便次数增多及肛门部胀感,甚至大便变形及排便困难;泌尿系受压常见症状为:如尿频、尿急、排尿困难或血尿,输尿管受压可致肾盂积水,血管受压则下肢水肿。
3.疼痛:腹膜后肿瘤出现疼痛是由于包膜张力增大或压迫侵犯刺激神经表现为腰背痛,会阴部痛或下肢痛4.全身症状。出现消瘦、乏力、食饮减退,甚至出现恶病质。少数有内分泌功能的肿瘤,可出现相应的症状。
外科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方法。通常肿瘤长到一定程度始被发现,腹膜后肿瘤往往包绕重要血管、神经,血运十分丰富,很难控制术中出血,处理非常棘手。因此,术前宁可把困难想得多一点,准备工作做得充分一些,如大量备血、肠道准备、血管吻合材料和器械的准备等。
长按并识别图中头部白癜风用什么药哪看白癜风的医院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