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保险公司中介斗智斗勇,他倒下后我变得
2023-2-13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
原创X同学果壳病人收录于话题#肿瘤45个#神经大脑10个
某个春风和煦的日子,我难得回了趟家。但在饭桌上,我发现老爸说话颠三倒四,对着眼前的东西/人叫不出来名字。
老妈笑话他是不是年纪大了,但我回想起不久前刚看过的脑梗典型症状科普,心一沉,直接拉着老爸往急诊赶。
明天和意外哪个先到来?
看到急诊医生看片子时凝重的表情,我就知道大事不妙了。
此时的老爸,不知是因为心情紧张还是病情进展,走路已经有些蹒跚了。我手忙脚乱地医院,但在等待拍片的日子里,他已经卧床不起、有些神志不清了。
对未知噩耗的恐惧一下子就把全家击垮了。全家的主心骨昏迷着,敏感内向的妈妈不知所措地痛哭,还在外地上学的妹妹毫不知情,我知道自己该把塌下来的天扛起来。
我拿着片医院的专家门诊,得出的结论却基本一致:高级别脑胶质瘤。这是一种高度恶性肿瘤,容易侵袭浸润周围的正常组织,必须尽快手术。但老爸肿瘤的位置比较凶险,位于左脑的重要功能区,手术风险极高。
得知结论的我,在医院门口抱着刚赶来的妹妹痛哭流涕。家里人一致决定转院到省城手术。
医院里,医生进行了数次术前谈话,一直在强调手术风险:语言功能大概率保不住、运动功能可能保不住、人也可能醒不过来……
手术知情同意书丨作者供图
但我果断地签下了知情同意书,因为实在别无选择。我不能不让老爸手术,然后眼睁睁看着他就这么陷入昏迷,然后在两三个月后去世。
但我也不敢细想即将到来的手术,如果这些手术并发症真的出现了,我以后该如何面对?我像行尸走肉一样,每医院,准备各项检查和手续、给父亲送营养餐,最后回到家倒头就睡。
手术当天,枯坐在病房里等消息才是真正煎熬的时刻。我开始反复思考,思考这个决定是否做得过于果断、是否正确。如果老爸真的瘫痪了,我应该怎么应对?家里的财力是否足以支撑?越想我就越是焦虑难安。
手术终于结束了,我在CT室匆匆见了老爸一面。
苍白无力的他,在听见我呼唤后,眼角流下了泪,轻轻握住了我的手。那一刻,我才觉得自己的呼吸重新开始了、思绪逐渐归位、生活又开始有了颜色。
但这也只是一个开始。
老爸好像不是我认识的老爸了
一开始,术后的老爸恢复得很好,除了记忆力下降、右手略有颤抖外,没有大的后遗症。
但病理结果为胶质母细胞瘤,提示预后不好,意味着手术成功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接着我们又在省城进行了同步放化疗、长周期的辅助化疗。
术后第一次下床的老爸丨作者供图
但手术依旧对部分神经功能造成了破坏,老爸变得健忘、思维混乱,仍然有时候找不到合适的词汇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同时,放化疗让老爸的身体变得虚弱,食欲也开始变差。长期在外地求医,也让他变得沉郁多疑、暴躁易怒且不愿意出门。
老爸好像不是我认识的老爸了。
面对这样一个封闭自我、对身体轻微变化恐惧不已的老爸,我也有过质疑——为什么不能坚强一点、乐观一点?为什么不能咱们一起努力把药吃了、把治疗做了?但转念一想,老爸何止是身体上的痛苦。他从家庭主心骨变成无行为能力的被照顾者,他对人生失去掌控而不得不依赖于他人,这何尝不是更大的心理煎熬?
他还没来得及安享晚年、看着自己的女儿们成家立业,就已经忘记了女儿们的名字。这对他而言太残忍了。
一种沉重的内耗
恶性肿瘤不仅对病人是痛苦的折磨,对家属也是沉重的消耗。
老妈忙于照顾老爸的生活起居和脆弱心态,医院之间疲劳奔波,而我面对着老爸的治疗方案,无数次面临着两难选择和崩溃瞬间。
文献和医学指南读得越多,我越能知道胶质母细胞瘤是一种多么残忍的疾病——五年生存期低于5%,总生存期14.6个月。
我背负着这沉重的数据,踽踽独行。
我看着没有对应靶向药的基因检测报告默默流泪,我为价格昂贵且只能自费的肿瘤电场治疗犹豫不决。白天上班我是活泼爱笑的刚毕业新人小X,晚上回家我是沉默浏览神经外科前沿和临床试验资讯的病友家属老X。
因为话题沉重,除了在病友群里抱团取暖,我不敢在朋友和同事面前展现脆弱。但病友群里,有病友离世时的那一句句“节哀”,仿佛总在提示着我那一个终将到来的结局。
我变得常常流泪,但我不得不勇敢、不得不坚强。
前26年的人生里,是老爸一肩挑下重担、尽最大努力让家人过得无忧无虑,现在理应由我接下这个接力棒,跑步进入人生下半场。曾经的天真、青涩不再,我变得斤斤计较和油滑,会为了保单报销和保险公司battle,为了租房不被骗和中介虚张声势,但我愿意做一切事情来让老爸好受一些。
祈祷,再祈祷
目前老爸术后已经10个月了,脑水肿的逐步消退使他思维和逻辑日益清晰,他又记得我的名字了。只是每2个月一次的核磁复查犹如悬在头上的达摩克里斯之剑,每每想起,便让人烦躁不安和心怀恐惧,生怕某一天噩梦就会突然降临。
每当马上又要迎来一次复查时,我就开始满怀真心转发各路锦鲤,然后不停祈祷:希望结果是好的呀!
这个世界每时每刻都有人降生,有人死去。无论早晚,离别是一件必经的事情,每个人都要学会和最爱的人分别。但希望时光能过得慢一点、再慢一点,希望上天再给我多一点时间,让我学会如何从容陪老爸走向命定的归宿。
又也许我们能够躲过大数定律,成为少数的奇迹呢?
自老爸生病以来,我总反复回忆起某一季《实习医生格蕾》中Izzie和George生死垂危时的旁白:
Didyousayit?
你是否有说过?
“Iloveyou…Idon’teverwanttolivewithoutyou…Youchangedmylife…”
“我爱你。我从未想过没有你的生活。你改变了我的生活。”
Izzie和George生死垂危,正在被抢救中丨《实习医生格蕾》
Makeaplan,setagoal,workforit.
人们总是定一个计划、立个目标,然后为之奋斗。
Buteverynowandthen,lookaround,drinkitin.
但不论何时,都还是要享受生活,珍惜当下。
’Causethisisit:Itmightallbegonetomorrow.
因为人生就是这样:明天和意外不知哪个会先来。
珍惜眼前人,活在当下。
医生点评
周裕瑶
医院神经外科,住院医师
胶质瘤是一种起源于神经上皮的肿瘤。根据肿瘤细胞形态学,胶质瘤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星形细胞瘤(作者父亲所患的胶质母细胞瘤属于这类)、少突胶质细胞瘤、室管膜瘤以及混合胶质瘤。
作为最常见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胶质瘤一直备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