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名词解释之临床必背

2020-7-23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最好的白癜风治疗方法 https://m-mip.39.net/nk/mipso_4353562.html

1.颅内压增高:颅内压持续在mmH2O以上,从而引起的相应的综合征,称为颅内压增高。

2.脑灌注压:脑灌注压为平均动脉压(MAP)与颅内压(ICP)之差。

3.柯兴反应:颅内压急剧增高时,病人出现血压升高、心跳和脉搏缓慢、呼吸节律紊乱及体温升高等各项生命体征变化,这种变化称为柯兴反应。

4.脑疝:当颅内某分腔的压力大于邻近分腔压力时,脑组织从高压区向低压区移位,导致脑组织、血管及颅神经等重要结构受压和移位,从而出现一系列重要临床症状和体征,称为脑疝。

5.“熊猫眼”征:颅前窝骨折常累及额骨眶顶和筛骨,引起的出血经前鼻孔流出;或流进眶内,眶周皮下及球结合膜下形成瘀血斑,称之“熊猫”眼征。

6.Battle征:颅后窝骨折累及颞骨岩部后外侧时,多在伤后1~2日出现乳突部皮下瘀血斑,称为Battle征。

7.脑震荡:脑震荡为头部外伤引起的短暂的脑功能障碍。脑组织无肉眼可见的病理变化。意识障碍伤后立即出现,表现为神志不清或完全昏迷。一般不超过半小时,伴逆行性遗忘:清醒后不能回忆受伤当时乃至伤前一段时间内的情况。伤后短时间内表现面色苍白、出汗、血压下降、心动徐缓、呼吸浅慢、肌张力降低、各种生理反射迟钝或消失。此后有头痛、头昏、恶心呕吐等,这些症状常在数日内好转,消失,部分病人症状延续较长。神经系统检查一般无阳性体征,脑脊液压力正常或偏低,其成分化验正常。

8.狭颅症:一条或多条颅缝的早期闭合、从而影响脑和颅骨的正常发育,出现各种颅内压高的症状为狭颅症。

9.交通性脑积水:指脑脊液在脑室系统及蛛网膜下腔的循环通路并无显著梗阻,因脑脊液回收障碍或产生过多而致。

10.颅内肿瘤:包括原发性和继发性颅内肿瘤两大类,原发性颅内肿瘤发生于脑组织、脑膜、脑神经、垂体、血管及残余胚胎组织等。继发性肿瘤病则是指身体其它部位的恶性肿瘤转移或侵入颅内的肿瘤。

11.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脑血管破裂,血液直接流入颅内和椎管内蛛网膜下腔的统称。

12.连枷胸:多根多处肋骨骨折后,尤其前壁外侧局部胸壁因失去完整肋骨的支撑而软化,出现反常呼吸运动,这类胸廓称为连枷胸。

13.反常呼吸:吸气时,软化区的胸壁内陷,而不随同其余胸廓向外扩展,呼气时则相反,软化区向外膨出。

14.开放性气胸:胸膜腔有与外界相通的开口,以致空气随呼吸而自由出入胸膜腔内。

15.张力性气胸:又称高压性气胸,有裂口与胸膜腔相通,且形成活瓣故吸气时空气从裂口进入胸膜腔内,而呼气时活瓣关闭,不能让腔内空气回入气道排出。

16.闭合性气胸:气胸形成后,胸膜腔内积气压迫裂口,使之封闭,或者破口自动闭合不再继续漏气。

17.漏斗胸:胸骨连同肋骨向内向后凹陷,呈舟状或漏斗状;胸骨体剑突交界处凹陷最深。18.寒性脓肿:结核脓肿局部多不红、不热、不痛,且几乎没有其他症状,故称为寒性脓肿。

19.全脓胸:大量渗出液体布满整个胸膜腔。

20.包裹性脓胸:机化纤维组织引起粘连,使脓液局限在胸膜腔内的一定范围内。

21.多房性脓胸:胸膜腔内脓肿被分隔为多个脓腔。

22.脓气胸:脓胸的脓腔内有气体,出现液平面。

23.外穿性脓胸:脓胸穿破胸壁。

24.中心型肺癌:起源于主支气管,肺叶支气管的肺癌,位置靠近肺门者称之。

25.周围型肺癌:起源于肺段支气管以下肺癌,位置在肺的周围部分称之。26.肺上沟瘤:上肺叶顶部肺癌亦称Pancoast肿瘤(Pancoast’stumor),可以侵入纵隔,压迫位于胸部上口的器官或组织,如第一肋骨、锁骨下动脉和静脉,臂丛神经,颈交感神经等产生一系列症状。

27.肺性骨关节病:少数肺癌癌肿产生内分泌性物质,临床上呈现非转移性全身症状如骨关节病综合症(如骨关节痛、杵状指,骨膜增生等)称之。

28.原位癌:限于粘膜表面的癌变。

29.食管憩室:食管壁的一层或全层局限性膨出,形成与食管腔相通的囊袋。

30.Barrettesophagus:Barrett食管。食管下段由柱状上皮内衬,胃食管反流时,常作为修复性反应出现,被认为是癌前病变。Barrett食管是内镜诊断,一般认为须距食管胃接合部至少有3cm以上处的柱状上皮覆盖,才能称Barrett食管。亦有人认为Barrett食管是先天性的,因胎儿发育时期,食管本为柱状上皮,以后被鳞状上皮替代。

31.上腔静脉综合症:由于肿瘤压迫或侵犯上腔静脉可出现包括面部、上肢肿胀发绀,颈浅静脉怒张,前胸壁静脉迂曲等征象。32.前纵隔:纵隔实际上是一个间隙,为便于标明病变在纵隔的位置,在气管、心包前的间隙称之为前纵隔。

33.二尖瓣装置:二尖瓣环、瓣叶、腱索、乳头肌所组成的精密结构称为二尖瓣装置。

34.Eissenmenger综合征:左向右分流引起肺动脉压升高,当肺动脉压力高于主动脉压力,则出现右向左逆向分流,导致紫绀。

35.法乐四联症:肺动脉口狭窄、室间隔缺损、主动脉骑跨和右心室肥大。

36.心包切开综合征:心包内手术操作2~4周后,发生以进行性的心包和/或胸膜渗出为其特征。表现为发热、胸痛或心脏受压。血象一般正常。

37.超标巨大左室:左心室短轴舒张末内径大于70mm,收缩末内径大于50mm,EF0.5,FS0.25。

38.假性动脉瘤:瘤壁无主动脉壁的全层结构,仅有内膜覆盖的纤维结缔组织。

39.夹层动脉瘤:主动脉中层发生坏死或退行性变,当内膜破裂时,血液在主动脉压力的作用下,在中层形成血肿并主要向远端延伸,形成夹层动脉瘤。

40.Bental手术:应用带主动脉瓣的复合人工血管替换升主动脉,并进行冠状动脉口移植。

41.桥本氏甲状腺肿: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也是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最常见原因,组织学显示甲状腺滤泡广泛被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并形成淋巴滤泡及生发中心。临床表现为无痛性弥漫性甲状腺肿多伴甲状腺功能减退。

42.酒窝征:癌肿侵犯乳腺Copper’s韧带,韧带挛缩、牵拉致肿瘤表面皮肤凹陷所致。

43.桔皮征:癌细胞致乳房淋巴管阻塞,皮肤淋巴回流障碍,皮肤水肿,而毛囊和皮脂腺处的皮肤与皮下组织紧密相连,使该处水肿不明显,皮肤呈点状凹陷,为晚期乳腺癌征象。

44.逆行性嵌顿:部分嵌顿的肠管可包括几个肠袢,或呈“W”形,囊内各嵌顿肠袢之间的肠管可隐藏在腹腔内。

45.穿透伤:腹部开放性损伤时,腹壁伤口穿破腹膜者称穿透伤。

46.非穿透伤:腹部开放性损伤时,无腹膜穿破者称非穿透伤。

47.医源性损伤:临床上行穿刺,内腔镜,钡灌肠或刮宫等诊治措施引起的腹部损伤称医源性损伤。

48.原发性腹膜炎:原发病灶不在腹腔而引起的腹膜炎称原发性腹膜炎。49.继发性腹膜炎:继发于腹腔内脏器炎症,损伤,穿孔和腹腔手术污染等所引起的腹膜炎称继发性腹膜炎。

50.良性十二指肠淤滞(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指十二指肠第三部(横部)受肠系膜上动脉压迫所致的肠腔梗阻,故又称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

51.残胃癌:胃十二指溃疡行胃大部切除后5年以上,残胃发生的原发癌称残胃癌。多发生在术后20~25年,发生原因与胃切除术后的胆汁反流及肠道细菌逆流入残胃引起萎缩性胃炎有关,患者常具有上腹疼痛,进食后饱胀,消瘦和消化道出血。

52.绞窄性肠梗阻:指梗阻伴有肠壁血运障碍者,可因肠系膜血管受压、血栓形成或栓塞等引起。

53.闭袢性肠梗阻:一段肠袢两端完全阻塞,如肠扭转

54.结肠充气试验(Rovsing):阑尾炎时,病人仰卧位,用右手压迫左下腹,再用左手挤压近侧结肠,结肠内气体可使至盲肠和阑尾,引起右下腹疼痛者为阳性。

55.齿状线:肌瓣边缘分肛柱干端共同在直肠口肛管交界处形成的锯齿状环形线,称齿状线。

56.Buenger病: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是一种累及血管的炎症性、节段性和周期性发作的慢性闭塞性疾病,主要侵袭四肢中小动静脉,尤其是下肢血管。57.淋巴性肿胀:淋巴管阻塞时,富含蛋白质的淋巴液积聚在组织间隙内,形成肢体肿胀。肿胀一般硬实,皮肤增厚且粗糙,后期形成典型的象皮肿。58.多发性大动脉:又称无脉症,是主动脉及其分支的慢性、多发性、非特异性炎症,造成罹患动脉狭窄或闭塞。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
http://www.vqbpu.com/yfbf/100764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