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心协例No7走投无路时转角遇到生
2022-2-28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案例经过
患者,男性,2岁。
现病史:患儿年12月初出现面部肿块,年12月17日外院行全麻下“面部肿物活检术”,术后外院病理:考虑低度恶性间叶源性肿瘤。年1月至4月于外院行“CTX+THP+VCR/IFO+VP-16”方案交替化疗4程,疗效评价PD;年7月11日、年8月1日改行“CTX+多美素+VCR”方案化疗2程,肿瘤未见缩小,疗效SD。
辅助检查:
-7-6我院病理会诊结果:
-7-15NGS结果:
-8-27我院颌面部MR平扫+增强结果:
-8-27我院颈+胸+上腹+下腹+盆腔CT平扫+增强:右颈部II、III区多发淋巴结,倾向反应性增生。胸腹盆未见异常。
结合病理、免疫组化、NGS结果,诊断为:NTRK重排的间叶源性肿瘤T4N0M0,IRSG分期III期。
转归
-9-1入组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牵头的“一项晚期实体瘤或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儿童患者口服TRK抑制剂LOXO-的I/II期研究”,口服一周肉眼可见肿瘤迅速缩小,现患者正在服用第8周期,疗效PR。
患者外表肿瘤变化:
案例剖析
软组织肉瘤是一组源于粘液、纤维、脂肪、平滑肌、滑膜、横纹肌、间皮、血管和淋巴管等结缔组织的恶性肿瘤,包括起源于神经外胚层的神经组织肿瘤,不包括骨、软骨和淋巴造血组织。软组织肉瘤发病率大约为1.28/10万~1.72/10万,常见于儿童,约占15岁的儿童全部恶性肿瘤的6.5%。主要包括尤文氏肉瘤、横纹肌肉瘤和非横纹肌肉瘤,在儿童和青少年中,横纹肌肉瘤是儿童最常见的软组织肿瘤,所占比例超过50%。
软组织肉瘤种类繁多,异质性强,生物学特点复杂。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进展,现代医疗从开始按照肿瘤的病理分型进行治疗的时代,逐渐走向按照肿瘤的分子分型进行治疗的时代。
拉罗替尼(Larotrectinib,Vitrakvi,LOXO-)是第一代NTRK抑制剂,其有效率高达约75%以上,而且疗效反应持久,75%有治疗反应的患者治疗反应持续超过12个月。该药的最大看点在于,它是一款针对特定基因突变,而不针对特定癌症种类的抗癌新药,拉罗替尼开启了“异病同治”的新时代。年11月26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快速审批了拉罗替尼用于伴有NTRK融合或易位的实体肿瘤。第一版更新后的美国NCCN软组织肉瘤指南所提及的第一个药物是拉罗替尼。NTRK融合基因在常见肿瘤中的发生率低,但在少见肿瘤尤其是婴儿型纤维肉瘤中,融合基因发生率高达90%以上。因此,年第四版NCCN指南直接将另一个NTRK抑制剂恩曲替尼写入到伴有NTRK基因融合的肿瘤治疗选择中,推荐的证据级别为2A级。
拉罗替尼的推荐剂量是mg/m2,每日口服两次。目前美国拉罗替尼售价:口服胶囊mg规格的拉罗替尼采购价格为每月.91美元,每年.92美元(约多万人民币),此价格对于患者来说,堪称“天价”。某些儿童患者的口服液体制剂为每月1.1万美元。由于这款“抗癌神药”还未在国内上市,对于走投无路的癌症患者来说,除了前往国外购药,临床试验也是一种很好的选择。该患儿是不幸的,但也是幸运的,在对化疗无明显获益的情况下检测到NTRK融合,并有机会进入临床研究,获得非常好的疗效。
总结
在精准诊疗时代,NGS检测在必要时可以帮助患者明确诊断甚至修正诊断,并有可能匹配到靶向药物甚至进入临床研究,从而获得新生的希望,真正的使精准医学照进现实。
往期推荐
●童心协例No.6
I期肾母细胞瘤降低治疗强度-成功案例分享
●童心协例No.5
多学科协作,助力高危神母长期生存——高危神经母细胞瘤长期生存病例分享
●直击靶点,转危为安—炎症肌纤维母细胞瘤病例分享
童心协例
●童心协例病例分享
多学科综合治疗治愈肝母细胞瘤肺转移晚期患儿
●“童”心协例
向肉瘤宣战!HER2CART细胞治疗HER2阳性儿童转移性横纹肌肉瘤疗效可期
●张翼鷟教授点评
NatureMedicine重磅发文:全基因组,转录组和甲基化基因组分析提高了高危儿童肿瘤的靶标发现
栏目简介我国儿童肿瘤的预后与发达国家有一定差距,究其根本原因在于我国地域发展不平衡,平均规范化诊疗水平不足。为了促进我国儿童肿瘤规范化治疗发展进程,医脉通联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儿童肿瘤科,开设专栏,旨在分享儿童肿瘤规范化诊疗病例,医院的儿科肿瘤医生丰富诊疗经验。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是国内首家设立儿童肿医院。该中心儿童肿瘤科以化疗为主并与外科、放疗科等学科联合对儿童肿瘤患者进行多学科综合诊治,技术力量雄厚,经验丰富,治疗规范,治疗方案与国外发达国家接轨。曾牵头制定了CSCO淋巴瘤诊疗指南、髓母细胞瘤诊疗指南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