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肿瘤来势凶猛早期症状需警惕
2022-2-28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脊柱肿瘤是指原发于或转移至脊柱部位的所有肿瘤的总称,由于脊柱肿瘤所处解剖部位比较特殊,早期缺乏特征性的临床表现,早期难以发现,易出现误诊、漏诊。近年来,脊柱肿瘤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脊柱肿瘤按其来源分为原发性和转移性。原发性脊柱肿瘤约占全身骨肿瘤6%-10%,其中良性肿瘤约占20%-40%,60%的良性脊柱肿瘤发生于20-40岁人群,脊柱转移性肿瘤发生率相对更高,研究发现,在患恶性肿瘤的死亡患者中,至少30%出现脊柱转移,其好发部位为胸椎,其次为腰椎、颈椎和骶椎。
脊柱肿瘤的临床表现
疼痛是脊柱肿瘤患者最常见、最主要的症状,有时是患者就诊时的唯一症状。约70%以上存在不同程度的颈、胸、腰背部疼痛。初期可能仅呈间歇性发作,于休息时或睡前明显,由于重视不够,常常延误诊断。随着病情不断发展,疼痛程度可逐步加重。当肿瘤侵及邻近神经根时可出现相应神经根支配部位的放射痛。若在轻微活动或外力作用后,突然出现的腰背部疼痛性质改变、程度加重,脊柱活动受限,常提示出现病理性骨折。
神经功能障碍也是脊柱肿瘤的表现。主要是由肿瘤组织压迫或侵及脊髓或神经根所引起。椎体内逐渐增大的肿块突破骨皮质侵入椎旁软组织,压迫或侵入邻近神经根或脊髓,导致运动功能下降、感觉异常和二便无力。神经功能障碍也可由肿瘤破坏骨性结构导致的畸形继发引起,其临床症状则视脊髓神经受压程度和部位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局部肿块。因脊柱部位深在,很难在体表发现,故以肿块为首发表现的患者并不常见。多发生在颈胸交接或骶尾部这些位置表浅、覆盖组织欠发达的地方。
全身恶病质表现。早期脊柱肿瘤患者的全身症状并不明显,出现全身症状通常是原发性恶性肿瘤和转移性肿瘤患者的晚期表现,如贫血、消瘦、低热、乏力等。脊柱转移瘤患者可合并有原发部位肿瘤所致结构破坏和功能障碍等。
脊柱肿瘤的诊断
脊柱肿瘤的诊断必须临床、影像学检查和病理诊断三结合,生化测定也是必要的辅助检查。脊柱肿瘤患者的病史、家族史以及详细的体格检查有助于诊断。影像学检查也是诊断脊柱肿瘤的重要手段,增强MRI、CT、全身骨显像、PET-CT等对于判断肿瘤部位、性质及侵袭情况帮助较大。脊柱肿瘤的活体组织检查,即穿刺活检进行病理检查,其准确率较高,如果在CT引导下到达活检部位,其准确率更高,约为90%。另外,实验室检查也具有一定的提示作用。
对于脊柱肿瘤,一般首先需要通过活检明确诊断。当前手术治疗仍是脊柱原发肿瘤的主要治疗方式,但术前应多学科协作决定治疗方案。部分原发脊柱肿瘤的治疗原则与肢体肿瘤相同。对于脊柱转移瘤的治疗,主要有三种方法,化疗、放疗和手术。一旦转移瘤的诊断确立,则应立即制订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早期施治,治疗的目的是缓解疼痛、改善或维持神经功能和恢复脊柱结构完整性,最大限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最近我们就有一个脊柱肿瘤的病例。
病例1,患者女性,38岁,因“双下肢麻木1年余,加重伴乏力9个月”入院,医院就诊,考虑为腰椎间盘突出症,予保守治疗,效果欠佳,后逐渐出现双下肢麻木、乏力加重,行走不稳,小便乏力,到我院就诊,行胸椎MRI考虑胸7水平椎管内肿瘤,入院后行后路胸7水平椎管内肿瘤切除、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植骨融合术,解除了脊髓神经的压迫,术后恢复满意。
门诊地点:门诊五楼外科门诊8号诊室
谢永辉主治医师联系
杨子庆住院医师联系
刘怀毫住院医师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