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管内医院神经外科手术成
2019-7-29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椎管内肿瘤?!
是的,一听到椎管内肿瘤,别说是患者,就是一般的医生听了,也只能选择保守治疗了吧?
52岁女性患者迟某,因两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腰背部、右下肢疼痛,医院就诊,因费用昂贵及惧怕严重的手术并发症,一直未进行手术治疗。患者症状逐渐加重,已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听人介绍后,家人陪同迟医院一院神经外科主任朴哲范。朴哲范经过详细询问病史、查体及阅读影像资料后,得出结论:导致患者疼痛的罪魁祸首是椎管内肿瘤!
核磁显示:肿瘤位于迟某胸12-腰1水平椎管内,脊髓及终丝、马尾明显受压左移。朴哲范说:“从病变性质考虑为神经鞘瘤,患者目前情况严重,必须尽快手术,若肿瘤继续生长,将导致患者下肢瘫痪等更加严重的后果。”听了朴哲范的讲解,迟某及家人信服地接受了治疗意见。
然而,手术面临重重风险。肿瘤紧邻脊髓及马尾神经,术中一旦损伤,将导致灾难性后果。朴哲范带领科室医生为其制定详细的治疗方案。
术前核磁
经过充分的准备,7月2日,朴哲范带领科室医生为患者实施了手术。术中见肿瘤位于胸12-腰1水平椎管内,与周围马尾神经紧密粘连,分离十分困难。电凝肿瘤包膜血管后切开包膜囊内切除部分肿瘤,使其减压和缩小。认真仔细辨认周围组织,肿瘤有完整的包膜,起源于神经纤维,将神经纤维与终丝挤压变形失去正常形态,成为肿瘤包膜一部分。最终神经外科团队在麻醉科通力协作下历时6个半小时,为迟某全切肿瘤,成功实施手术。
▲术后核磁
术后脊柱CT
整个手术在显微镜下完成,采取半椎板切开入路,脊柱侧方关节无破坏,避免钉棒固定,即降低了患者经济负担,又对患者腰部活动无影响。
术后患者腰腿疼痛症状消失,四肢活动自如,未出现任何并发症,病理回报为:神经鞘瘤。
据朴哲范介绍,椎管内肿瘤包括发生于脊髓、神经根、脊膜和椎管壁组织的原发和继发性肿瘤,隶属于神经外科疾病范畴。根据肿瘤与脊髓、硬脊膜的关系分为髓内肿瘤、髓外硬脊膜下肿瘤和硬脊膜外肿瘤。髓外硬脊膜下肿瘤绝大多数为良性,包括脊膜瘤、神经鞘瘤、神经纤维瘤等。
据悉,医院一院神经外科自年独立完成椎管内肿瘤切除术以来,受到业内及广大患者好评!
医院一院神经外科吉林市医学重点专科,开放床位44张,现有医生10人,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以上5名,硕士研究生4名。先后获吉林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新技术创新奖4项。科室整体水平已进入吉林省一流行列。多名医生先后到北京天坛、医院进修,并建立了协作关系。
特色:科室以脑动脉瘤的外科治疗、经鼻-蝶窦入路(神经导航下)垂体瘤切除、微创碎吸术治疗颅内血肿和半椎板切开椎管内肿瘤切除等技术为特色。采用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技术切除颅内各种及各部位肿瘤,提高肿瘤的全切除率,降低并发症。
目前科室的亚专业方向包括:颅脑血管疾病治疗,颅脑肿瘤治疗及颅脑创伤疾病治疗三个亚方向治疗组。
专
家
简
介
朴哲范:一院神经外科主任,主任医师,医学硕士,吉林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常委,吉林省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协会常委,吉林省抗癫痫协会理事,医院学会器官捐献获取与分配专业委员会常委,吉林市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吉林市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吉林市康复医学会常务理事。先后在北京、南医院研修。在国家级、省级期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项、吉林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专长:临床业务全面,擅长脑动脉瘤、脑膜瘤、垂体瘤、脑胶质瘤与椎管内肿瘤的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尤其脑动脉瘤的开颅瘤颈夹闭术和神经介入血管内栓塞术(不开颅)、经鼻—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不开颅)、半椎板切开椎管内肿瘤切除术(保留棘突)等均处国内先进水平。手术量与手术难度均处于吉林地区领先地位。
出诊时间:
每周三8:30-11:30
出诊地点:一院门诊二楼神经外科专家门诊
联系
-
供稿
王小林
编辑
张丽敏
责编
金焱
医院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