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的死亡率远超肿瘤记住医生这一个字,
2019-1-23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目前,我国因血栓性疾病导致的死亡已占全球总死亡人数的51%,远超过肿瘤、传染性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造成的死亡,血栓难以检查,隐蔽性高,一旦发病重则猝死,轻则导致终身瘫痪!因此被称为无形的杀手。血栓性疾病包括动脉血栓和静脉血栓,动脉血栓相对更常见一些,但静脉血栓曾经被认为是少见病,一直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
动脉血栓:心梗、脑梗的根源
我们最熟悉的心梗、脑梗的根源就是动脉血栓。目前国民心血管病中,出血性卒中有所下降,然而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在持续快速上升,其中,最明显的就是心肌梗死!而脑梗和心梗一样,以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死亡率而臭名昭著!
静脉血栓:“隐形杀手”,无症状
血栓是全球前三位的致死性心血管疾病——心肌梗死、脑卒中和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共同发病机制。前两者的严重程度已被公众广泛了解,虽然静脉血栓栓塞症位列第三大心血管杀手,但遗憾的是公众知晓率却很低。
静脉血栓被称为“隐形杀手”,最可怕之处就在于绝大部分的静脉血栓没有任何症状。静脉血栓形成有三大主要因素,血流缓慢、静脉壁损伤、血液高凝状态。
静脉曲张的患者、高血糖高血压血脂异常的患者、感染的患者、长期久坐久站的人、孕妇等都是静脉血栓的高危人群。发生静脉血栓后,轻者静脉出现发红、肿胀、发硬、结节、痉挛性疼痛等症状。严重者发展为深静脉炎,患肢皮肤出现褐色红斑,继而紫暗红肿、溃烂、肌肉萎缩坏死,周身发热,患肢剧烈疼痛,最后可能面临截肢。
另外如果血栓游走到肺,堵塞肺动脉而成肺栓塞,会危及生命。
体征和症状是什么?
虽然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有症状,但是了解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的预警体征很重要。
如果你的一条腿上出现血栓或者深静脉血栓形成,则受累的腿所出现的预警体征可能包括:
肺栓塞的症状,血栓转移到肺部,包括:
这些也是一些其它病症的常见体征,在你有相关的风险因素时,它们有可能是肺栓塞的症状。
如何判断是否自己有风险?
腿部和肺部的血栓会发生在任何年龄的人身上。有些人的身上不会出现一些预警体征或者症状。所以,对于每个人来说,了解风险因素、体征、特定事件或者状况能够引起或者引发血栓的形成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是三种主要的引发血栓形成的原因:
对于女性而言,如果你符合下列情况,那么对你来说也有形成潜在、致命的腿部或者肺部血栓的更高风险:
其他的你不能控制的风险因素包括:
患者自己应该怎么做?
降低血栓风险完全有可能做到,只要:
在医院里:
入院后进行风险评估,患者的主动性很重要。如果你将要进行手术或者由医院中很长时间,要问你的医生或者医疗保健专业人员3个重要的问题:
我出现血栓的风险是什么?
在我住院的这段时间,我是不是该接受一些预防血栓形成的保护措施?
在我出院之后,我是不是还应该接受一些预防血栓的保护措施?需要多久?
总体来讲:
如果你觉得你有一些深静脉血栓形成或者肺栓塞的体征或者症状,一定要立刻就医或者寻求紧急救助。询问你的医疗保健提供者:
这会不会是血栓?
我是不是应该接受诊断性检查?
记住一个字,血栓不上身
事实上,静脉血栓是完全可防可控的。世界卫生组织提醒,连续4个小时不运动就会增加患静脉血栓风险。所以,要远离静脉血栓,动是最有效的防控措施。
长期久坐不动:最容易诱发血栓
过去医学界认为,乘坐长途飞机与深静脉血栓发病关系密切,而最新研究发现,长时间坐在电脑前也已成为发病的一大诱因,医学专家把这种病称作“电子血栓”。坐在电脑前90分钟以上,会导致膝部血液流动减少50%,从而增加了血栓形成的几率。
伦敦血液病学专家贝弗利·亨特教授建议,使用电脑1小时就应该休息片刻,起身走动,伸伸胳膊踢踢腿,活动踝关节,拉伸小腿肌肉。树立“久坐不动易患血栓”的观念,在生活中改掉“久坐不动”的习惯,是预防血栓必备方法!
走路:动起来,从头到脚防血栓
年,世界卫生组织指出,走路是世界最佳运动之一,既简单易行,强身效果又好,不论男女老少,什么时候开始这项运动都不晚。
美国心脏学会奠基人怀特博士也提出:从进化论角度看,步行是人类最好的运动。在预防血栓方面,走路能保持有氧代谢、增强心肺功能,促进全身从头到脚的血液循环,防止血脂在血管壁堆积,防止血栓形成。
走路防血栓,要注意“三五七”原则:
“三”是指每天要步行米以上,且保证30分钟,并坚持做到有恒、有度,过分激烈的运动对身体不利。
“五”是指一星期要运动五次以上。
“七”是指运动后心率+年龄=。例如:50岁的人,运动后心率达到次。(身体极好者可达到次;身体不好者不要超过次,具体要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来调节)
如果觉得“三五七”原则太难记,那就记住一句话:每天至少快走30分钟,直到身体发热、甚至微微发汗,就达到锻炼效果了。
血栓是隐蔽杀手,99%的血栓没有任何征兆!而且血栓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任何时间,严重威胁着生命健康。我们呼吁所有人都应具备防栓意识!记住“动”这一个字,每天都“动起来”,才能血栓不上身!
除了运动之外,饮食对预防血栓也大有帮助。
饮食原则:控制好油脂、糖分、盐分摄入,控制好体重。
饮食推荐:苏子油拌凉菜
“将自己喜欢的蔬菜、水果,清洗干净,切碎、切块,淋上苏子油,添加少量盐分、醋等即可。”
苏子油中含丰富的α-亚麻酸,临床科研证实a-亚麻酸能促进心血管健全,降低血液中的LDL"不良"胆固醇和甘油三酸酯量,同时提升HDL"良性"胆固醇量。它也能令血管变得更畅通无阻、更健康及更有弹性,中国营养学会年版,推荐α-亚麻酸每日摄取量-毫克。
蔬菜、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膳食纤维,补充人体所需营养物质。
补充水分:水,既是人体血液稀释剂,又是人体营养补充剂。每天补充足够的水分可预防血液粘稠。
建议:
1,睡前1小时喝毫升左右温水;
2,清早刷牙后喝毫升左右温水;
3,白天喝水宜小口、慢喝、勤喝,建议喝水时放些养生茶,比如玉兰根茶、绿茶
玉兰根茶:玉兰根是一种“药食同源”的食物,据《中国药典》中记载玉兰根,又称作菊苣根,具有清肝利胆,健胃消食,利尿消肿之功效。
现代研究发现,玉兰根的水提物可降低总胆固醇、三酰甘油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并能抑制脂质过氧化,从而预防血管堵塞。
同时玉兰根还有降低血糖作用,改善肠道健康作用,长期喝玉兰根茶还有助于降低尿酸。
绿茶:绿茶可以降低人体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另外,绿茶中还含有特效成分儿茶酚,具有防止血液氧化的作用,预防血压、血糖的升高,让血液循环更加顺畅。
点击图片查看详情↓↓↓
公益学习—宫氏脑针班
学习内容一、内容
了解宫氏神经调衡原理及治疗疾病方向
二、参加对象
从事临床,致力于提医院医生,从事健康行业的理疗师、按摩师等,从事中医针灸技术、教学、科研人员,以及从事养生康复保健有关人员等。
三、授课专家介绍
宫长祥,宫氏神经调衡理论与技术(宫氏脑针疗法创始人),医院院长。
培训时间培训一:
◆年12月16—17日(15日报到)
◆地点:广西河池
培训二:
◆年12月23—24日(22日报到)
◆地点:山东济南
培训三:
◆年1月13—14日(12日报到)
◆地点:贵州贵阳
报名方式◆免收学费,仅交教材费及会务费共元即可,前排名额有限,请速报名!◆公益活动,名额有限,参加学习必须提前登记报名信息!◆电话/李老师◆或编辑您的姓名+电话+联系地址发送至:手机上即可免费报名成功。
李老师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动动手指转发到你的朋友圈,让更多人受益,收获知识与健康喔!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