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百度,却不信任你的医生

2018-12-28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在去年差不多这个时候,可能会有人还记得,朋友圈被一个叫“魏则西”的大学生刷屏。

他当时患有“滑膜肉瘤”,一种恶性度极高的肿瘤。他通过搜索百度,医院不同于一般正规治疗的“特效”疗法,自认为自己抓住了救命稻草。但,最终,这根救命稻草不但没有救他的命,还在短短的时间内榨干了他们家最后一滴血。

当时围观群众热情高涨,纷纷声讨涉事的百度,和靠坑蒙拐骗的无良“医院”。

可是我今天想和大家讨论的话题是,即便有再高的辨识度,不相信这些虚假的疾病信息,但我们依然有可能“误入歧途”。亦或者拒绝使用百度,去查阅医学专业的资料,仍然无法对一个疾病做出正确的判断。

普通人对一些医学信息容易出现断章取义、片面理解,原因很简单,不是医生。即便有时看来的信息逻辑很对,但实则理解起来误差大、漏洞百出。

先讲一点我自己的亲身经历。

一次,一个患者因为使用激素后血糖偏高,他的直系亲属又有糖尿病病史,我告诉他要小心激素引起糖尿病,下次化验抽血可以顺带查一个糖化血红蛋白。

但他自查百度后,说:“百度已经查了,我的血糖还不是糖尿病,为什么要我查糖化血红蛋白,多此一举,还咒我得糖尿病?”接着突然像触碰了他的某根敏感神经,骂了一串谩骂的话。

我刚想解释,他的随机血糖已经偏高了,而糖化可以反映近2~3个月的总体血糖情况,对于一些高危糖尿病人群很有意义,从实用方便的角度,也适合他,话都还没来得及说出口.......

遇到几次类似的情况,实在伤心,我这颗脆弱的小心脏都开始怀疑起人性,思考着人生的意义了。

很多时候,看待一个疾病问题,自己去查,容易出现理解上的误差。这是专业性决定的,毕竟术业有专攻。这时候,你需要一个靠谱的医生帮你去理解,而你需要做的,就是在适当的时候学会倾听真正对你有益处的意见。

其实,这样的事每天都在发生。再说一个例子。

早上,一个患者留言咨询肾功能的事。他查到百度上的知识,胱抑素C高,肌酐不高,意味着下一步血肌酐就要高了。

看似一个很简单的问题。普通的理解是,胱抑素C在理论上可能是一个比血肌酐能更早反映肾功能问题的敏感指标,似乎是如此解释?

但实际上,在临床上遇到具体问题,是另外一回事。

很多肾友使用大剂量激素,这时候胱抑素C不能反映真实值,会比真实值高。在患者合并有甲状腺的问题,胱抑素C也不一定准。

除此之外,因为一些检验的技术问题,医院查的胱抑素C的数值,不一定查准了。

我只是举了这么一个医学问题,还有千千万万的医学问题,情况复杂,在做分析时需要多维度考虑。

我们自己查疾病知识,没有错。但正确理解这些知识,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在没有理解清楚之前,咱们真的缺一个可靠的医生朋友。

像魏则西同学,是个优秀的大学生,应该比一般人看虚假信息时更能甄别出来,可是为什么他还会被骗?

我想,如果他当时身边真有一个医生朋友值得信任,哪怕就是只简单说几句,简单帮他分析一下虚假宣传的漏洞,也不会是这样的结果。

医患间信任关系,是一步步建立起来的。当下医疗环境这么乱,医患之间没有信任关系,受苦的是每个人。

但如果我们都深受其害,却又只会抱怨,不去寻找解决办法,那就永远得不到改善后的美好。

而我们肾上线团队,就想要做出这样的改变。

肾上线

想了解北大毕业的医生团队打造的肾病科普









































中科白癜疯医院是骗人的吗
云南儿童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
http://www.vqbpu.com/rczy/100664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