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枢神经系统孤立性纤维性肿瘤临床病理

2018-8-28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来源:四环网络学院

  

  中枢神经系统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olitaryfibroustumor,SFT)是一种间叶组织起源的肿瘤,年被首次报道,好发于脏层胸膜,各个年龄层人群均可发病。该肿瘤周界清晰,有完整包膜,质地韧,有一定弹性,由于好发部位近胸膜,镜下细胞呈梭形等特点,曾被称为“纤维性间皮瘤”、“间皮下纤维瘤”等,免疫组化分析表明其实属于间叶源性,并被归类为纤维母细胞性/肌纤维母细胞性肿瘤。中枢神经系统原发的SFT罕见,国内外报道罕见。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难以与中枢神经系统的纤维型脑膜瘤相鉴别。

  本组4例中枢神经系统SFT,分别位于枕骨大孔,颞叶,额部、中颅凹及鞍旁,后枕部,临床医师在送检标本时均考虑为脑膜瘤,究其原因可能是受影像学表现的影响。二者有着惊人相似的影像学表现,MRI均显示为团块状实性异常信号影,偶有囊性变;能够看到“硬脑膜尾征”,是诊断脑膜瘤特征性的影像学改变。

  虽然SFT和纤维型脑膜瘤具有很多相同的临床特点,免疫组化可鉴别其诊断。SFT梭形细胞表达vimentin、CD34、BCL-2和CD99,灶性或弱阳性表达actin。脑膜瘤(包括纤维型脑膜瘤)大部分表达EMA,所有脑膜瘤中vimentin均阳性,有些S-、PR阳性。本组4例肿瘤细胞均表达CD34、vimentin、BCL-2,但EMA、S-、PR均阴性。结合HE切片,可排除脑膜瘤,最终诊断为SFT。

  图释

  图1.MRI示不规则团块状等T1信号影,境界清,可见脑膜尾征

  图2.肿瘤呈梭形,可见鹿角形血管

  图3.SFT细胞呈梭形或胖梭形

  图4.肿瘤细胞中CD34阳性,(SP法)

  

  大体所见:肿物最大径3~7.5cm,边界清楚,表面完整真性包膜,切面灰白、灰黄色,质地韧如橡皮,富有弹性,其中1例囊性变。

  镜下所见:肿瘤为梭形细胞,呈席纹状、束状、栅栏状、鱼骨样排列,其内可见粗细不等的胶原纤维束及鹿角样血管,胶原区可呈瘢痕样,其中1例有明显的细胞丰富和稀疏区交替分布(图2、3)。

  免疫表型:肿瘤细胞中vimentin、CD34、BCL-2阳性率为%,CD99阳性率75%,PR、EMA、SMA、S-均(-),其中1例GFAP(+/-),Ki-67增殖指数1%~10%。

  (原作者:李琛佟磊;本网摘编)

优秀病例,精彩点评,交流讨论

尽在病理沙龙

病理人才汇:为你寻找最适合的工作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白瘕风能治好吗
北京那家医院治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
http://www.vqbpu.com/rczy/100633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