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滑膜肉瘤 > 日常注意 > > 肺结核

肺结核

2018-2-24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肺结核(pulmonarytuberculosisPTB)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发的肺部感染性疾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结核分枝杆菌(简称结核菌,下同)的传染源主要是排菌的肺结核患者,通过呼吸道传播。健康人感染结核菌并不一定发病,只有在机体免疫力下降时才发病。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表明,全世界每年发生结核病~万,每年约有万人死于结核病,是造成死亡人数最多的单一传染病。年WHO宣布“全球结核病紧急状态”,认为结核病已成为全世界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我国是世界上结核疫情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发病机制

结核菌的致病性和毒力

结核菌不像许多细菌有内毒素、外毒素,不存在能防止吞噬作用的荚膜,以及与致病能力相关联的细胞外侵袭性酶类。其毒力基础不是十分清楚,可能与其菌体的成分有关。其他类脂质如硫脂质也与结核菌的毒力有关,它不仅增加了索状因子的毒性,且抑制溶酶体——吞噬体的融合,促进结核菌在巨噬细胞内的生长繁殖。磷脂能够刺激机体内单核细胞的增殖、类上皮细胞化、朗汉斯巨细胞的形成。蜡质D是分枝菌酸阿糖阗乳聚糖和粘肽相结合的复合物,具有佐剂活性,刺激机体能产生免疫球蛋白,对结核性干酪病灶的液化、坏死、溶解和空洞的形成起重要作用。除了以上类脂质成分外,多糖类物质是结核菌细胞中的重要组成物质,多糖类物质在和其他物质共存的条件下才能发挥对机体的生物学活性效应。多糖是结核菌菌体完全抗原的重要组成成分,具有佐剂活性作用,能对机体引起嗜中性多核白细胞的化学性趋向反应。结核菌的菌体蛋白是以结合形式存在于菌细胞内,是完全抗原,参与机体对结核菌素的反应。

发病过程

Dannenberg等将结核菌感染和发病的生物学过程可分为起始期、T细胞反应期、共生期和细胞外繁殖传播期。侵入呼吸道的结核菌被肺泡巨噬细胞吞噬。细菌在肺泡巨噬细胞内存活和复制,便扩散至邻近非活化的肺泡巨噬细胞和形成早期感染灶。否则若被杀灭,则不留任何局部证据。在T细胞反应期,结核菌在巨噬细胞内的最初生长,形成中心呈固态干酪坏死的结核灶,它能限制结核菌继续复制。由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cell mediatedimmunity,CMI)和迟发性变态反应(delaytypehyperensitivity,DTH)在此形成,从而对结核病发病、演变及转归产生决定性影响。大多数感染者发展至T细胞反应期,仅少数发生原发性结核病。大部分感染者结核菌可以持续存活,细菌与宿主处于共生状态。纤维包裹的坏死灶干酪性中央部位被认为是持续存在的主要场所。低氧、低pH和抑制性脂肪酸的存在使细菌不能增殖。宿主的免疫机制亦是抑制细菌增殖的重要因素,免疫损害便可引起受抑制结核菌的重新活动和增殖,大量结核菌从液化干酪灶释放形成播散。

病因

结核菌属于放线菌目,分枝杆菌科的分枝杆菌属,为有致病力的耐酸菌。主要分为人、牛、鸟、鼠等型。对人有致病性者主要是人型菌,牛型菌少有感染。结核菌对药物的耐药性,可由菌群中先天耐药菌发展而形成,也可由于在人体中单独使用一种抗结核药而较快产生对该药的耐药性,即获得耐药菌。耐药菌可造成治疗上的困难,影响疗效。

临床表现

疾病症状

全身症状:肺结核患者常有一些结核中毒症状,其中发热最常见,一般为午后37.4℃~38℃的低热,可持续数周,热型不规则,部分患者伴有脸颊、手心、脚心潮热感。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干酪性肺炎、空洞形成或伴有肺部感染时等可表现为高热。夜间盗汗亦是结核患者常见的中毒症状,表现为熟睡时出汗,几乎湿透衣服,觉醒后汗止,常发生于体虚病人。其他全身症状还有疲乏无力、胃纳减退、消瘦、失眠、月经失调甚至闭经等。

咳嗽:常是肺结核患者的首诊主诉,咳嗽三周或以上,伴痰血,要高度怀疑肺结核可能。肺结核患者以干咳为主,如伴有支气管结核,常有较剧烈的刺激性干咳;如伴纵隔、肺门淋巴结结核压迫气管支气管,可出现痉挛性咳嗽。

咳痰:肺结核病人咳痰较少,一般多为白色黏痰,合并感染、支气管扩张常咳黄脓痰;干酪样液化坏死时也有黄色脓痰,甚至可见坏死物排出。

咯血:当结核坏死灶累及肺毛细血管壁时,可出现痰中带血,如累及大血管,可出现量不等的咯血。若空洞内形成的动脉瘤或者支气管动脉破裂时可出现致死性的大咯血。肺组织愈合、纤维化时形成的结核性支气管扩张可在肺结核痊愈后反复、慢性地咯血或痰血。

胸痛:胸痛并不是肺结核的特异性表现,靠近胸膜的病灶与胸膜粘连常可引起钝痛或刺痛,与呼吸关系不明显。肺结核并发结核性胸膜炎会引起较剧烈的胸痛,与呼吸相关。胸痛不一定就是结核活动或进展的标志。

呼吸困难:一般初发肺结核病人很少出现呼吸困难,只有伴有大量胸腔积液、气胸时会有较明显的呼吸困难。支气管结核引起气管或较大支气管狭窄、纵隔、肺门、气管旁淋巴结结核压迫气管支气管也可引起呼吸困难。晚期肺结核,两肺病灶广泛引起呼吸功能衰竭或伴右心功能不全时常出现较严重的呼吸困难。

结核性变态反应:可引起全身性过敏反应,临床表现类似于风湿热,主要有皮肤的结节性红斑、多发性关节痛、类白塞病和滤泡性结膜角膜炎等,以青年女性多见。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无效,经抗结核治疗后好转。

总之,肺结核并无非常特异性的临床表现,有些患者甚至没有任何症状,仅在体检时发现。如伴有免疫抑制状态,临床表现很不典型,起病和临床经过隐匿;或者急性起病,症状危重,且被原发疾病所掩盖,易误诊。

患者体征

患肺结核时,肺部体征常不明显且没有特异性。肺部体征常与病变部位、性质、范围及病变程度相关。肺部病变较广泛时可有相应体征,有明显空洞或并发支气管扩张时可闻及细湿啰音。若出现大面积干酪性肺炎可伴有肺实变体征,如语颤增强,叩诊呈实音或浊音,听诊闻及支气管呼吸音。当形成巨大空洞时,叩诊呈过清音或鼓音,听诊闻及空洞性呼吸音。支气管结核常可闻及局限性的哮鸣音。两肺广泛纤维化、肺毁损时,患侧部位胸廓塌陷,肋间隙变窄,气管移位,其他部位可能由于代偿性肺气肿而出现相应的体征,如叩诊呈过清音,呼吸音降低等。

疾病类型

原发性肺结核

本病初期,多无明显症状。或起病时略有发热、轻咳或食欲减退;或发热时间可达2~3周,伴有精神不振、盗汗、疲乏无力、饮食减退、体重减轻等现象;也有的发病较急,尤其是婴幼儿,体温可高达39℃~40℃,持续2~3周,以后降为低热。儿童可伴有神经易受刺激、容易发怒、急噪、睡眠不好,甚至腹泻、消化不良等功能障碍表现。肺部检查多无明显的阳性体征,只有在病灶周围有大片浸润或由于支气管受压造成部分或全肺不张时可叩出浊音,听到呼吸音减低或局限性干湿罗音。

血行播散性肺结核

急性患者起病多急,有高热(稽留热或驰张热),部分病例体温不太高,呈规则或不规则发热,常持续数周或数月,多伴有寒战、周身不适、精神不振、疲乏无力及全身衰弱;常有咳嗽,咳少量痰,气短,肺部结节性病灶有融合趋向时可出现呼吸困难;部分病人有胃肠道症状,如胃纳不佳、腹胀、腹泻、便秘等;少数病人并存结核性脑膜炎,急性粟粒性肺结核并存脑膜炎者可占67.7%,常有头疼、头晕、恶心、呕吐、羞明等症状。亚急性血行播散性患者的症状不如急性显著而急骤;不少病人有反复的、阶段性的发热畏寒,或者有慢性结核中毒症状,如微汗、失眠、食欲减退、消瘦等;有些病人有咳嗽、胸痛及血痰,但均不严重。慢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由于病程经过缓慢,机体抵抗力较强,代偿功能良好,症状不如亚急性明显。

继发性肺结核

发病初期一般可无明显症状。病变逐渐进展时,可出现疲乏、倦怠、工作精力减退、食欲不振、消瘦、失眠、微热、盗汗、心悸等结核中毒症状。但大多数病人因这些症状不显著而往往察觉不到。如病变不断恶化,活动性增大,才会出现常见的全身和局部症状,如发烧、胸痛、咳嗽、吐痰、咯血等。

大叶性干酪性肺炎发病很急,类似大叶性肺炎。患者有高热、恶寒、咳嗽、吐痰、胸痛、呼吸困难、痰中带血等现象,可呈39℃~40℃的稽留热,一般情况迅速恶化,并可出现紫绀。胸部阳性体征可有胸肌紧张、浊音、呼吸音粗糙或减弱,或呈支气管肺泡音,背部尤其肩胛间部有大小不等的湿罗音等。

慢性病例多数表现为慢性病容,营养低下;一般有反复出现的结核中毒症状及咳嗽、气短或紫绀等;慢性经过,病变恶化、好转与静止交替出现,随着病情的不断演变,代偿机能逐步丧失。体征可见胸廓不对称,气管因广泛纤维性变而移向患侧。患侧胸廓凹陷,肋间隙狭窄,呼吸运动受限,胸肌萎缩,病变部位叩浊,而其它部位则有肺气肿所致的“匣子音”。局部呼吸音降低,可听到支气管呼吸音或空洞性呼吸音,并有干湿罗音,肺下界可降低,心浊音界缩小。肺动脉第二音可因肺循环压力增高而亢进。有的病人可出现杵状指。

结核性胸膜炎(Ⅳ型)

病侧胸腔积液,小量为肋膈角变浅,中等量以上积液为致密阴影,上缘呈弧形。

活动性肺结核

随访中病灶增多增大,出现空洞或空洞扩大,痰菌检查转阳性,发热等临床症状加重。随访中病灶吸收好转,空洞缩小或消失,痰菌转阴,临床症状改善。空洞消失,病灶稳定,痰菌持续转阴性(1个月1次)达6个月以上;或空洞仍然存在,痰菌连续转阴1年以上。

检查

1、白细胞计数。正常或轻度增高,血沉增快。

2、痰结核菌。采用涂片、集菌方法,抗酸染色检出阳性有诊断意义。也可行结核菌培养、动物接种,但时间长。结核菌聚合酶联反应(PCR)阳性有辅助诊断价值。

3、结核菌素试验。旧结核菌素(OT)或纯化蛋白衍生物(PPD)皮试,强阳性者有助诊断。

4、特异性抗体测定。酶联吸附试验,血中抗PPD-IgG阳性对诊断有参考价值。

5、胸腔积液检查。腺苷脱氨酶(ADA)含量增高有助于诊断,与癌性胸腔积液鉴别时有意义。

6、影像学检查。胸部X线检查为诊断肺结核的必备手段,可判断肺结核的部位、范围、病变性质、病变进展、治疗反应、判定疗效的重要方法。

鉴别诊断

由于肺结核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征性,与许多肺部疾病相似,因此在诊断时必须做好详细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必要时进行创伤性检查。肺结核主要应与以下疾病进行鉴别:

一、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本病的临床表现与肺结核相似,难以鉴别。影像学检查提示肺内病变多以增殖、纤维条索为主,常有空洞形成,可表现为多房性,往往侵犯两胸膜下的肺组织,以薄壁为主。病变多累及胸膜。临床上可见症状与病变的分离现象,即患者肺部病变较广泛,而症状相对较轻。

组织病理所见亦与肺结核很难鉴别,但干酪坏死较少,纤维或玻璃样变较多,机体组织反应较弱。如有坏死,则坏死物往往比较稀薄。

未使用过抗结核药物的新发肺结核病人,其致病菌如对一线抗结核药物耐药尤其是耐多种药物者,应高度怀疑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本病的确诊主要依赖于菌种鉴定。

二、肺癌:中央型肺癌常有痰中带血,肺门附近有阴影,与肺门淋巴结结核相似。周围型肺癌可呈团块、分叶状块影,需与结核球鉴别。肺癌多见于40岁以上嗜烟男性;常无明显结核中毒症状,多有刺激性咳嗽、胸痛及进行性消瘦。X线胸片示团块状病灶边缘常有切迹、小毛刺,周围无卫星灶,胸部CT扫描对可进一步鉴别,增强扫描后肺癌病灶常有增强。结合痰菌、脱落细胞检查及通过纤支镜检查及活检等,常能及时鉴别。但需注意有时肺癌与肺结核可以并存。临床上难以完全排除肺癌者,结合具体情况,必要时可考虑剖胸控查,以免贻误治疗时机。

三、肺炎:典型肺炎链球菌肺炎与继发性肺结核区别不难。继发性肺结核主要表现为渗出性病变或干酪性肺炎时,需与肺炎特别是肺炎链球菌肺炎鉴别。肺炎链球菌性肺炎起病急骤、高热、寒战、胸痛伴气急,咳铁锈色痰,X线胸片病变常局限于一叶,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多,痰涂片或培养可分离到细菌,抗酸杆菌或分枝杆菌阴性,抗生素治疗有效。干酪样肺炎则多有结核中毒症状,起病较慢,咳黄色粘液痰,X线胸片病变可波及右上叶尖,后段,呈云絮状、密度不均,可出现虫蚀样空洞,抗结核治疗有效,痰中易找到抗酸杆菌或分枝杆菌。

有轻度咳嗽、低热的支原体肺炎、病毒性肺炎或过敏性肺炎(嗜酸性粒细胞肺浸润症)在X线上的炎症征象,与早期继发性肺结核相似,对这一类一时难以鉴别的病例,不宜急于抗结核治疗,应先行结核相关检查如PPD试验,血清结核抗体,痰抗酸杆菌涂片等,如仍无法鉴别,可行抗炎治疗后复查。支原体肺炎通常在短时间内(2-3周)可自行消散;过敏性肺炎的肺内浸润常呈游走性,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四、肺脓肿:肺脓肿起病较急,高热、大量脓痰,空洞以厚壁多见,内常有液平面。肺结核空洞则多发生在肺上叶,空洞壁较薄,洞内很少有液平面。此外,肺脓肿痰中无抗酸杆菌或分枝杆菌,但有多种其他细菌,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多,抗生素治疗有效。继发性肺结核中形成慢性纤维空洞合并感染时易与慢性肺脓肿混淆,后者痰抗酸杆菌或分枝杆菌阴性。

五、支气管扩张:有慢性咳嗽、咳痰及反复咯血,需与继发性肺结核鉴别。支气管扩张的痰结核菌阴性,X线胸片多无异常发现或仅见局部肺纹理增粗或卷发状阴影,CT尤其是高分辨CT有助确诊。需注意两种疾病可同时存在,而且结核病本身可导致支气管扩张,此时判定结核的活动性非常重要。

治疗措施

药物治疗

应坚持早期、联用、适量、规律、全程五项原则。一线药物指用于初治病人的药物,有异烟肼、链霉素等;二线药物基本用于复治病人,包括利福平、吡嗪酰胺等。

(1)早期治疗一旦发现和确诊后立即给药治疗;

(2)联用。根据病情及抗结核药的作用特点,联合两种以上药物,以增强与确保疗效;

(3)适量。根据不同病情及不同个体规定不同给药剂量;

(4)规律。患者必须严格按照治疗方案规定的用药方法,有规律地坚持治疗,不可随意更改方案或无故随意停药,亦不可随意间断用药;

(5)全程。乃指患者必须按照方案所定的疗程坚持治满疗程,短程通常为6~9个月。一般而言,初治患者按照上述原则规范治疗,疗效高达98%,复发率低于2%。

手术治疗

外科手术已较少应用于肺结核治疗。对大于3厘米的结核球与肺癌难以鉴别时,复治的单侧纤维厚壁空洞、长期内科治疗未能使痰菌转阴者,或单侧的毁损肺伴支气管扩张、已丧失功能并有反复咯血或继发感染者,可作肺叶或全肺切除。结核性脓胸和(或)支气管胸膜瘘经内科治疗无效且伴同侧活动性肺结核时,宜作肺叶-胸膜切除术。手术治疗禁忌证有:支气管黏膜活动性结核病变,而又不在切除范围之内者全身情况差或有明显心、肺、肝、肾功能不全。只有药物治疗失败无效时才考虑手术。手术前后病人无例外也要应用抗结核药。年我国胸外科在肺结核、肺癌外科手术适应证学术研讨会上,提出肺结核手术适应证如下:

(1)空洞性肺结核手术适应证

①经抗结核药物初治和复治规则治疗(约18个月),空洞无明显变化或增大,痰菌阳性者,尤其是结核菌耐药的病例;

②如反复咯血、继发感染(包括真菌感染)等,药物治疗无效者;

③不能排除癌性空洞者;④非典型分枝杆菌,肺空洞化疗效果不佳或高度者。

(2)结核球手术适应证

①结核球经规则抗结核治疗18个月,痰菌阳性,咯血者;

②结核球不能除外肺癌者;

③结核球直径3厘米,规则化疗下无变化,为相对手术适应证。

(3)毁损肺手术适应证

经规则抗结核治疗仍有排菌、咯血及继发感染者。

(4)肺门纵隔淋巴结核手术适应证

①经规则抗结核治疗,病灶扩大者;

②灶压迫气管、支气管引起严重呼吸困难者;

③病灶穿破气管、支气管引起肺不张,干酪性肺炎,内科治疗无效者;

④不能排除纵隔肿瘤者。

(5)大咯血急诊手术适应证

①24小时咯血量毫升,经内科治疗无效者;

②出血部位明确;

③心肺功能和全身情况许可;

④反复大咯血,曾出现过窒息、窒息先兆或低血压、休克者。

(6)自发性气胸手术适应证

①气胸多次发作(2~3次以上)者;

②胸腔闭式引流2周以上仍继续漏气者;

③液气胸有早期感染迹象者;

④血气胸经胸腔闭式引流后肺未复张者;

⑤气胸侧合并明显肺大疱者;

⑥一侧及对侧有气胸史者应及早手术。

对症治疗

1、发热:主要用抗结核药物,体温太高时可酌情给小剂量退热剂。有继发感染时可适当选用抗生素。

2、盗汗:临床睡前可服阿托品或汗定片。

3、咳嗽、咯痰:刺激性干咳选用咳必清、可待因等。

4、咯血:小量咯血严密观察,无需特殊处理。中或大量咯血时可采用如下措施:

(1)一般处理:病人应取半卧位或卧向患侧,并指导病人轻轻将血咯出,不让血滞在气道。精神紧张可给镇静药。剧咳者可给咳必清,或在血咯出后,临时给可待因15mg,1~2次。

(2)止血药的应用

(3)输血:反复大咯血可少量输鲜血。

(4)手术治疗:反复大咯血未能控制者,如病人情况许可,在了解出血部位时可手术治疗。

(5)咯血窒息:应立即采取措施恢复呼吸道通畅。应速取头低脚高体位,轻轻拍背,以利血块排出,并尽快挖出或吸出口、咽、喉及鼻部血块。必要时做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解除呼吸道阻塞。

(6)呼吸困难给予低流量氧气吸入。有继发感染时应用抗生素。有支气管痉孪时用支气管解痉剂。并发气胸或渗出性胸膜炎时给予抽气或抽液。

预防措施

预防结核病的发生,应做到以下几点:

1、养成不随地吐痰的良好卫生习惯。对结核病患者的痰要焚烧或药物消毒。

2、要定时进行体格检查,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除此之外,还要按时给婴幼儿接种卡介苗,以使肌体产生免疫力,减少结核病的发生。

3、发现有低热、盗汗、干咳嗽、痰中带血、乏力、饮食减医院检查。确诊结核病以后,要立即进行治疗,同时还要注意增加营养,以增强体质。

早治疗,早康复

赞赏

长按







































贵州白癜风医院哪家好
盖百霖遮盖液能不能治好初发的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
http://www.vqbpu.com/rczy/100565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