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脏多形性脂肪肉瘤一例
2017-2-8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男性,66岁,发现左上腹肿块1个月余,逐渐增大1周后入院。肿块明显增大时伴左上腹胀痛、咳嗽,无咳痰、发热及恶心呕吐,未诉肛门停止排气排便,未诉明显纳差、乏力,皮肤巩膜无黄染。近1个月出现频繁饥饿感,发病以来体重下降5kg。
检查见下图,且血清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癌胚抗原和CA19-9等检查均无异常,术前血小板计数、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均正常。初步诊断为原发性脾肿瘤。
图1:脾脏多形性脂肪肉瘤患者术前影像学检查图像:1A示X线检查图像,可见膈面位置明显抬高;1B示CT检查图像,可见膈下巨大囊性占位,较大截面积约20cm×16cm;1C示MRI检查图像,可见左膈下脾脏区见一个巨大占位病灶,病灶边界上清,有完整包膜,病灶呈多发囊状改变,其内见多发线状分割影。
患者在全身麻醉下行脾切除术,取上腹部正中L形长约30cm切口,探查见脾脏巨大肿瘤,约35cm×30cm×20cm大小,表面部分坏死,整个肿瘤占据大部分腹腔(图2),与膈肌粘连严重,术中膈肌损伤予以修补。
图2:脾脏多形性脂肪肉瘤患者肿瘤根治性切除术术中探查照片,可见脾脏肿瘤大小约35cm×30cm×20cm,表面灰黄、灰红色,局部坏死,与周围组织粘连严重。
患者术后恢复顺利,术后13d出院。出院后随访1个月,复查CT未见肿瘤转移。
术后病理报告:标本重2.5kg,表面灰黄、灰红色,略粗糙。书页状剖开脾脏,切面见25cm×20cm×16cm结节状肿块,肿块切灰黄淡黄色,小区灰红色,大部分为实性、质中,小部分为囊性,界尚清,部分区域呈鱼肉状,肿瘤周围可见脾脏组织,灰红色,质软。术后病理提示为多形性脂肪肉瘤(图3)。
图3:脾脏多形性脂肪肉瘤患者肿瘤根治性切除术术后病理切片,可见数量不等的多形性脂肪母细胞(HE染色×)。
白癜风是怎样得的北京哪个医院治疗白癜风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