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医院头颈部脊索
2020-9-23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北京看白癜风最好的地方 http://m.39.net/pf/a_4781479.html
头颈部肿瘤,是一类较为难治的肿瘤病种。由于肿瘤部位敏感,常毗邻重要脏器或神经,为肿瘤治疗增加了难度,也给患者的身心造成了极大的痛苦。
质子重离子技术,这一尖端肿瘤放射治疗技术将有望逐渐发展,成为打赢头颈部脊索瘤和软骨肉瘤这场“没有硝烟”却性命攸关的战争的“生力军”和“主力军”。
头颈部脊索瘤和软骨肉瘤
脊索瘤和软骨肉瘤,顾名思义,是生长在脊索和软骨上的两类肿瘤,患者发病年龄集中在40-60岁之间,主要以局部侵犯为主,发生远处转移的情况较少,属于较为少见的低度恶性骨肿瘤。
但由于这两类肿瘤生长缓慢,发病初期较为隐蔽,易被忽视。待发生严重症状被察觉时,肿瘤体积往往已较大,且位置常贴近或压迫脊柱、神经等敏感部位,存在一定治疗难度,对患者的生理功能和正常生活影响大。
肿瘤早期症状
一般而言,头颈部脊索瘤常好发于枕骨(即头颅骨的后半部分),软骨肉瘤则可发生在头颈部的任何软骨组织。
虽然这两类肿瘤的临床症状复杂多样,但还是有规律可循的,大部分症状多系因肿瘤扩大侵犯或压迫邻近重要组织结构或器官所致。所以,根据病灶部位的区别,对应不同的人体功能区域,其早期症状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侵犯/压迫视神经、视交叉,可引起视力下降,乃至失明;
(2)侵犯/压迫海绵窦,可导致面麻、复视、眼睑下垂等症状;
(3)侵犯/压迫颅神经,可导致声音嘶哑、饮食呛咳等症状。
(4)侵犯或压迫脑垂体,可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内分泌失调症状。
(5)侵犯颅底骨质或压迫神经,可导致头痛。
(6)侵犯/压迫咽部结构,可引发咽部异物感、打鼾等症状。
常规治疗手段
目前,针对头颈部脊索瘤和软骨肉瘤最常用的治疗方式是手术切除,经由外科手段将肿瘤病灶完整、彻底地切除。然而实际操作时,难度很大。
因肿瘤部位,如颅底的脊索瘤,病灶容易侵犯颅脑及重要神经血管,且周遭结构复杂、显露困难,手术难以彻底切除,术后复发率高。同时,这两类肿瘤细胞对常规放射线不甚敏感,故而常规放疗效果也不甚理想。
年6月至年7月,医院共收治了共71例(男性47例、女性24例)经病理确诊的头颈部脊索及软骨肉瘤患者,其中脊索瘤54例、软骨肉瘤17例;初次放疗患者61例(重离子照射32例、质子+重离子照射21例、质子照射8例),再程放疗患者10例;年龄14-70岁,中位年龄38岁。61例初次放疗患者中,35例患者接受了单次手术,18例患者接受了2次手术,8例患者接受了≥3次手术。
所有患者中位随访时间达21个月(范围:7-47个月),在接受粒子治疗后,只有部分患者出现了轻度放疗毒副反应,主要包括口腔、口咽黏膜炎(20例)、脱发(9例)、皮肤反应(7例)及骨髓抑制(5例)等,未出现中度及以上毒副反应。截止目前,临床随访数据显示,质子重离子治疗对于头颈部脊索瘤和软骨肉瘤的疗效令人满意,患者2年生存率达%,患者2年无进展生存率为91.2%,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治疗手段。医院针对脊索瘤和软骨肉瘤的粒子治疗,正在保证临床治疗安全的前提下,逐步由质子、质子+重离子照射向单纯重离子照射过渡,由常规分割照射向大分割照射过渡,期望进一步缩短疗程,提升疗效。
根据国际同类机构的数据,德国海德堡大学(HIT)利用重离子治疗脊索瘤、软骨肉瘤的5年生存率为88.5%。日本国立放射线医学研究所(NIRS)利用重离子治疗颅底脊索瘤的5年生存率为87.7%。
质子重离子治疗脊索瘤、软骨肉瘤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且急性和远期毒性都较轻微,治疗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治疗手段。且由于质子重离子治疗无创性的特点,针对此类病灶部位敏感、肿瘤周围结构复杂的情况,能够让患者在术后尽快地恢复生活质量。对于部分不耐受或不愿接受外科治疗的患者,质子重离子治疗也提供了一个可选择的治疗手段。
▼粒子线放疗新媒体,投稿及合作邮箱vip
vipyiy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