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骨脊柱腱鞘巨细胞瘤MSK15

2021-12-23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概述

腱鞘巨细胞瘤起源于关节滑膜、关节外滑膜囊、腱鞘的良性肿瘤性病变。

归类于所谓的纤维组织细胞肿瘤(WHO年软组织肿瘤分类)

年,Jaffe等报道了第一例腱鞘巨细胞瘤;腱鞘巨细胞瘤发生于脊柱罕见。直到年,Khoury等才报道了第一例脊柱腱鞘巨细胞瘤。

腱鞘巨细胞瘤与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的组织学表现一致。

关节内的称为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

关节外的称为腱鞘巨细胞瘤

腱鞘巨细胞瘤根据生物学行为可分为:

局灶型:良性生物学行为

弥漫型:侵袭性生物学行为

流行病学

腱鞘巨细胞瘤发生率为0.%

好发于手足、膝、踝关节,发生于脊柱者罕见

发病高峰:30-50岁

发病率无性别差异

病理

大体观:分叶状,切面以灰白色为主,夹杂有黄色及褐色。

镜下观:由单核细胞组成,伴有数量不等的多核巨细胞、泡沫细胞、炎性细胞及含铁血黄素

免疫组化:Vimentin(+),CD68(+)

临床表现

可无症状

局部疼痛、不适

肿块压迫神经根,造成肢体感觉、运动障碍

影像学表现

▍部位与形态

好发于颈椎,特别是寰枢侧块关节,其次为腰椎和胸椎

多累及椎小关节,跨关节生长。

溶骨性骨质破坏,多呈膨胀性生长方式

病变部分边界清晰,内部无骨化或钙化

骨皮质不完整,有分叶结节状或类圆形软组织肿块形成

肿块呈等或略低密度

▍MR表现

MRI:因病变内含含铁血黄素沉积,T1WI呈等或低信号,T2WI呈结节状不均匀明显低信号,在梯度回波序列上更显著。

但少数病例可在T2WI上呈混杂稍高信号。

增强扫描肿块呈明显强化

26岁女性,颈背侧疼痛

(SakamotoA,MatsuyamaA,HisaokaM,etal.BoneInvolvementMimickinganAggressiveBoneLesioninaDiffuse-typeTenosynovialGiantCellTumorintheThoracicVertebralLamina:ACaseReport[J].Journaloforthopaediccasereports,,8(3):14.)

鉴别诊断

▍骨母细胞瘤

好发于脊柱附件

骨质破坏区边界清,有硬化边,内可见骨化及钙化

T2WI呈低或稍高信号

周围可见反应性水肿

▍色素性神经鞘瘤

占神经鞘瘤1%。

因黑色素沉积,病变在T1WI上呈高信号,在T2WI呈低信号

可有椎间孔扩大,伴骨质压迫吸收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中位年龄38岁,单发或多发

膨胀性骨质破坏,硬化边,边界清,磨玻璃密度影,可见残存骨嵴

T1WI低信号,T2WI信号偏低,但也可为高信号,增强明显不均匀强化

小结

脊柱腱鞘巨细胞瘤罕见

发病高峰30-50岁

跨关节生长,T2WI呈显著低信号

精彩推荐:

+神经、头颈系统超全影像文章汇总

全网最全头颅影像解剖学,不容错过(更新版)

全网最全

全身大关节影像解剖,不容错过(更新版)

脊柱、脊髓解剖及常见疾病汇总(41篇)

乳腺解剖及影像学检查详细汇总

心胸系统文章汇总(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vqbpu.com/zzbx/101017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