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病例丨和主任讨论到半夜的一个病例
2021-9-20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本病例由轻盈医学App社区提供,感谢轻盈医学App注册用户“北国骑士”提供的精彩病例!
基本资料:患者男性,22岁,主诉:左膝关节反复疼痛1年余,加重半年。
患者于1余年前,无诱因出现左膝疼痛,起初疼痛不明显,活动后疼痛加重,休息后缓解,医院就诊,检查摄片诊断“膝关节软组织损伤”給予对症治疗后有好转,未进一步治疗,近半年逐渐出现左膝部疼痛明显。
MR平扫加增强
手术经过:取左膝外侧弧形切口,约8CM,依次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浅筋膜、显露左股骨外髁,见左股骨外髁软骨面轻度皱褶并磨损,从股骨外髁外侧开1.5*1.5cm大小骨槽,见软骨面下囊性改变,内容物为肉芽组织,囊壁硬化,边界清楚。用刮匙搔刮骨髓腔,用2%碘酊、75%酒精灭活冲洗,取左髂骨弧形切口,取髂骨植入股骨外髁囊腔内。
讨论问题:请给出您的诊断、诊断依据及鉴别诊断。
用户讨论:影响一生:左侧股骨骨骺局限性骨质破坏,囊性信号,CT下可见边缘轻度硬化,患者属青少年年龄单位内,考虑软骨母细胞瘤可能性大,期待最终结果!
读书好男儿:病史敬意。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及其影像学改变多考虑骨母细胞瘤可能。患者左侧股骨骨骺局限性骨质破坏,CT下可见边缘轻度硬化。患者年龄也包括在内,符合诊断。
沐光:等T1等T2,明显强化。支持软骨母。
binby:考虑骨内腱鞘囊肿,也就是邻关节囊肿,CT可见局部关节面骨壁缺损并与关节相通,呈不规则簇状多房,边缘硬化,内钙化啊不明显,骨内腱鞘囊肿因为内容物不同信号各异,内衬滑膜部分可不同程度强化,周边可有可无水肿。主要鉴别软骨母、单纯骨囊肿、退变囊肿、剥脱性软骨炎;软骨母一般有钙化,少与关节相通,硬化边应该更厚一点;单纯囊肿位置不符,退变囊肿年纪大患者多见,伴关节退变;剥脱性骨软骨炎一般有创伤史和伴明显骨软骨损伤改变。
清风!小聂:CT示左股骨外髁部、关节面下病灶、呈低密度影,骨皮质完整,周围未见软组织肿胀及骨膜反应,期内可见细条骨间隔。病灶内源硬化改变,关节间隙未见异常。MR;病灶呈长T1长T2信号影,压脂序列呈高信号,增强病灶呈轻度不均性强化,。无骨膜反应,首先考虑骨内腱鞘囊肿。2、源于软类型良性肿瘤,3、更少见的嗜酸性肉芽肿不全愈合改变,鉴别诊断:1、骨囊肿,骨囊肿一般都是膨胀性改变,骨皮质变薄,T2呈更高信号。2、滑膜囊疝,常见于股骨颈部,而此病多见于关节软骨覆盖处。3、软骨膜细胞瘤,多见于25岁以下青年,呈偏心性生长,骨皮质轻度膨胀,发生在关节处可突破关节进入关节内。病灶内常见点状钙化,为病变特点。4、动脉瘤样骨囊肿和古巨细胞瘤,病灶范围广,骨质明显膨胀,变薄,边缘多无硬化。5、骨性关节炎性囊变,两者在病理学上表现相同。多见于老年人,有关节炎史
LV08:考虑软骨母细胞瘤,年纪轻,硬化边,少量钙化都支持该诊断!
很远的那种近:骨样骨瘤。软骨母细胞瘤一般发生于脊柱较多。
病理结果:良性腱鞘巨细胞瘤
腱鞘巨细胞瘤是指发生于手指和手部的坚实性无痛性肿块,肿块可侵袭邻近骨骼,足趾部少见。腱鞘巨细胞瘤呈分叶状,小叶由致密、透明化胶原围绕。本病多见于青年人,女多于男。约10%患者术后复发。皮损为圆、椭圆形结节,生长缓慢,呈坚实性无痛性肿块。本病以手术切除为主,术后可复发,但不转移。腱鞘巨细胞瘤的皮损呈坚实性无痛性肿块,生长缓慢,通常小于3cm,发生于手指和手部,足趾部少见,青年人多见,女多于男,肿瘤可侵蚀邻近骨骼,约25%病例切除后复发,极罕见的恶性腱鞘巨细胞瘤亦有过报告,另一个腱鞘瘤即腱鞘纤维瘤可能为腱鞘巨细胞的亚型也侵犯手指和手的屈侧肌腱,临床形态与巨细胞腱鞘瘤相同,平均发病年龄为30岁,较巨细胞腱鞘瘤发病年龄轻。
来源:轻盈医学App社区,原创内容,仅供学术交流,谢绝转载!
重金征稿:稿费元-元/篇(点击查看)
投稿邮箱: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