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快乐那些战胜肿瘤和还在与肿瘤搏斗的

2021-3-10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关于白癜风治疗药 https://baike.baidu.com/item/%E9%A3%8E%E6%9D%A5%E4%BA%86%C2%B7%E5%B8%A6%E4%BD%A0%E8%B5%B0%E5%87%BA%E7%99%BD%E7%99%9C%E9%A3%8E%E9%98%B4%E9%9C%BE/20783753?fr=aladdin

文章开始前,想请大家帮忙花3秒做一件事:

1、点击顶部蓝字“向日葵儿童”

2、进入主页后点击右上角“...”

3、点击“设为星标”

今天是世界儿童日。每年的这一天,全世界会有各种活动庆祝儿童们拥有的各种权利,倾听孩子们的呼声。

在这个节日里,我们一起回顾今年为大家采访的抗癌小勇士的故事。无论是新发还是复发,他们都用自己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打败了病魔。

再次为他们喝彩,同时也祝在治疗的小朋友们早日胜利!

麦蓉,恶性淋巴瘤

年,13岁的乡下女孩麦蓉被确诊为恶性淋巴瘤。曾经因为无法及时拿出医疗费用,麦爸爸一度产生了想要放弃治疗,将麦蓉带回家里的冲动。

那时的麦蓉其实心里面什么都很清楚,也明白父母的为难。但当被爸爸告知可能会放弃治疗的时候,她依旧留下难过的泪水。

好在热心的志愿者们以及企业在关键时刻向麦蓉一家伸出援助之手,帮助她继续治疗下去。

7个月后,麦蓉治疗出院。但仅仅过了一个多月,她又复发了。但是这一次麦蓉勇敢了很多,她很快调整好了心态,积极去配合医生的治疗,坚信自己能够再次好起来。

微电影《勇气》首映礼

麦蓉(左)和向日葵儿童志愿者夏欢合影

点击图片查看麦蓉的故事

复发治疗结束后的麦蓉迎来了自己的蜕变。她没有因为生了病而放低对自己的要求,相反重返校园的她通过自己的努力,中考考上了市里面最好的高中,最后进入大学美术系。

“我家在一个小山村,那里的女孩子一般读了高中以后就辍学出去打工。如果我没有生病,可能也会和她们一样。但正是因为我生了这样的一场病,反而自己更加努力考上大学。所以,现在回想起来之前所受的病痛,就会觉得其实并不是很差,至少它帮助我看到了更广阔的世界。”麦蓉说。

更多淋巴瘤小战士故事??

“妈妈,我不会死的,你放心!”——淋巴瘤患儿如今成吉他少年

硕硕,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

年,硕硕因为淋巴有点肿被带去看医生,原本以为是小病,结果却令硕硕父母大吃一惊: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高危!

尽管急淋T白血病治疗时间长,花费多,震惊过后,硕硕父母依然坚定选择了积极治疗这条路。整整三年过去,年,5岁的硕硕出院了。

回到阔别已久的幼儿园,硕硕面临的第一个困难就是如何与小伙伴进行正常的交流。

刚刚痊愈的硕硕各项指标很低,无法像正常孩子一样在幼儿园待一整天,也不知道该怎么与小朋友交流。妈妈一方面耐心教硕硕,另一方面又积极鼓励孩子交朋友。

进入小学后,妈妈会及时与老师去沟通孩子的身体情况,取得老师的支持,另一方面,除了带着孩子进行体育锻炼外,还将孩子送到口才演讲班学习。硕硕妈妈希望这些练习能慢慢消除孩子曾经受过的创伤阴影。

回归学校的硕硕

点击图片查看说说的故事

硕硕妈妈始终认为,孩子战胜了病魔,未来的路还很长,对孩子更加要加强教育,让他懂得生命的意义,最终成为对社会有真正价值的人。

更多白血病小战士故事??

当早产儿遇上白血病雅雅妈妈的“小猪催肥”历险记赴京求医三年新疆白血病姑娘与死神的抗争之路儿子白血病康复后我来到血液科做医务社工3岁白血病女孩遇卡氏肺囊虫肺炎抗拒治疗的她如何战胜病魔

巧巧,骶尾部卵黄囊瘤

年,快一岁的巧巧患上了骶尾部卵黄囊瘤。这是一种恶性生殖细胞肿瘤,必须立马住院并手术。

起初治疗还是比较顺利的。经过手术切除肿瘤和6次化疗后,巧巧身体恢复得很好。出院的那天,巧巧妈妈悬着的心终于落下。

然而,年年底,就在辞旧迎新的腊月二十八那天,巧巧最新一次的复查结果显示,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升高了。这表示巧巧肿瘤复发,而生殖细胞肿瘤的复发,通常意味着绝望。

尽管如此,巧巧一家并没有放弃。父母多方打听,决定带巧巧去天津进行治疗。

妈妈和爷爷带着巧巧开启了从家乡济南到天津的双城治疗之路,奶奶在家照顾巧巧的姐姐,爸爸挣钱同时两地奔波。所有人为巧巧构建起一个温暖而坚实的后盾,一家人到天津化疗10天,回济南休养7天,坚持够了4个疗程。

点击图片查看巧巧的故事

厄运的力量即使再巨大,和爱拔起河来都要甘拜下风,更何况是有爱还有规划的一家人呢?年5月,巧巧结疗回家。

巧巧治疗结束以后,她的妈妈也加入到了向日葵儿童的志愿者群体中,成了一名“葵花籽”。不但在志愿者和患者群里积极的参加活动,还屡次到患者交流活动中,分享她自己的心路历程和巧巧的故事,别人给予的,她要传播出去。爱,就是这样。

更多生殖细胞肿瘤小战士故事??

误诊后被劝说放弃的小生命如何在杭州重获新生2岁男孩伤口溃烂康复三年成暖心大哥哥被下达死亡判决的超重症绝美女孩的生命奇迹

丫丫,肾母细胞瘤

年的春天,2岁的丫丫总是精神不佳,当时大人们并未注意。等到5月中旬,爷爷奶奶在给丫丫洗澡的时候,发现她肚子上长了一个包,以为是磕到了才肿起来的。两天后,丫丫尿血了。

县城的医生初步判断为肾母细胞瘤,医院再进行检查。丫丫的父母把孩子带到杭州,带着对未知肿瘤的恐惧和迷茫,办理了住院。

医院的时候,丫丫妈妈并不知道里面是什么样子,等待住院期间,她觉得自己仿佛与世隔绝了一样。

“偶尔会有一些小孩子从病房走出来,他们个个儿都光着头,小光头们就从我旁边路过,很近,但我觉得他们又离我很远。”

当得知同楼的也有一些小朋友是因为割阑尾之类的小手术而住院时,她有些不好意思地说,自己很羡慕他们,羡慕他们的病真是太轻微了。

丫丫妈妈有个姑父,确诊癌症9个月后就离世了,所以她一直以为,丫丫也会马上离开她,与丫丫主治医生的一次谈话改变了她的看法。

“给你们安排了星期三的手术。”

“这么快吗?我们星期一才住院。那手术完了呢?“

“手术完就好了呀。”

“好了是什么意思?”

“意思就是肿瘤没有了。”

那一瞬间,丫丫妈妈觉得天都亮了。虽然后面检查下来,丫丫情况比较严重,还是需要化疗和放疗,但是这段对话,给了她力量。

丫丫乖乖地配合治疗

点击图片查看丫丫的故事

从年5月住院到12月结疗结束,丫丫做了4次手术、16次化疗、6次放疗。回家之后,妈妈偶尔会问她,还记不记得给她化疗的阿姨,这时候,丫丫总会躲起来,笑眯眯地看着妈妈,说不记得了。

“长虫子”的说法是让丫丫更好地理解她的病情,丫丫妈妈说,也许未来她会找一个合适的机会,告诉丫丫她的真实病情,但不管告知与否,对于她们一家人来说,这都是一个奇迹,而对于丫丫来说,这也许只是她人生中很“小”的一件事。

更多肾母细胞瘤小战士故事??

切除左肾的第五年在曙光下和生活讲和化疗晕厥、感染手足口肾母细胞瘤三期的姑娘康复了

童童,视网膜母细胞瘤

年6月22日,对于90后初为人母的童童妈妈来说是五味杂陈的一天。在她生日这天,不到百天的女儿童童竟然被确诊为双眼视网膜母细胞瘤。

好在童童的病情发现较早,医生表示眼睛可以保留下来,并且能够保持一定的视力,这让童童父母暂时松了一口气。

虽然视网膜母细胞瘤相比起其他肿瘤治疗的疼痛要少一点,但对于还这么小的童童来说,三次化疗也是很艰难的治疗过程,特别是化疗前需要插入PICC管。

“小朋友的血管比起成年人的血管要细很多,并且插入PICC管不能打麻醉。我清楚地记得童童插PICC管总共用了两个小时,她太小了,所以只能是她爸爸把她摁在手术台上,她的泪水和汗水直接将整张手术单全部打湿。”站在玻璃外的童童妈妈亲眼看着自己的女儿遭受这样大的病痛折磨,如果可以的话,宁愿自己代替女儿去受罪。

由于所有检查数据的有效期都只有一周,因此童童在每次化疗前都需要进行常规检查,抽血成了最大的难题。

PICC管穿入以后,童童的血管相比之前更细更脆了。一般的小朋友一次就能扎进去,童童则需要五六次,最多甚至遭受了八次才扎进去。

为了追随主治医生的行动轨迹治疗和复查,医生在哪里出诊,童童一家就会跟去哪里。重庆、上海、北京、郑州、长沙……许多城市都留下了童童成长的影子。

童童一家这些年治疗之路的交通票据

点击查看童童的故事

父母从最开始的无法接受,转变到后续治疗时期积极乐观的心态。他们把每一次的外出治疗当作陪女儿的旅行;把“小时候多灾多难长大以后一生平安”当成自我加油;把女儿生病当成陪伴她更多时光的契机。

治疗过程中的所有车票、机票,还有最开始眼睛生病一直到治愈后的照片,童童的父母都细心整理好。他们希望等童童长大后,跟她讲述,曾经的她是怎样勇敢战胜病魔的。

鑫杰,肝脏未分化肉瘤

年,6岁的小鑫杰说自己肚子疼。医院后,没查出来什么明显疾病,但是妈妈不放心,联想到女儿的皮肤特别黄,母亲的直觉让她带医院做B超。

B超结果成了噩梦的开端:肝脏肿瘤,已超过8厘米!

医院,医院,开始了治疗。在手术切除肿瘤和9次化疗之后,年初,鑫杰出院回家。

战胜肿瘤的那段日子里,除了医生专业的治疗和妈妈细心的陪伴,让鑫杰咬紧牙关坚持的,还有她为之热爱的拉丁舞。

有一次,鑫杰哭着对妈妈说,她实在太难受了,不想再治。

幸好,拉丁舞学校的老师们带着一双漂亮的拉丁舞鞋来看她了,还说:“鑫杰,老师希望你好好配合治疗,快点儿好起来,带你去参加演出。你什么时候出院我们就什么时候去!”

为了重新穿上舞鞋,小鑫杰咬紧牙关,和肿瘤进行战斗。她在病房里放了一双拉丁舞鞋,看着老师们的视频自己跳,跳舞也让鑫杰成了病房里的小明星。

年春节前,鑫杰结疗回家,老师真的遵守了承诺,给她买了假发,带着她参加了电视台的春节晚会演出。

舞台上的鑫杰点击图片查看新阶段故事

再次穿上舞鞋,鑫杰就再也无法停下。即使是在恢复期,她也没有缺过一次课,并用很短的时间就赶上了进度,甚至成为舞蹈学校里跳的最好的孩子之一,还参加了很多比赛,拿了不少奖。

今年六一儿童节,作为万千肿瘤患儿的代表,鑫杰登上了丁香妈妈和快手的合作活动封面,向大家展示曾经罹患恶性肿瘤的孩子,也会有精彩的明天和未来。

希希,滑膜肉瘤

年,4岁多的希希被确诊为滑膜肉瘤。爸爸妈妈没有告诉他得了肿瘤,只告诉希希那是“坏细胞”。

从那天开始,希希爸爸便开始了佛山、广州、上海、北京几个城市间求医问药,加入各种病友群寻求帮助,查阅学习中外各种和滑膜肉瘤相关的医学文献资料。

和很多恶性肿瘤患者一样,希希的治疗也经历了误诊、确诊、手术、放疗、化疗这些过程,并且有些环节并不顺利。

但是和很多患者不一样的是,希希有一个学习能力超级强大的爸爸,起初凭着原始的“不甘心”,希希爸爸要找到更专业的医生进行诊断,从而开启了一条肉瘤知识的学习之路。

可以说,希希治疗中最关键的决定,是希希爸爸凭借着自己掌握到的知识,在不同医生给出的治疗方案中果断做出选择。而这,保住了希希的手臂。

人总是贪心的。在得知希希确诊之后,希希爸爸的恐惧在于害怕失去希希;有一线机会的时候,希希爸爸又无法接受孩子肢体的残缺。

所以他极尽可能、想尽办法也不放过一丝一毫的希望。正是这种贪心,让他变得强大,成为希希的铠甲,成为希希左臂的“守护神”。

爸爸用摄影机拍下希希画画的画面

点击图片查看希希的故事

现在,希希结束治疗将近3年,他成为一名小学生,而希希爸爸还在用医学知识帮助患者家属的道路上坚持着。

小苹果,腺泡型横纹肌肉瘤

和视网膜母细胞瘤的童童类似,小苹果的爸爸也是在自己生日当天,得知自己2岁的女儿被确诊为腺泡型横纹肌肉瘤。

活检手术、化疗、肿瘤切除手术、放疗……从山东到上海,2岁的小苹果经历了同龄人难以忍受的痛苦。12次化疗、28次放疗,苹果爸妈数不清有多少个辗转反侧的夜晚,有多少个守在宝宝身边等天亮的艰难时刻。

治疗时,小苹果还不到两岁,正是在爸爸妈妈怀里撒娇的年纪。但她整个化疗过程都很坚强,苹果爸妈会提前用孩子能理解的语言告诉孩子要经历什么,大概是什么样子的,比如播放核磁的模拟声音给她听,告诉她大概需要多长时间,要怎么配合医生。

在爸爸妈妈的解释下,小苹果知道会面对什么,要强的她把每一次检查或治疗当成闯关打怪的奇妙挑战:“我勇敢吧!我一点都没有动,也没有哭!”

每次做完检查,小苹果都开心又骄傲地向爸爸妈妈展示。在她小小的心里,爸爸妈妈的夸奖就能盖过所有的难受和委屈。

小苹果参与年度向日葵大使拍摄

点击查看小苹果的故事

今年8月,小苹果作为向日葵儿童的抗癌小大使之一,在上海拍摄了写真。镜头里的她,开心地笑着,镜头外的爸爸说,我们要带着她去好好感受这个世界,一起拥抱第二个、第N个五年的到来。

看了上面这些抗癌小英雄的故事,你有什么祝福的话语想对他们说,或者你有什么可以分享的抗癌故事?

欢迎在评论区发表,让我们再次对这些孩子们说一句:“你是最棒的小英雄!”

编辑排版

博雅

校对

张铮

护士节:8个儿科护士的故事

母亲节:5位“超能力”妈妈的故事

医师节:8位儿童肿瘤临床大夫的故事

清明节:19个离世孩子留下父母的礼物

父亲节:孩子健康是他们最想要的节日礼物

点“在看”又点“赞”,为孩子们加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vqbpu.com/zzbx/100888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