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O5th新增肿瘤ICD编码与病理浅析
2020-11-13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导语:BCOR-CCNB3肉瘤、BCOR重排肉瘤、婴幼儿未分化圆细胞肉瘤以及婴幼儿原始黏液样间叶性肿瘤.....多组未分化圆细胞肉瘤存在BCOR基因改变,导致致癌激活和BCOR过表达。尽管这些疾病的临床表现不尽相同,但在镜下形态,免疫谱系和基因表达方面均存在重叠,这表明它们具有共同的发病机理。”
ICD-O编码/3伴有BCOR基因改变的肉瘤
ICD-11编码暂无
第一组BCOR基因改变的肿瘤特征是具有BCOR相关基因融合的肉瘤,最常见的是BCOR-CCNB3。第二组BCOR基因改变的肿瘤显示内部串联复制(例如BCOR-ITD,备注:串联复制主要发生在染色体重组区域,串联复制形成的基因家族成员通常紧密排列在同一条染色体上,形成一个序列相似、功能相近的基因簇),目前已在婴幼儿未分化圆细胞肉瘤和婴幼儿原始黏液样间叶性肿瘤中进行了描述。
BCOR-CCNB3肉瘤在骨组织中的发病率要比软组织高(两者比例为1.5:1),好发于骨盆,下肢和脊柱旁区域。罕见部位包括头颈部,肺部和肾脏。BCOR-ITD肉瘤和婴幼儿原始黏液样间叶性肿瘤则主要发生在躯干,腹膜后和头颈部的软组织中,通常很少累犯四肢。
BCOR家族的肿瘤并不常见,其发病率远低于尤文肉瘤。BCOR-CCNB3肉瘤尤其好发于儿童,年龄在20岁以下的患者90%,男性好发(男女比率为4.5:1)。伴有BCOR基因选择性重排的软组织肉瘤发病年龄广。BCOR-ITD肉瘤和婴幼儿原始黏液样间叶性肿瘤见于1岁小儿,或可在出生时就发病。疼痛和肿胀是患者最常见的临床症状。
与肾脏的透明细胞肉瘤和高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相似,婴幼儿未分化圆细胞肉瘤的特征是BCOR-ITD融合或罕见的YWHAE-NUTM2B融合;这两种基因型都会导致BCOR基因致癌上调。BCOR家族肿瘤具有相似的基因表达特征,并且HOX家族基因呈现非常强的过表达状态。BCOR基因异常的分子病理重要性仍是未知数。BCOR既可与BCL6相互作用,又是其表达的阻遏物。BCOR随后被证明是非经典的维持复合体1.1(PRC1.1)的一部分。在具有BCOR改变的高级别神经上皮肿瘤中,BCOR-ITD同时激活了某些Hedgehog信号分子和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正常组织中(仅限于睾丸)CyclinB3(CCNB3)的表达也被证明足以增加异位模型中的细胞增殖。
肿瘤体积通常较大(5-10cm),呈棕褐色,质软肉质感,可见坏死区。骨组织病变常表现为骨皮质破坏并蔓延至周围软组织。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BCOR-CCNB3融合肉瘤
more+
图1.BCOR-CCNB3融合肉瘤,瘤细胞呈圆形至梭形,偶有黏液样基质。A,圆细胞为主,具有形态均一的细胞核,染色质精细,可见纤细的血管网。B,形态单一的梭形细胞排列成束状,令人联想到滑膜肉瘤。C,短梭形至卵圆形的瘤细胞排列呈模糊的漩涡状结构。D,高细胞密度区和稀疏区相交替,酷似恶性神经鞘瘤。E,常见的形态为排列松散的肿瘤细胞之间有少量黏液样基质;不常见的形态包括:细胞呈簇(F),条索样排列(G)以及微囊形成(H)。I,高细胞密度区内圆细胞成分和细胞稀疏黏液样区形成鲜明对比。
大部分BCOR家族肿瘤形态学表现是重叠的。BCOR-CCNB3肉瘤通常由均一的、原始的小圆形至卵圆形细胞组成,这些小圆形细胞排列呈实性片状或模糊的细胞巢,由丰富的毛细血管网围绕。可出现其他形态学模式,包括细胞稀疏区内的短梭形细胞,伴有黏液样基质;或者是实性区占主要成分的胖梭形细胞,排列呈短束状,令人联想到分化差的滑膜肉瘤。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BCOR-CCNB3融合肉瘤不常见的形态学改变more+
图2.BCOR-CCNB3融合肉瘤不常见的形态学改变。A,胶原纤维分隔梭形肿瘤细胞。B,更均一的、绸带样排列的胶原蛋白背景,散布着短梭形细胞。C,骨样基质沉积在转移性肺病变中,原发肿瘤中则无此结构。D,一名15岁男孩的胸壁肿瘤,显示出交替的细胞稀疏胶原蛋白区域(D,左上;E)以及高细胞密度圆细胞成分区(D,右下;F)。G,14岁男孩足部肿物。显示单一的梭形细胞成分,细胞稀疏至中等量。原发部位可见较厚的、透明变性的胶原蛋白(H)。I,1年及3年的局部复发病例显示出圆细胞为主。H,复发标本经FISH检测为BCOR-CCNB3融合阳性。BCORIHC显示局灶性中等强度阳性至强阳性
瘤细胞核染色质细腻、散在,核仁一般不明显。核分裂象数量不一。转移性/复发性病变偶尔会显核的多形性以及类骨质沉积。罕见有发生于肾脏的报道,与肾的透明细胞肉瘤形态完全重叠。具有BCOR-ITD异常的肿瘤其肿瘤谱系显示细胞密度不一,原始细胞排列呈实性片状至梭形细胞高密度区,伴有黏液样基质及细小血管。
免疫组化显示,具有BCOR基因改变的所有肿瘤均显示出强而弥漫的核BCOR阳性,并且在大多数病例中还表达SATB2,TLE1和cyclinD1。在大约50%的病例中CD99为阳性。但是,BCOR表达不是特异性的,譬如在滑膜肉瘤中也经常可以观察到BCOR表达。BC0R-CCNB3肉瘤还表达cyclinB3,这种情况在其他BCOR家族肿瘤中没有发现。
必要的诊断标准:原始的、圆形至梭形的细胞排列成巢状,片状或束状生长;黏液样基质,细小血管;BCOR,SATB2和cyclinD1的免疫组化呈阳性表达。
理想的诊断标准:BCOR遗传异常的分子学确认(BCOR融合,BCOR-ITD)。
伴有BCOR基因改变的肉瘤适用于UICC和AJCC的TNM分期。BCOR基因重排和BCOR-ITD可以通过各种分子方法检测。
最新的数据表明,BCOR-CCNB3肉瘤患者的5年生存率与尤文肉瘤患者(72-80%)相似,并显示出依照尤文肉瘤治疗方案的组织学反应。相当一部分患者可出现转移,最常见的转移部位是肺,其次是骨,软组织和内脏器官。其他BCOR家族肿瘤的预后尚不明确。
参考文献
1.Yu-ChienKao,AdepitanAOwosho,Yun-ShaoSung,etal.BCOR-CCNB3FusionPositiveS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