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直击专家共话血管靶向治疗最新进展
2019-7-11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CSCO血管靶向治疗国际论坛盛大召开
近年来新型抗血管生成药物的研发,加快了抗血管生成治疗模式应用于肿瘤的步伐。为进一步促进国内外领域交流,由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与正大天晴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CSCO血管靶向治疗国际论坛于5月18日在南京盛大召开。
本次会议精心设置了上午的主题报告和下午的肺癌、综合肿瘤专场两大环节。会议期间,国内外多领域大咖齐聚一堂,围绕“共创新、促发展、惠民生”的主题,共同分享抗肿瘤血管靶向治疗的前沿进展,探讨肿瘤治疗的优化之路和发展趋势,同时分享安罗替尼在多个瘤种的科研成果,以期为广大医生能够更好地在临床实践中运用抗血管生成治疗药物提供参考。现整理分会场精粹内容如下,以飨读者。
聚势谋远
纵览肺癌抗血管生成治疗的探索发展历程
抗血管生成药物成为肺癌治疗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
目前,抗血管生成药物在肺癌领域的应用范围逐步扩大,从非鳞癌到选择性鳞癌到小细胞肺癌(SCLC),从三线到二线到一线和维持治疗,从大分子单抗到小分子多靶点口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包括贝伐珠单抗、雷莫芦单抗、尼达尼布和安罗替尼在内的抗血管生成药物已经成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治疗的重要手段。其中,安罗替尼具多靶点双通路作用机制,治疗晚期NSCLC疗效卓越,已经得到领域内专家的高度认可。
在临床中,医生可能会对血管靶向药物带来的生活质量影响及不良反应产生顾虑。医院斯晓燕医生在报告中基于ALTER研究安全性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安罗替尼可改善既往接受过至少两种化疗方案的晚期NSCLC患者多项生活质量评分,且大多数不良事件可以通过剂量调整得到有效控制,进一步证实安罗替尼是晚期NSCLC三线及以上治疗的可靠选择。
抗血管生成单药治疗SCLC取得重大进展
ALTER研究是目前在全球唯一一个安慰剂对照、获得阳性结果的SCLC三线及以上治疗的多中心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安罗替尼对比安慰剂显著延长三线及以上SCLC患者PFS达3.4个月,疾病控制率(DCR)达71.6%,且安全性可控。
基于ALTER研究结果,安罗替尼作为SCLC三线及以上治疗获得《CSCO原发性肺癌诊疗指南》Ⅱ级推荐,目前安罗替尼治疗SCLC适应证已向药品审评中心(CDE)递交受理申请,有望开创SCLC后线治疗新格局。虽然,广泛期SCLC治疗用药阿特珠单抗(atezolizumab)也占一席之地,但考虑到国内尚未获批,所以安罗替尼有望成为中国SCLC患者距离最近的希望。
值得一提的是,安罗替尼在SCLC中的多方面探索都在如火如荼地开展中,包括联合免疫治疗、联合化疗以及从后线治疗前移到一线治疗、维持治疗等,期待未来研究带来更多的惊喜,为SCLC患者带来更多有效的治疗选择。
联合应用探索、优势人群筛选——血管靶向治疗未来可期
与会专家表示,随着多个靶向治疗药物相继问世,以及免疫治疗如火如荼地开展,未来与抗血管生成药物的联合使用将形成全新的治疗格局。上海医院储天晴医生作为主要研究者(PI)分享了所在团队开展的首个安罗替尼一线联合治疗晚期NSCLC的探索性研究进展情况。初步结果提示,安罗替尼一线联合方案安全性较好,患者耐受性高,尤以信迪利单抗联合方案最优,PFS和总生存期(OS)数据值得期待,未来需要大样本临床研究验证。
此外,血管靶向治疗策略还应有人去过北京中科医院知名权威白癜风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