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块别逗了,那是软组织肉瘤
2019-3-3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文/蔡维泺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1岁学生魏则西让很多人知道了滑膜肉瘤,大家都知道他通过网上搜索的所谓“生物免疫疗法”,导致了病情的延误最终不治。那这滑膜肉瘤到底是什么来头?能够让这位风华正茂的大学生英年早逝?这种肿瘤到底应该怎样治疗?普通人碰到身上起包,得了类似的肿瘤到底应该到哪里诊治,采取什么样的治疗方式才能避免身陷民间非法医疗的泥潭,被耽误病情,最后导致家破人亡?难道是个包块就是恶性肿瘤,就要手术切除?
什么是软组织肉瘤
滑膜肉瘤的典型表现为发生于四肢的肿块。这种肉瘤历来被认为与外周关节相关,现在已经清楚了它与滑膜本身无关,但是属于一个大类的肿瘤:软组织肉瘤。
软组织肉瘤是一种不常见的肿瘤,该名称由希腊词语“肉质赘生物”早在(公元前~年)就认为软组织肉瘤是一种恶性肿瘤,并建议谨慎使用外科手术进行干预和治疗。
既然软组织肉瘤如此早就已经发现了,是否有明确的病因可以让我们提前预防呢?非常遗憾,除了小部分遗传因素的软组织肉瘤如:神经纤维瘤病、结肠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等,绝大部分的软组织肉瘤并无明确的病因。同时,放疗是软组织肉瘤的一种致病因素。因乳腺癌、前列腺癌、淋巴瘤、宫颈癌等常见肿瘤而接受放疗的患者会增加激发软组织肉瘤的风险。
软组织肉瘤的解剖部位是一个对疾病预后具有决定性的因素,不同部位的肿瘤的预后差别很大。腹腔内的肿瘤局部复发的风险很高,而肢体原发的软组织肉瘤复发风险就要低得多。软组织肉瘤的全身播散往往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
随着医生治疗软组织肉瘤的时间越来越长,我们清晰地认识到,当原发肿瘤非常小时,预后比最初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所预期的要好。小于5cm高度恶性的肿瘤局部无复发生存率与低度恶性的肿瘤相似。
目前的研究认为:肿瘤的恶性程度、大小和深度是可以独立影响患者预后的3个指标。但是这些预后指标都建立在一个基础上,那就是肿瘤彻底切除。如果肿瘤切除不完整,无论肿瘤的大小、级别还是深度是怎样的,都会复发。
如何治疗软组织肉瘤
目前,手术切除是原发性软组织肉瘤的主要治疗手段。手术切除的目标是切缘阴性,最好是从肿瘤大体的确切边缘再向外延伸2cm。但是实际情况经常受重要的血管神经和骨性结构的限制而无法达到满意的切除范围。
那我们如何对软组织肉瘤进行诊断呢?目前我们主要依靠的影像学检查是通过计算机断层显像(CT)和磁共振(MRI)。两者均非常可靠,且提供了不同的信息。
那么如果软组织肉瘤发生了转移是否就无法治疗了呢?事实并不是这样的。首先,软组织肉瘤的第一个远处转移灶通常是肺。曾经有人提出过肺转移灶的手术切除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手段。
同时放射治疗可以作为术后辅助治疗的手段,有时也可作为不能手术切除者的首选治疗。采用辅助放疗的目的是为了减少局部复发,避免截肢手术,并通过限制手术切除范围以利于保留正常组织。如果手术时无法获得1~2cm的足够切缘或镜下切缘为阳性,则会导致局部复发。合理的应用放射治疗可减少局部复发。
化疗方面,众所周知不同类型的肉瘤对于细胞毒化疗药物敏感性不同,所以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总体来看,软组织肉瘤对于化疗药物敏感性大多较差。
综上所述,普通人对于肢体包块怀疑为软组织肉瘤的,应该通过CT和MRI检查,并就诊于专业的骨软组织肿瘤专科。通过穿刺明确病理类型,确认诊断后,采用规范的扩大切除的方式进行治疗。术后根据术中情况及肿瘤的病理类型采用何时的放疗与化疗方案,并长期随访。这样才能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和长期的无瘤生存。
蔡维泺,骨科硕士,医院骨与软组织外科,医师。毕业于第二军医大学,长期从事于骨与软组织肿瘤的外科手术切除及脊柱原发及转移性肿瘤的综合治疗。近年来不断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关于肿瘤骨转移机制方面的研究,其研究获得上海市科委基金立项资助,是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颈椎学组委员。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