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患上绝症我们该何去何从
2018-12-28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事件链接《魏则西留下的生命考题(不吐不快)》
“医者并非万能,病人患上绝症应该尊重自然规律,坦然面对生死。往往有人缺乏科学认知,病急乱投医,结果让医疗骗子钻了空子。”
人民日报刊文谈魏则西事件这样称道。
要避免“魏则西式悲剧”,除了提升全民科学素养外,更需要良好的医疗制度保障。
大学生魏则西因罹患滑膜肉瘤,医院治疗,病情不见好转。最后通过百度搜索到武医院,在花光东凑西借的20多万元后,仍不幸去世。
此事引发全社会热议,掀起了一场舆论风暴。
魏则西的遭遇,的确令人同情。这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式求医”故事:父母变卖家产,四处奔波,为儿子治病,最终人财两空。类似的悲剧屡屡重演,发人深思。假如一个人得了绝症,究竟该做出怎样的选择?
是不惜一切代价治疗,还是顺应自然规律?这是每个人都无法回避的生命考题。
大自然有春夏秋冬,人有生老病死。医生无法阻止生老病死,就像无法阻止春夏秋冬一样。医生是生命花园里的园丁,只能让花朵开得更好看一点,仅此而已。
尽管现代医学发展突飞猛进,但大多数疾病依然无法解决,尤其是恶性肿瘤。医生所有的努力都是在和“死神”讨价还价,力求延缓死亡的进程。医学是有限的,也是不完美的。
▲肿瘤细胞
虽然医者的技术追求是永不言弃,但这并不代表医者具有起死回生之力。因此,尊重自然规律,放弃不切实际的幻想,坦然地面对生与死,是最理性的选择。
古人有“蝼蚁尚且贪生”之叹,民间有“好死不如赖活”之语,可知众生无不好生恶死,对于死亡都有着一种莫名的恐惧,一种本能的排拒或逃避。而佛学却正好可以给我们坦然面对死亡的勇气。
善昭禅师是如何圆寂的?
很久以前有一个朝廷大官叫龙德府尹李侯的,下令善昭禅师到承天寺当住持,连着下了三道命令,禅师都无动于衷,李侯府尹于是派了个使者去迎接禅师,临行时狠狠地威吓使者说:“听着,你如果不能实实在在把善昭禅师带回来,就把你活活打死!”
使者于是失魂落魄的来恳求善昭禅师离开汾阳,哀哀求告,请禅师一定要救他的命。善昭禅师看看不去是不行了,就考问众徒弟说:“我怎么能够丢下你们,一个人去做住持呢?如果带你们去,你们又都赶不上我。”
有一个徒弟便上前说:“师父,我能跟您去,我一天可以走上八十里!”
禅师摇摇头,叹口气说:“太慢了,你赶不上我。”
另一个徒弟高声喊道:“我去,我一天能走一百二十里路!”
禅师还是摇头说:“太慢了!太慢了!”
徒弟们面面相觑,纷纷猜测师父的脚程到底快到什么地步,这时才有一个徒弟默默站出来,向昭善禅师叩首说:“师父,我知道了,我跟您去。
禅师问:“你一天走多快?”
那弟子说:“师父走多快,我就走多快。”
善昭禅师一听,便高兴的微微一笑说:“很好,我们走吧!”
于是,善昭禅师就一动也不动地坐在法座上微笑圆寂了,那个弟子也恭恭敬敬地站在法座旁边立化了。像这种把死亡当游戏,随时随地一瞬即去的死法,不是很圆满自由吗?
所以说学佛的人有个好处,那就是在面对死亡时,心里会有一份坦然。没有学佛的人在得知自己患了绝症后,痛苦得不得了,求生的欲望非常强烈,拼命要找一个机会活下去。
但假如学过佛的话,你就会知道生命并不是一生一世,一切都是无常的,因此不会太执著。
其中,已故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居士,一生热心慈善,修行精进,年逾九旬依然积极从事弘法利生事业。生前提出捐献眼角膜,并立下遗嘱:“生固欣然,死亦无憾。花落还开,水流不断。我兮何有,谁欤安息?明月清风,不劳寻觅。”
死后遗体火化,遗骨洒于江海。赵朴老对于生死的豁达态度及对丧事的安排,为世人树立了很好的榜样。
同时,佛教徒由于视人生如幻,身体为臭皮囊,视死亡为必然的现象,因而不会奢望长生不死,而对身体的保养作无谓的努力;
临终时,由于有佛教的信仰和一定的修行,就不会于家庭、事业等贪恋不舍,以至辗转难于咽气;死后也不求厚葬,一般都按最简单、洁净的火葬法来处理。
富有菩萨精神的佛教徒还可能作遗体捐赠,或布施鱼鸟;对于临终的亲友,能善巧开导,热心助念;面对亲友的亡故,也能节哀顺变,不事哭泣,以免扰其正念,同时视其情节,为其追福超度。
还有一个故事:年敦珠仁波切在纽约的时候,有个美国的中年妇女得了绝症,成天特别痛苦,当她听说了这位了不起的西藏上师之后,就怀着好奇和期望来拜见敦珠法王。
一见到法王,她就放声大哭,法王好像也不在意,高声地笑了起来,然后法王问:“你为什么哭?”她说:“医生说我的生命只有几个月的时间了,我白天晚上都非常非常痛苦……”法王说:“没事,你会死我也会死,我们没有一个不死的,只不过是迟早而已。”
后来还讲了一些开示,她听后对死亡的恐怖减轻了一半,从此以后一心一意地学佛,据说最后她的绝症也治好了。
这就说到另一方面,学佛之人由于相信佛法僧三宝有大功能,相信万法唯心,因而会着重于修心、不断减损贪瞋痴烦恼,如积极行善积德,持戒念佛,预为死后积累往生善趣、超登净域的资粮;
或努力修习禅定、开发智慧,力争明心见性、参透生死。这样一来,通常都能克服对死亡的恐惧,临终坦然应对,气定神闲,甚至能预知死期,安祥而逝。禅定功深者还可能做到坐脱立亡。
所以,依靠三宝的加持,有些绝症虽然被医生判了死刑,但通过佛教的一些观修方法,最终治愈的情况也有。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病都能治好,但就算不能好,懂得了佛教的道理后,在死亡真正来临时,心里也不会特别痛苦。
所以,面对死亡时,最好的药就是佛教的甘露妙药,这对死者很稳妥,不管老年人还是年轻人,都会有一种安全感,觉得即便暂时离开了人间,也不是什么都没有了,临终时应该好好发愿、祈祷三宝,自己的来世要利益众生。
我们常常都在为人生诸事做准备,为黑夜来临准备手电筒,为下雨天准备遮伞,为远行准备口粮,为季节准备换装……
而现在,我们也应该趁着时间还早,趁着自己身体精神都还健康的时候,先为死后的皈依处预作准备,为未来的归宿铺下坦途。
我们不但要对现世的生活怀抱无限希望,对于死后的生命更要建立高昂的信心──生有所自,死有所为,法身久长,慧命无量。
猜你喜欢
人死后去阴间的全过程,人死后会去哪里?
世界智慧日丨史无前例!万人汇聚五台山!
拿佛头做酒瓶,留给我们的底线在哪?
莆田人承包了中国90%的寺庙?佛教界怒了。
太壮观了!文殊菩萨圣诞、众名人朝拜!
手术后肾没了?身体缺失如何往生净土?
中国式放生到底是不是杀生?
火烤活牛,残忍至极。惹怒全国网友!
退休后老同学聚会9大忌,最好看看!
文:大磊丨图片:来源于网络
转载敬请注明来源“五台山佛学”
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
此身不向今生渡,更向何生渡此身。
温馨提示:目前由于部分地区群成员人数过多,许多同城佛友已经无法直接入群。所以要想加入的师兄,请长按白癜风公益惠民活动北京治白癜风要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