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西糖尿病论坛2017侯建明骨纤维异常
2018-5-17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编者按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FD)是一种病因不明、缓慢进展的自限性良性骨纤维组织疾病,可导致骨痛与骨折。在第七届海西糖尿病论坛暨福建省第十一次糖尿病学学术会议上,医院侯建明教授就该病做了专题讲座,从其定义入手,结合形象的实践病例详细介绍了其临床特点、发病机制,并就如何治疗尤其药物治疗做了重点解析,让参会者对该病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现汇总专家学术要点如下,并呈现精彩幻灯,以飨读者。
侯建明医院
定义及临床特点FD又称骨纤维结构不良,属于先天性非遗传病,相对比较罕见。其病理特点是纤维组织大量增殖,代替正常骨组织;临床上常可表现为骨痛、骨骼畸形及病理性骨折。一般来说,可分为单骨型、多骨型和颅面骨型。
该病以青少年(11~30岁)多见,多数累及一侧肢体,以胫骨、股骨和颌骨多见;常伴有疼痛、骨肿块、肢体过长、弯曲畸形,易发生骨折;约3%合并皮肤色素斑和内分泌功能亢进而表现为McCune-Albright综合征。需强调的是,成年FD的骨痛发生率远高于儿童。虽然该病可恶变发生骨肿瘤、纤维肉瘤和软骨肉瘤,但恶变率不超过1%。另外,由于骨样组织、纤维组织增生程度、新生骨小梁成熟程度及含量不同,该病的影像学表现可有所不同,常见改变包括磨玻璃样改变、囊状膨胀性改变、增生硬化型改变和混合性改变。
发病机制目前,广泛认为FD的发生与编码G蛋白α亚基(Gsa)的鸟苷酸结合蛋白α活性激动型多肽1基因(GNAS1基因)发生突变密切相关。GNAS1基因是激活性Gsa的编码基因,其第8外显子的第位密码子发生错义突变(G→A或G→T),导致精氨酸被半胱氨酸或组氨酸替代,从而引起Gsa突变。而Gsa基因突变可导致GTP无法解离,持续激活腺苷酸环化酶从而增加cAMP的合成。cAMP合成增加,一方面可引发成骨细胞增殖加速和成骨细胞分化障碍,从而导致大量编织骨形成;另一方面,可增加白介素IL-6的表达,增加破骨细胞活性,导致骨吸收增加;增加cfos基因表达,导致细胞过度增殖,引发骨骼恶变。
治疗解析FD的治疗方案需坚持个体化,包括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其中,手术治疗主要包括对病骨进行切除联合植骨和内固定、对病变进行切除+带血管蒂骨重建。常用治疗药物包括骨吸收抑制剂(如双磷酸盐、地诺单抗、妥珠单抗)、骨形成促进剂(如PTH1-84、特立帕肽)以及钙、维生素D、磷。其中,双磷酸盐可抑制破骨细胞功能,促进破骨细胞凋亡。有报道显示,该类药物可缓解FD所致骨痛、延缓骨骼病变进展。另有研究发现,抗NF-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单克隆抗体地诺单抗及IL-6受体拮抗剂妥珠单抗也可用于治疗FD。有研究报道,对于经双膦酸盐治疗无效的FD患者,采用特立帕肽治疗后出现新发骨骼病变,患者病情恶化无法排除与特立帕肽有关。因此,骨形成促进剂在FD中的治疗价值仍待进一步确定。需强调的是,鉴于FD患者常伴有钙、维生素D缺乏,故钙及维生素D的补充治疗对于增强骨质矿化、预防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尤其重要。另外,FD患者还可合并FGF23相关的肾排磷增加。因此,对于FD患者应常规进行血磷及尿磷水平及肾磷阈的筛查。对于合并低磷血症或血磷处于正常低限但肾磷阈较低的FD患者应补充磷剂。
精彩幻灯
按住图片可左右滑动?
相关阅读?专家齐聚精彩纷呈——第七届海西糖尿病论坛暨福建省第十一次糖尿病学学术会议开幕式回顾
?海西糖尿病论坛访谈
徐向进:干细胞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
?海西糖尿病论坛7
石勇铨: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并发与伴发疾病
?海西糖尿病论坛7
郭晓蕙:肥胖的药物治疗进展
?海西糖尿病论坛7
薛耀明:糖尿病肾病诊疗新进展
?海西糖尿病论坛7
王爱民:围术期血糖风险管理
?海西糖尿病论坛7
叶洪江:院内血糖监测质量管理
(来源:《国际糖尿病》编辑部)
版
权
声
明
版权属《国际糖尿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之内容须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国际糖尿病》”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