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解析男,10岁,左大腿远端疼痛1
2018-5-15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打造影像人自己的医学影像平台※※
◎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让知识成为一种内涵
◎让专业成为一种交流◎让我们成为一世朋友
※※※※※※※※※※※※※※※※※※※※※
男,10岁,左大腿远端疼痛1年。查体:左股骨远端及膝关节肿胀、压痛,局部红、肿,皮温稍增高。
影像表现:左股骨远侧干骺端见囊状膨胀性偏心骨质破坏区,边缘轻度硬化,内见条形骨嵴,MRI示病灶T1WI为低信号,T2WI不均匀高信号,病灶边缘硬化环呈长T1短T2信号,界限清晰,增强后病变中度强化,内部信号不均匀。
病理结果骨巨细胞瘤(病理确诊)。镜下见单核基质细胞及多核巨细胞,基质细胞排列疏松,无异型性,其内散在分布大量多核巨细胞。
疾病总结骨巨细胞瘤(giantcelltumorofbone)为起源于骨的非成骨性结缔组织,主要由单核基质细胞和多核巨细胞构成。根据组织学特点可分为三级:Ⅰ级为良性,Ⅱ级为过渡类型(生长活跃),Ⅲ级为恶性。本病好发于20~40岁的青壮年。影像诊断特点:肿瘤多发生在骨骺愈合后的骨端,有横向膨胀生长的倾向,X线平片示肿瘤呈膨胀性单房或多房性偏心性骨破坏区。多房者瘤内可见骨性间隔,致肿瘤出现皂泡状透亮区为其典型表现。骨破坏区内无钙化,与正常骨交界清楚但不锐利。肿瘤相邻的骨皮质变薄、膨胀、甚至骨壳形成。一般无骨膜反应及增生硬化。当骨破坏区出现侵袭性表现如骨壳及骨性间隔残缺不全、骨膜明显增生、软组织肿块较大、肿瘤生长迅速等,常提示肿瘤为恶性。CT平扫肿瘤内密度不均,可见低密度坏死区,有时可见液-液平面,MRI的优势在于显示肿瘤周围的软组织情况。瘤体的MR信号是非特异性的,多数肿瘤在MRI图像上边界清楚,周围无低信号环,T1WI呈均匀的低或中等信号,T2WI信号不均匀、呈混杂信号,增强扫描可有不同程度的强化。
鉴别诊断与骨囊肿鉴别:后者多发生在干骺愈合前,轻度膨胀,并沿骨长轴发展,病灶透亮、有或无骨嵴。与软骨母细胞瘤鉴别:后者好发于四肢长骨骨骺,肿瘤透亮区内有絮状或砂粒样钙化,骨壳较厚。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