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开复当我患上癌症后,我是如何抗癌的
2018-1-24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内容导读
一、李开复,淋巴癌四期
二、自述:当我患上癌症后,我是如何抗癌的
1、注重睡眠
2、运动锻炼,缓解心情
3、均衡饮食
4、幽默感是治疗癌症的良药
三、身体健康,才能去追梦!
百众源生物注:魏则西因为患有罕见的滑膜肉瘤癌症最终还是离开了,并因他的去世让百度再次成为众矢之的。这两天各种键盘侠的解读已经让人淡漠了魏则西去世的悲痛,而这才是人性的根本。大家都知道李开复几年前不幸患上了癌症,他对癌症的感悟、身体的病痛、内心的感受、抗癌的经历显然不是键盘侠所能想象的。今天(5月3日)他谈了他的抗癌经历,并给癌症患者提了一些比百度和武警二院靠谱得多的建议,或许对患癌症的朋友有所帮助。切忌病急乱投医。
病情回顾:李开复,淋巴癌四期
年9月,51岁的李开复对外宣布罹患淋巴癌四期,之后李开复放下工作,回到台湾接受治疗,并表示病痛也是生活的一部分,我会选择更加积极的心态来面对生活的起伏。
在沉寂一年多以后,年2月份,李开复现身创新工厂,虽然身体仍然比较虚弱,但气色确实好转许多。据创新工场联合创始人王肇辉透露,李开复最近两次体检结果良好,淋巴肿瘤已经不明显。而医生则提醒,化疗虽然有效,但癌症并未治愈,必须持续温和治疗,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降低压力。
6月30日,已携新书复出的李开复在个人微博与网友分享好消息,并链接诊断说明书及多张接受癌症治疗时的照片,李开复表示:我最近两次检查都看不到肿瘤了。我想感谢:1,谢谢许多网友给我祝福打气加油,祝我早日康复。你们可以叫我:李康复了!2,当年宣布罹癌后,许多人跳出来说我肯定没病。也谢谢你们,因为你们的祝福成真了!当然,结果虽是喜乐的,过程还是辛苦的,和大家分享几张照片。
照片中,李开复或坐或躺在接受癌症治疗,其中一张显示其腹部有多个伤疤,靠近下腹位置还有一条输血管深深插入身体内部,看起来十分痛苦,但李开复仍不忘搞怪卖萌,表示得十分积极乐观。
在公布好消息后,李开复微博下方近1万5的网友留言评论对李开复康复表示恭喜及祝福,李开复统一进行回复,称:谢谢大家祝福!困难时也要保持乐观幽默,痛苦时也要坚持卖萌自拍!正向思维可以帮助康复,更可以让家人放心!
李开复自述:我是如何战胜癌症的
在生病期间以及康复后,有不少同样不幸患上癌症的病友或者家属留言问我,患上癌症后如何抗癌?需要注意哪些饮食?在化疗过程中是如何康复过来的?像大部分的病友一样,在发现自己罹癌之后,我急切地想了解癌症是怎么发生的,身体到底需要什么,如何保持身体健康……一路上我看了很多书籍,也接触了不少名医,接受了不少朋友的建议,分享我的几个心得,我自己是这么做的。
1首先,睡眠是非常重要的大病之后,为了补偿身体的亏损,我给身体的第一项承诺与改变,就是好好睡觉。许多研究也指出,睡眠是增强免疫力最好的方法,充足的睡眠对预防或限制肿瘤生长有广泛作用。最佳的睡眠时间是每天晚上十点以后,理想睡眠长度是七小时到八小时。
帮助睡眠的方法有很多,往往也因人而异,和身体的抵抗力相关。分享几个对我有益的助眠方法,台湾辅仁大学心理系助理教授陈建铭在《给工作忙碌者的睡眠建议》一文中分析了七种形成睡眠规律的办法:
七种形成睡眠规律的办法:
(1)维持生物钟,固定作息时间。
(2)规律运动。
(3)睡前降低亮度,起床后照射日光。
(4)睡前六小时勿饮用咖啡等刺激性饮品。
(5)不以酒助眠。
(6)谨慎使用安眠药。
(7)每晚维持舒适的睡眠情境。
现在,我十点上床就寝,最迟不会超过十一点,经常睡到自然醒,大约五点半到六点半起床,中午再舒服地睡上半小时到一小时的午觉。这样就可以维持一整天精神饱满、头脑清醒。以前我认为睡眠不必定量,有些人只需要五个小时,有些人需要七到九个小时,其实这话只说对了一半,人的感觉是很精细的,几个小时确实不是最重要的,你应该问问自己的身体:现在累不累,人还很疲劳吗?起床眼睛看东西清不清楚,是不是要靠咖啡才能提神?
回答完上述问题,你的睡眠是否充足,自己心里肯定是明白的。
五个优质睡眠诀窍:
(1)睡前不要安排费时费力的工作。
(2)设定一个停止工作的时间,睡前加班,远不如第二天早起再做效率高。
(3)记录每天睡觉和起床的时间,养成健康的睡眠习惯。
(4)不要因为失眠而感到压力大,放松最好。
(5)睡眠的质量比时间更加重要,让自己处于舒适的状态。
2心情和压力,要做适当的运动锻炼身体我从前不但不运动,而且还嘲笑朋友运动养生。我的朋友潘石屹在微博上说:美国科学家通过对几万人、多年的观察研究发现:跑步的人比不跑步的人多活七年。我就调侃他:会不会这多出的七年都在跑步?
当时我觉得我不但幽默,而且是对的,后来才发现我错了!不管中医、西医还是自然疗法医生都告诉我,运动无比重要。有氧运动不仅可以促进脂肪燃烧而达到减肥的效果,还能促进癌细胞凋亡,也是活化自然杀手细胞的良方。
我们住在台北的天母,附近有很多小区、小公园和登山步道,还有一个天母运动公园,加上这里空气好,生活机能也不错,所以运动的意愿大增。我们在台湾不开车,也没有司机。活动范围若在天母之内,我们就尽量走路;要去较远地方时才搭地铁或出租车,这么一来,走路的机会就更多了。
养成运动习惯之后,我才体会到运动的好处真是冷暖自知,不管怎么说都没法跟旁人分享,只有自己最清楚。合适的运动可以促进心血管弹性、增强心肺功能,还可以刺激大脑分泌多巴胺,让人心情愉快。医生建议我除了走路,还要常走上下坡,达到至少十分钟的剧烈心跳,等到快喘不过气来,再放松慢慢走。跑步当然也可以。我发现一旦走了45分钟,就会汗流浃背,那是很有成就感的。就像电影《洛奇》里面的那种感觉:我是冠军!
身体动起来了,生命的活水也跟着动起来了。建议你也一起来体验这美好的感觉。
我的经验:
(1)每周爬山两到三次,爬山时至少做到一半时间头脑放空。
(2)做瑜伽或甩手功:两到三次。
(3)能走路就走路。
(4)做些有趣的运动,比如Kinect。
(5)每周两次按摩,让经脉血液疏通。
3再有饮食方面,要均衡饮食
大家知道我生病后,很热心地跟我分享抗癌心得。例如,陈月卿女士分享自己如何利用饮食照顾同样罹癌的丈夫苏起,让他逐渐康复,也给了我不少信心。那天,她带我们到工作室,亲自示范了用全食物调理机制作五种兼顾营养和美味的精力汤,有鲜艳的果蔬精力汤,也有用蒸熟的黑木耳、黑豆、黑糯米饭、黑芝麻和黑糖调理的补气黑五类精力汤,以及适合当早餐的综合米浆饮品。回家后,我们照着做,每天早上一杯精力汤,减肥、通便、排毒、增强免疫力。最重要的是,一早起来,胃是空的,这时候吞下肚正是胃吸收最好的时机,你吃健康的东西让它全吸收进去,多好。
一段时间后,我慢慢适应了健康食品的口感,精神变好了、便秘问题解决了、所有指标都正常了,痛风也没了。不过,还要强调一点的是,健康饮食的目的是健康,减肥是次要的;还要配合良好的睡眠习惯和运动,同时也要注意食物的来源,除非确知是无农药的有机蔬菜,否则要避免生食。
我的饮食原则大抵着重四大类食物的质量均衡:
(1)多吃蔬果、全谷类、海产品、低脂或无脂食品,以及豆类、坚果等;
(2)少吃红肉和加工过的肉类;
(3)糖是公认对身体不好的食品,也是癌细胞最爱的养分,少摄取油炸类食物、甜食和含糖饮料;
(4)每天只喝一杯红葡萄酒,因为红酒里面的白藜芦醇可以抑制不当的血管增生,阻绝癌细胞扩张。
另外可以参考的几种营养品:VitaminD、folicacid(尤其是化疗时)、牛樟芝(在科学上有一定的帮助)、白藜芦醇、姜黄,具体的可以咨询医师,这些虽然不是灵丹妙药,但可能有些帮助。
具体的食谱,推荐知乎上的一篇很好的回答《肺癌病人化疗前后应该吃什么?》可以参考,除此之外还可以多去搜索。
4幽默感是治疗癌症的良药很多同事刚开始都以为我很严肃,一起工作久了,逐渐发现我是个很爱开玩笑的人,就常常跟我分享生活的点滴。有一次员工大会之前,一个年轻男同事跟我抱怨:太太生小孩后,当爸爸的就很辛苦。我安慰他说:没问题,我可以帮大家想办法逃避劳动。他兴奋地凑过来想听听我有什么秘方,我故作神秘地说:最大的秘诀就是要让太太给孩子喂母乳,这样你就可以很无辜地说:我也想夜里起来帮你喂奶,可是我爱莫能助啊!
(化疗会掉头发,网友帮我PS秃头之后造型)
我自己也知道,当我在病床上还能够不忘开玩笑、找乐子,我的病就已经好了一大半。而且,经过这么一场跟疾病的近身搏斗,我更确定,幽默感是我手上最锋利的宝剑,未来,我大概会把它当成我的贴身护卫吧!这表示我将用赏玩的姿态面对所有的挑战。当世间的一切都可以当作我们在人生游乐场上选择的一场游戏时,那就肯定会开开心心一路玩到底。
我常想,我的治疗与康复状况可以进展得如此顺利,除了感谢台湾最棒的医疗团队给我支持,以及家人对我的悉心照料,我天生的乐观和幽默感,大概是我在生死关头、命悬一线时,一次又一次地引领我走出困境、发挥自身疗效的一剂良药吧!
身体健康,才能去追梦!
在一次接受采访时,李开复曾将自己的康复心得总结为:把运动、睡眠、饮食、压力这四个方面做到70-80分就可以了。罹患淋巴癌前,李开复是有名的工作狂,据其身边朋友介绍,李开复除了偶尔陪伴家人,其余的时间几乎都在工作。
癌症让李开复彻底明白生活与工作、事业与家庭的真实份量,在新书《向死而生:我修的死亡学分》发布会上,李开复忏悔母亲生病时自己陪伴时间过短:一直到我自己面对死亡,才知道自己过去是多么的冷漠,用多么敷衍的方式来表达人们口中的孝顺。并表示,当自己徘徊在生死边缘时,思考的不是工作而是家人,他意识到,面对家人多年来给予自己的无私的爱,自己对家人有太多亏欠。珍惜我们的缘分,学会感恩和爱。
李开复还以过来人的身份劝诫当先年轻人在努力工作时不要忘记抽出时间维护自己的健康,不要等到有一天像我这样,几乎来不及,才知道学会爱惜自己的身体。
百众源生物科技
改变医疗·改变生活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