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成华内皮下基质在器官特异性肿瘤转移中

2017-10-14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作者:罗成华

内皮下基质

在器官特异性肿瘤转移中的作用

内皮下基质(subendothelialmatrix,SEM,也即胞外基质,ECM)的主要成分包括胶原、层粘连蛋白(lamininLN)、纤维粘连蛋白(fibronectinFN)及蛋白多糖,其中胶原的种类可因器官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一旦肿瘤细胞与EC形成稳固的粘附结合,就可通过诱导EC回缩或分泌蛋白酶损伤EC,使肿瘤细胞离开血管腔,侵入内皮下基质。

肿瘤细胞同样显示出与靶器官的SEM特异性粘附。亲和器官的细胞外基质对于转移的肿瘤细胞具有某种选择性,这种选择可能与不同器官细胞外成分具有异质性有关,亲和器官的内皮下基质可诱导肿瘤细胞产生特异的整合素受体,而表达特异受体的肿瘤细胞同样可使细胞外基质发生相应的改变。有证实肿瘤细胞上可表达整合素受体VLA-6,特异性识别基底膜上的层粘连蛋白,a6b4亦识别细胞外基质层粘连蛋白及加里宁素(Kalinin),avb3识别玻璃体结合蛋白(Vitronectin)。

一般说来,Fn与Fn受体的结合阻碍了肿瘤细胞的解离和移动,而Ln与Ln受体结合促进肿瘤细胞移动。

有人发现层粘连蛋白及肝素硫酸蛋白多糖可调节基因表达及肿瘤生长。用肺及肝细胞外基质提取物及肺转移瘤细胞系,已发现只有肺基质产生诱导肺转移瘤细胞系游走的分子。肝细胞外基质通过诱导结肠癌细胞自分泌生长因子及其受体,而选择性刺激肝转移潜能细胞增殖。

长按







































中科医院曝光
北京看白癜风哪里医院比较好

转载请注明:
http://www.vqbpu.com/zzbx/100535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