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是看病挑选理财产品,也要远离搜索引
2017-6-23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小长假最后一天,天峰小编的朋友圈和新闻客户端被“百度”、“莆田系”、“魏则西”等名词刷屏,其中的指向只有一个:魏则西事件。在这里小编就再次给朋友们普及一下热点新闻。
一个21岁的年轻人因轻信了百度搜索中关于“滑膜肉瘤”的广告信息,在医院尝试了一种号称与美国斯坦福大学合作的肿瘤生物免疫疗法。在花费了20多万医疗费用后,才得知这个疗法在美国早已宣布无效被停止临床。最终肿瘤已经扩散到肺部,魏则西终告不治。
魏则西事件意义不应止于此
死者为大,愿死者安息。魏则西去了,可是真心希望以后不会再有类似与这样惨痛的事情发生。通过这样的新闻,我们也应该发现些什么,学会些什么,保证这样的事情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
查询这些信息也要远离搜索引擎
很多人挑选P2P平台和理财产品,还是很信任百度等搜索引擎的。现在大家已经知道,查询疾病信息要远离搜索引擎,那么,查询理财产品信息呢?
“有问题上百度”全国最大的收索引擎已经悄然走进了我们的生活中,更是在生活小常识解决各类生活问题上帮了很大的忙,所以越来越多的人信任它。
不仅仅是在疾病方面,同样在理财这样关乎家庭幸福等大事方面,很多人也非常依赖百度等收索引擎。
但也正因为事关生命财产安全,求助于搜索引擎才越发显得不靠谱,原因大概有两个。
搜索引擎技术上的局限性
举例来说:
甲和已搜索同一个关键词,得到的是相同的搜索结果,但两个人背后的需求可能是千差万别的。遇到疾病、理财、法律等专业性问题,利用搜索引擎了解些基本概念还可以,但要寻求解决方案,就不是搜索引擎能解决的问题了。
竞价排名机制的负面性
如果仅仅是搜索引擎算法的问题,魏则西事件不会激发民众如此大的愤慨。大家真正难以原谅的,是广告和推广行为的严重误导性,尤其在事关生命财产安全的事情上。
搜索竞价排名,说白了,就是谁给的钱多就把谁放在首页,有更多的机会被用户看到。本无可厚非,但事关用户生命财产安全的事情也采用竞价排名的机制,不考虑专业性和安全性,这种做法虽不“违法”,但已经穿透了商业道德底线。随便百度一下,可以看到类似这样的标题“百度推广理财产品被骗百度赔偿怎么联系百度”、“我在百度找理财网站被骗了,能否起诉百度”……
该去哪里查找理财产品的关键信息?
回到理财产品查询的问题上来。在竞价排名机制现实存在的背景下,我们该怎样避免搜索引擎的陷阱呢?天峰小编认为,至少要做到两点。
一是在选择具体的平台和产品上多听取专家意见。当前,专家这个词也被用烂了,数不尽的骗子打着“专家”的名号行骗。但是,我们总是能在一些正规的渠道找到真正懂行的人请教,可以是垂直领域的网站、论坛或者线下的门店、朋友圈子,甚至是期刊网等等。
二是目标明确后,要有主见。目标明确后,很多人都喜欢百度一下,了解相关信息。问题来了,你百度“A产品”,百度可能给你推荐了“B产品、C产品”,而且看起来似乎比你选定的A产品更好。怎么办?在涉及到钱财问题时,千万不要相信搜索引擎的推荐,首页如果找不到A产品信息,请翻到第二页、甚至第三页来找,坚决不上当就是了。
写到最后,依然怀念那个“不作恶”的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