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实病不老实骨软骨瘤恶变一例
2017-6-5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骨软骨瘤是一种骨软骨覆盖的骨疣,包括皮质骨和髓质骨,起源于骨皮质外层,并与髓腔相连。属良性病变但有恶变可能。
现结合宾法尼亚大学影像中心的MichaelHsu博士在auntminnie上发布的病例来对该病进行介绍。
病史
46岁男性,盆腔疼痛
影像学检查
图1平片
图2横断CT
图3横断CT
图4横断CT
图5T1横断位
图6压脂矢状位
图7强化后T1
影像学发现
平片及CT示:盆腔内多发骨软骨瘤,部分侵犯双侧股骨近端,导致股骨变形,部分带蒂并延髂骨翼分布。盆腔左侧肿块起源于骶骨,内见多发钙化。
MRI示:起源于髂骨翼左下部的带蒂的不规则骨软骨瘤,内见大小约12x9x8cm的软骨,肿块向前上突入盆腔。肿块内见起源于骨软骨瘤帽的不规则分叶状软骨钙化区,呈T2低信号。
鉴别诊断
骨软骨瘤、内生软骨瘤、骨软骨瘤软骨肉瘤性变(多发性骨软骨瘤病)、骨软骨瘤骨肉瘤性变(多发性骨软骨瘤病)。
诊断
骨软骨瘤软骨肉瘤性变(多发性骨软骨瘤病)
病例要点
骨软骨瘤是一种骨软骨覆盖的骨疣,包括皮质骨和髓质骨,起源于骨皮质外层,并与髓腔相连。骨骺生长板软骨通过骨膜骨袖疝出,并在软骨帽处继续生长,类似于正常软骨生长过程。
85%的骨软骨瘤是单发/非遗传性病变,15%发生于遗传性多发性软骨瘤病(HME)。
恶性转变常见于HME(3%到5%),好发年龄为25-30岁,而单发的骨软骨瘤并恶变率约为1%,多于50-55岁。
若发生恶变,则通常转化为继发性骨软骨肉瘤,转化为骨肉瘤罕见。
影像学表现
平片与CT:可见由母骨延续而来并突出的皮髓质骨,这是该病的病理学特点。可有蒂或无蒂,在HME中多为无蒂结构。
带蒂的骨软骨瘤由于韧带和肌肉的牵拉,多背向关节生长。软骨帽在平片上显示不佳,除非发生骨化(环状或弧状软骨骨化)。CT上可以观察到未骨化的软骨帽,其密度低于肌肉组织。
恶变征象:骨破坏区突然增大。典型的钙化为环形钙化,代表软骨内骨化的软骨小叶。无定形或点状钙化为肿瘤组织的钙化,表明有恶变可能。
MRI:与母骨相延续的皮髓质骨,皮质骨在所有序列上均为低信号,髓腔表现为黄骨髓信号。MRI是评价骨软骨瘤对周围组织的压迫情况和软骨帽厚度的最佳方法。未钙化的软骨帽由于还有较多的水分而表现为低T1、高T2信号。
恶变:骨破坏区增大,钙化在MR所有序列上均为低信号,显示程度不如在CT上和平片。病灶表现为类似于肌肉的等T1信号,不均匀分叶状T2高信号。不均匀强化伴低信号区,表明有钙化和(或)坏死区。
治疗建议
手术治疗;对于有恶变倾向的骨软骨瘤需手术广泛切除,由于大部分病灶为低级别骨软骨肉瘤,长期生存率可大70%到90%。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中科白癜风医院好吗哪里看白癜风的医院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