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假性低血糖
2017-4-23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低血糖是一种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交感神经兴奋和中枢神经异常相关症状,包括心悸、出汗、饥饿及头痛、定向力障碍、精神失常等。当随机血糖低于2.8mmol/L而临床无低血糖症状时,在排除其他常见低血糖原因后应考虑是否存在假性低血糖。对于临床医生而言,及时对假性低血糖作出判断十分重要。
引起假性低血糖的原因包括多种:1、当毛细血管流量减少,周围组织葡萄糖转运相应减少,如雷诺氏现象、艾森门格综合征、手足发绀、休克;2、一些血液系统疾病,如白血病、类白血病反应、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慢性溶血性贫血;3、超高粘度综合征可致人为低血糖,也可见于原发巨球蛋白血症、单克隆γ-球蛋白缺乏症;4、一些药物,包括抗坏血酸、多巴胺、对乙酰氨基酚、甘露醇。
当存在假性低血糖时,一般血浆胰岛素水平和胰高血糖素、皮质醇、生长激素、儿茶酚胺等升血糖激素水平可在正常参考范围;同时,血细胞计数以及其他参数(如蛋白质)的可能存在异常。
一般发生假性低血糖时,患者通常无明显症状,部分患者会表现神经性低血糖症状,如口齿不清、意识不清、惊厥和昏迷,此时应进一步寻找病因。
为防止假性低血糖的发生,可采取相应举措,包括熟悉可能影响血糖测定值的合并症以及可潜在影响测定结果的药物,核查毛细血管血或静脉血是否添加氟化钠以及血液样本的血清分离与制冷是否及时。
北京看白癜风好专科医院北京哪有专治白癜风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