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AACE新技术原醛症诊断同
2017-1-16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编者按
年5月26日,在AACE大会上,来自Mayo诊所的WilliamF.YoungJr教授在讲到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诊断时,向大家介绍了一项用于右侧肾上腺静脉采血的新技术——同轴导向导丝技术,这一新技术可以使右侧肾上腺静脉采血变得简单。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rimaryAldosteronism,PA)临床主要表现为高血压伴低血钾。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相比,原醛症患者心脏、肾脏等靶器官损害更为严重。因此,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就显得至关重要。原醛症的分型诊断一直是临床上的难点,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治疗方案的选择。临床医师不能仅靠影像学表现来判定病变类型,而要结合生化指标以及双侧肾上腺静脉采血(AdrenalVeinSampling,AVS)结果进行综合分析1。
AVS是原醛症分型诊断中用于区分单侧或双侧分泌最可靠、最准确的方法1。报道显示,双侧AVS成功率从42%-96%不等2,其中失败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右侧肾上腺静脉的解剖结构(较短且呈锐角汇入下腔静脉)1,无法将导管插入右侧肾上腺静脉或插入却无法吸出血样。
1目前肾上腺静脉采血技术
目前提高肾上腺静脉采血成功率的技术包括多种导管,尽管大部分情况下使用这些导管是有效的,但在整个过程往往比较费时,结果却不尽如人意,例如带侧孔导管可能导致所得到的血样大部分来自下腔静脉,同轴微导管则易导致假阴性结果。
2同轴导向导丝技术
同轴导向导丝技术(CoaxialGuideWireTechnique)最早由Buckley等人提出用于甲状旁腺静脉采血,WilliamF.YoungJr教授利用相同的技术尝试解决AVS中的难题。年5月至年2月,共有名患者接受了AVS(同一名医师操作),其中72名患者仅采用5F导管即采到血样,另有76名患者(造影显示导管已置入右侧肾上腺静脉却无法抽吸出血样)予加用同轴导向导丝辅助采血:将一根0.英寸的导丝通过导管置入右侧肾上腺静脉的一个分支,使导管尖端与血管壁分离,从而保证可以顺利从肾上腺静脉采到血样。肾上腺静脉/下腔静脉血皮质醇比率检测表明,加用同轴导向导丝组肾上腺静脉采血成功率也达到了98.7%(单纯5F导管组成功率为98.6%)2。
同轴导向导丝还具有固定导管的作用,76名试验者中无一例发生导管脱离。
3总结
WilliamF.YoungJr教授指出同轴导向导丝技术主要有三大优点:1.对于右侧肾上腺静脉可以插入导管却不能吸出血样的患者,可以采用这一新技术;2.同轴导向导丝对导管具有固定作用,可以有效避免采血过程中导管脱离;3.避免行AVS期间更换导管。这项技术为AVS这一挑战性的工作增加了一种工具,对于不经常进行AVS操作的医生帮助更大。
(AACE.Endocrinehypertension:makingthediagnosis.WilliamF.Young,Jr.,MD)
1.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诊断治疗的专家共识.
2.YoungWF,etal.JVascIntervRadiol.Dec;26(12):-3.
本资讯由赛诺菲糖尿病医学团队编辑提供,旨在帮助医学专业人士更好地了解糖尿病领域的最新进展。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览之用。文中相关内容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治疗建议。只有那些有机会与患者交流并查阅了患者病历的拥有资历的医生,才能够被依赖以提供治疗建议。医学专业人士在对文中提到的任何药品进行处方时,请严格遵循该药品在中国批准使用的说明书。赛诺菲不承担相应的有关责任。
北京治疗白癜风多少钱北京最好的白癜风专科医院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