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控区隔离,我守护到底这名基层全科医
2024/8/23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记者柴悦颖通讯员王阳洋“今天新城市广场B座解封了,真是太开心了。”作为新城市广场B座管控区保障医生的唐旭平,笑得像个孩子。唐旭平是凯旋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科医生,新城市广场封闭管理后,他立马被委任成为这里的保障医生。为了能够及时了解管控区人们的就医需求,他的手机24小时待机。为管控区内的肿瘤患者联系就诊管控的第一天,保障医生唐旭平正在现场值守,突然发现门口桌上留了一张纸条,上面留着让唐旭平揪心的话语,他顺着纸条留下的地址便联系上了这户住户。“唐医生,我爱人是肺部滑膜肉瘤晚期,医院化疗7次了,最近一次是12月3号住院化疗,5号我刚陪着她出院回到杭州,可没想到回来没多久这边就管控了。医院医生交代了,我爱人化疗后第10天左右需要复查血常规和生化指标,能否帮帮忙,医院?哪怕住院也行!”租住在新城市广场的何先生焦急地向保障医生唐旭平说道。为了能够妥善解决陈某的就医问题,唐旭平一直持续跟进,由于中心不具备隔离抽血室,医院,而陈某情况又极为特殊,医院没有接诊过这类特殊病人,迟医院,何先生一家的情绪也愈发焦急。“我医院,但是你爱人的情况比较特殊,医院也不太有能力接收,医院的消息,我们会马上安排车子转运您们去检查治疗的。”唐医院,一边耐心安抚何先生一家。3天后,在凯旋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领导和凯旋街道办事处的持续反复沟通下,医院丁桥院区能够接收此类病人,在做好了防护措施后,陈某终于如愿坐上了前往就诊的专车。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唐医生,化验结果出来了,我爱人白细胞很低只有2.92,丁桥院区的医生给她打了升白针,但是升白针只打一次不够,还需要再打。”虽然陈某按期进行了诊疗,但是麻烦事儿也随之而来,升白针不是打了一针能让白细胞恢复到正常指标。考虑到每次转送,都耗时耗力而且极具风险。唐旭平医生与上城区卫健局医政科联系,又根据管控实际情况,医院丁桥院区的接诊医生说明实际情况,让他再配了一针回来。第二天,唐医生和同事一起穿上防护服,在管控区内,为何先生爱人陈女士进行了皮下注射。“他爱人陈女士也才50岁,年纪也不算大,胸膜滑膜肉瘤是恶性肿瘤,且已经出现肺、骨转移,虽然经过多次化疗,但是化疗后的白细胞低还是要纠正的,否则直接影响她的下一次化疗。”唐旭平说道。“我总是将心比心,如果是因为管控,治疗没有跟上,对他们一家来说,的确是非常焦急的。”与平日里接诊一样,唐旭平总是从患者的角度考虑。几乎对每位患者的情况都了然于胸李先生住在B座,今年初他查出身体不太好,医院做三次血透,现在一时半会无法解除管控措施,这可把他急坏了。唐旭平深知规律透析对于血透患者的重要性,他立马联系了医政科,中心领导、医疗团队,最终决定安排一辆“爱心专车”,医院的护送工作。整个过程中完全按照规范的疫情防控要求做好核酸检测、个人防护等必要措施。住户侯先生,医院做了左臀部脓肿切排术,需要隔日换药,因为被管控没法出去。唐旭平得知后,穿上防护服,背上换药箱,上门为侯先生伤口内放好引流条,重新包上了纱布。临走时还不忘交代注意事项,把侯先生感动得眼泪汪汪。还有很多老人,需要配各种高血压、糖尿病等药物,他上门送药;有的人被隔离心情郁闷会有消极情绪,他耐心开导;有的人很晚了还在群里咨询,无论多晚他看到了一定会“秒回”。为了能够一一记住管控区内住户的就医需求,保障医生唐旭平用一张EXCEL表,完整列出来他们所需和解决情况。而这张表,承载着一名基层全科医生的责任与情怀。防护服成“宣纸”记号笔当“乌金”这样的情景,每隔一日便会上演,每次问到这样的工作烦不烦,保障医生唐旭平总是说:“一直被隔离,其实情绪也不是特别好的,既然能帮上忙解决点他们的实际困难也是挺好的。”唐旭平医生平日的爱好是书法和绘画,在单位里小有名气,为了缓解管控区的消极情绪,他每次出发前,在防护服上创作“作品”,只为能给大家增加一点“新鲜感”。“这段时间,对我来说也是一个难忘的回忆了,当然也希望我们再也不用碰到这些事情。”虽然新城市广场B座已经解除管控,但疫情防控还在继续,此时此刻,唐旭平医生又穿上防护服,奔波在上门采样的路上。编辑杨俏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