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老年人坐出来的病坐骨结节囊肿

2021-10-26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北京雀斑医院那家好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13926055703496631&wfr=spider&for=pc

骨外科最常见的就是四肢的腱鞘囊肿了,手腕手指和足背是高发区,多是因为肌腱的摩擦所致,往期文章《手脚长出了“鸽子蛋”—腱鞘囊肿!》一起探讨过。但是发生在臀部的可是有专用名词的,叫做坐骨结节囊肿。

这些照片是不是在闲暇之时的社区和农村随处可见?老年人坐在硬硬的石头、桌椅等物体上晒个太阳,一聊一坐就是半天,很容易让臀部形成一个圆圆的囊肿,这就是本篇详细讨论的坐骨结节囊肿!

坐骨结节囊肿

名称:坐骨结节囊肿

别名:脂肪臀、裁缝臀、编织臀、老太太臀瘤

英文名称:Cystofischialtubercle

高发人群:中老年人

前言

坐骨结节囊肿是一种常见病,多发于体质瘦弱而久坐工作的中老年人,臀部脂肪减少,摩擦、挤压经久劳损而引起局部炎症,故又称“脂肪臀”。儿童可因蹲挫伤引起(常说的摔屁墩)。没有治疗或治疗不当,分泌物增加继而形成囊肿,因多见于裁缝和旧时编织行业,故又称为“裁缝臀”、“编织臀”,老年女性多见,故又称“老太太臀瘤”。

病因病机

脊柱就像高楼大厦,如果没有一个稳定的地基,脊柱是不可能挺拔的。我们坐位时的地基就是骨盆,具体点儿说就是坐骨结节。

人体臀部的骨骼是由骨盆构成的,其中坐骨是构成骨盆的重要组成部分,坐骨可分为上下两个分支,在两支骨会合处有向后下凸起的粗隆,即坐骨结节,当人采取坐位姿势时,坐骨结节恰好与凳面接触。在坐骨结节的顶端长有滑囊,滑囊能分泌液体,以减少组织间的摩擦与受压,是坐骨的保护性装置。因此,一般情况下人们不会感到有什么不适。

然而,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内的激素水平逐渐降低,皮下脂肪慢慢减少,肌肉及韧带渐趋萎缩,滑囊也随之发生了退行性改变,液体分泌减少。加上有的老年人体质本来就比较消瘦,又长时间地伏案工作或有盘腿久坐的习惯,容易使坐骨结节与坐凳“硬碰硬”。

还有特殊人群:从事坐姿的剧烈运动,如赛艇、骑马、自行车运动员等;长期保持坐位的工作,如蹬缝纫机、驾驶员、白领,以及长期坐轮椅的残疾人等;不小心造成的蹲挫伤,都有可能会造成坐骨结节受损。

加上长期不合理的摩擦、挤压、负重、创伤,久而久之就会导致创伤性滑囊炎的发生。滑囊炎发生之后,囊内充血、肿胀、浆液性渗出物增多,迁延日久积液就会变得粘稠、混浊、纤维素沉着而发生粘连。这时,滑囊壁增厚、滑膜表面粗糙,最后形成了囊肿。

而坐骨结节囊肿大多发生在一侧坐骨上,这可能与坐姿不正有关,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坐下时跷“二郎腿”,这种失衡的坐姿使得位于“受压迫”的一方坐骨结节接受了几乎两倍的压力,此时受压迫一方的坐骨结节更容易发生坐骨结节囊肿!

临床表现

一般无明显症状,多为偶然发现肿块,有时可发生疼痛或不适,用手触摸发现肿块的存在。

发展比较严重者,臀尖(坐骨结节部)可有胀痛、不适感,坐时尤甚,严重者不能坐下。患侧坐时如坐在一球状物上感觉,触诊可触及肿物,质韧。但疼痛局部局限,不向它处放射。日久坐骨结节囊肿增大到一定程度时,邻近的坐骨神经可受到刺激或压迫,进而产生坐骨神经痛的症状,严重时无法坐下。

诊断要点

1、长期坐位工作史、蹲伤史;

2、坐在硬板椅上,臀部接触椅面的部位疼痛。在坐骨结节处局麻后,再让患者坐于硬板椅上无疼痛,即可帮助确诊;

3、于疼痛部位仔细触诊,可扪及边緣较清晰的椭圆形肿块与坐骨结节粘连在一起,压之疼痛;

4、做屈膝屈髋动作时,可因挤压、牵扯滑囊而引起疼痛;

5、坐骨结节部ⅹ线检查无异常。

6、超声显示:囊性肿块位于坐骨结节浅面与皮肤之间,紧贴坐骨结节;边界较清楚,形态不规则,可为椭圆形、扁平状或裂隙状,加压肿块可变形;囊内暗区可为透声较好的无回声或充满细弱的点状回声;囊腔内可见条带状分隔回声,使囊腔呈多房状;囊性肿块的后方有增强效应;彩色多普勒显示囊壁可见点线状血流信号。

鉴别诊断

(1)纤维瘤:位于体表组织内,呈低回声实质性肿块,边界清,包膜完整,彩超显示实质性,内部可见血流信号。

(2)脂肪瘤:实质性包块,包膜完整的边界清楚,活动性好。彩超显示其实质性特征,内部无血流信号。

(3)血管瘤:表现为软组织内无明显边界的不均匀肿胀,彩超显示内部红、蓝相间的丰富血流信号。

(4)皮脂腺囊肿:为半球状凸出体表的肿物,一般无症状,边界清楚,活动度好,并发感染时可有疼痛。彩超显示位于皮下,不会达坐骨结节浅层,形态规则,边界清,包膜完整,内无血流信号。

(5)肿瘤:比较少见,为坚硬的硬块,无活动。影像学可见骨组织形态改变。

临床治疗

对于坐骨结节较小的囊肿,一般可以采取保守治疗措施,促进其达到自愈的效果,如减少坐骨结节囊肿处的受压,经常翻身,保持坐骨结节囊肿处的干燥。局部按摩、理疗,也可用活血化瘀的中药外敷或热敷。还可以配合口服一些非甾体类消炎药物,如芬必得、扶他林片或西乐葆胶囊等,这些药物可以减轻囊肿处的无菌性炎症,从而达到减小坐骨结节囊肿体积的效果。

症状较重,或理疗、中医热敷等无效者,可进行滑膜囊穿刺抽液,并注入激素类药物封闭治疗,以抑制炎症反应。

病变范围较大,症状严重影响生活及肢体活动,可考虑手术治疗。

宋毅峰谈治疗

因坐骨滑膜囊紧邻坐骨神经,且位置较深、距离肛门较近,因此手术风险高、难度大,术后容易感染;且术后瘢痕位于负重区,不易愈合,影响功能康复锻炼;再加上一旦滑膜切除不完整,极易形成瘘道,持续渗出,经久难愈。除非病变范围较大、病变较重、保守治疗效果不佳,一般不采用手术治疗。

传统保守治疗方法是:采用细针抽取滑囊积液后,注射醋酸氢化可的松(囊内注射),效果不错,但容易复发。

宋氏国医堂改良后的治疗方法:采用细针尽量抽出坐骨结节囊肿囊液,生理盐水冲洗囊腔后,囊腔内注入得宝松(复方倍他米松)1ml,同时,加用利多卡因或罗哌卡因封闭治疗,治疗结束后,局部压迫5-10分钟,可取得满意的近期临床治疗效果。

坐骨结节囊肿病案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注射治疗后,配合半导体激光照射患处、超短波作用臀部,可以明显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对吸收囊液,消除囊肿,预防复发有事半功倍之效。

预防调护

1、改善坐具

平时避免久坐,尤其不要坐硬质、低矮的座椅,如木椅、硬板凳、石凳等,可改坐藤椅或沙发,也可在硬质坐具上放置较厚的海绵垫、布垫,能够减轻硬质坐具对坐骨结节的摩擦与对抗力。治疗期间的患者,一定要坐软垫座椅。

2、讲究坐姿

要改变不良的坐姿习惯,例如坐时不要翘二郎腿或者长时间盘腿而坐,尽量使两侧坐骨结节均衡承受上身体重,避免无意识的厚此薄彼而引起病变;司机、骑行爱好者等特殊人群应选择舒适、柔软、弹性良好的坐垫,调节到舒服的坐姿,并经常适当调整坐姿。

3、静中有动

平时不要长时间坐着不动,每次坐半小时至1小时后站起来伸伸腰、弯弯腿,活动一下筋骨,特别是老年人,避免长时间坐着不动晒太阳、唠嗑,生命在于运动,动静结合,多站起来活动活动。

4、控制体重

减轻体重,尤其是腹型肥胖者,减去腹部多余脂肪,可缓解坐位时坐骨处压力。增加腹部肌肉锻炼,,减少含热量高的食物摄入,如肥肉、油炸食品、汉堡、奶酪、奶油等,有助于减掉腹部脂肪。

5、锻炼理疗

增加体育锻炼,预防肌肉萎缩,如加强臀部肌肉锻炼,经常做臀部肌肉持续收缩运动,每次10秒钟,反复重复;按摩、理疗、热敷、坐浴等可促进坐骨结节周围的血液循环,缓解周围软组织压力。比如利用圆枕揉按坐骨结节部位3~5分钟,以促进血液循环和改善新陈代谢。

推荐阅读

Re

转载请注明:
http://www.vqbpu.com/zlff/100990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