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冷冻疗法在疼痛治疗中的应用文献综述
2021-10-13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北京扁平疣医院哪个好 http://pf.39.net/bdfyy/bdfhl/210404/8812994.html
作者:张洁,贵州医科大学研究生院;贺纯静,医院疼痛科
低温冷冻治疗(cryotherapy)是指应用药物或物理方法降低机体温度,从而达到治疗疼痛的目的。低温治疗作为一种诊疗技术现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尤其普遍应用于疼痛的治疗中。本文对低温冷冻疗法在各种疼痛性疾病中的应用进展作一概述。
1.单独应用冷冻疗法
1.1冰敷疗法
乔立婷和胡积菊指出冰敷疗法(icetherapy)通过促进毛细血管的流通,减轻水肿的作用,具有消肿止痛的功效,可有效改善治疗效果。冰敷疗法在临床上治疗广泛,尤其适用于运动损伤,对患者的预后有良好的疗效。黄文春等将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54例分为冲洗组、冰敷组、空白对照组,观察并记录术前及术后第1日、第7日患者膝关节疼痛度、肿胀值、自主活动度。冲洗组在膝关节镜术后用4~8℃生理盐水ml持续冲洗关节腔6h,ml/h进行治疗;冰敷组在膝关节镜术后用大小合适的冰袋持续冰敷6h,当皮肤温度15℃,冰袋温度0℃时即更换,每次2.5~3.0h。该研究结果表明,冰敷疗法能够使患者疼痛、肿胀减轻,且两种不同冰敷疗法的效果没有明显差别,但在远期能否促进关节活动度的恢复后面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与随访。
Li和Wang观察冰敷是否有助于减轻巩膜扣带手术后的肿胀和疼痛,将视网膜脱离巩膜扣带手术患者例分为冰敷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只接受标准术后医疗,冰敷组接受标准术后医疗后,再将0.5%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和自制冰袋放置于患者手术眼上30min,每日3次,术后连用两天。试验结果表明局部冰敷治疗有助于减轻巩膜扣带手术后眼部肿胀和疼痛。
Alsantali通过观察肉毒毒素注射治疗手掌多汗症23例,比较冰敷与EMLA乳膏哪种方法更能缓解疼痛,EMLA乳膏是一种局部麻醉药。试验方法为在患者手掌接受肉毒杆菌注射治疗前,每例患者一只手掌涂EMLA乳膏,另一只手掌直接敷冰块3~5S。该研究结果表明,冰敷比EMLA乳膏更有助于减轻疼痛。但An等的研究结果不同,此研究在手腕部注射皮质类固醇后观察冰敷对疼痛的影响,对照组32例,试验组36例。试验组定期使用非处方镇痛药物后,在注射后的24h内,每8小时向注射区域敷冰袋30min,对照组只接受定期非处方镇痛药物治疗。该研究结果表明,除了非处方镇痛药外,冰敷并不能减少手部或腕部注射皮质类固醇后的注射后疼痛,两组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液氮冷冻疗法
液氮冷冻疗法(liquidnitrogencryotherapy)已经普遍应用于临床,尤其对于各种神经痛的治疗。周林球和区士欢指出液氮冷冻疗法治疗原理是利用制冷剂产生深低温,用低温破坏局部病变组织,以达到治疗的目的。外周神经在液氮所致-%低温时,轴突发生沃勒变性(walleriandegeneration),冲动传导不能通过,但d后可恢复;在-%时,冷冻针接触神经持续1min,连续3个冻融周期能彻底破坏细胞的神经传导,达到永久止痛目的。谢祖宏等应用指神经深低温冷冻法预防和治疗痛性神经瘤34例42指,冷冻时压力为0.08~0.12MPa,打开控制阀后液氮经冷冻针管输入盲端,每次冷冻时间约10S,共3次。该研究结果显示无论是I期患者还是Ⅱ期患者,都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赵政军等应用穴位阻滞下低温冷冻法治疗腰神经后支受累所引起的下腰痛患者例,先用横突点阻滞,以10g/L利多卡因注射液5ml在横突点阻滞腰神经后支的内、外侧支,再在局麻下低温冷冻腰神经后支。其具体方法是:采用YDZ型低温液氮冷冻机,连接夹层回流冷冻针,在无菌操作条件下,局麻后经皮穿刺以-℃以下冷冻30S;或1min冷冻腰神经后支。该研究结果表明:经横突点阻滞加低温冷冻治疗的下腰痛患者,反射性痉挛全消失,局部无压痛,腰部活动无受限87例,总治愈率为82.9%。Calandria应用液氮冷冻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47例,将液氮沿着病变的感觉神经皮肤分布区仔细喷雾,注意防止冻结皮肤表面,每周1次,每次30s,平均每例患者使用3次,结果94%的患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3气体冷冻疗法
气体冷冻疗法(gascryotherapy)是指气体在非常低的温度和压力的联合作用下通过喷枪喷射-78℃医疗二氧化碳的方法,再依据相应的条件喷扫疼痛区域60—90S以达到治疗的目的。Chatap等采用高压二氧化碳冷冻法治疗老年疼痛患者51例,大多有肌肉骨骼系统或神经系统的急慢性疼痛。操作方法为将高压-78℃的二氧化碳气体作用于患者疼痛部位,共治疗4个疗程。研究结果表明高压低温二氧化碳治疗能够缓解患者的疼痛。Guillot等采用能量多普勒超声技术(powerdopplerultrasound,PDUS)比较两种局部冷冻治疗方法对非感染性膝关节炎患者滑膜血流的半定量评分和对疼痛的影响。选取患者30例,随机分组,其中15例一侧膝关节用冰敷30min,另外15例的一侧膝关节用冷二氧化碳气体治疗2min,每隔8h给药两次,而以对侧未行此法治疗的膝关节作为配对对照。
PDUS半定量评分(0—3)和疼痛视觉模拟量表分别在每次冷敷前、冷敷后2min、2h、24h时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局部冰敷和冷二氧化碳治疗,都可以显著降低滑膜PDUS活性,并能缓解膝关节关节炎所引起的疼痛。但Demoulin等的研究结果不同,此研究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比较气体冷冻治疗与传统冷冻治疗的效果,前者是采用无痛于气在高压下,再在很低的温度下(-78%),使皮肤温度很快下降。具体是将高压二氧化碳气体作用于患者膝盖90S(膝盖内侧30S,另一侧30S,胭窝30s),每日喷3次。而传统冷冻疗法是将“凝胶包”(Physiopack,宽13cm,长30cm,重量g)冻结至少2h后,再将凝胶包横放于膝盖上方20min,用弹性包裹固定,每日5次。该研究结果表明,气体冷冻疗法并不比常规应用的冷冻疗法更有益。
2.联合应用冷冻疗法
2.1加压冷冻疗法
2.1.1加压冰敷疗法
加压冰敷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