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习题课
2021-9-2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北京中科白殿风医院 https://mip.yyk.99.com.cn/fengtai/68389/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研究会放射学分会和GE医疗磁共振产品部共同推出的SIGNA?MASTERS第二季系列活动“大师工坊”磁共振成像技术导引系列活动已经圆满举办4期,迄今为止收获了+的观看量,“大师工坊”的课程设计独具匠心,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磁共振成像技术学习交流的热潮。
更值得一提的是,每一期坐镇工坊的顶级大师不仅带来了干货满满的课程,还与参加活动的专家学者积极互动、授业解惑,专业详尽地解答了线上观众提出的20+学术问题。为了帮助磁共振领域从业者将“大师工坊”带来的磁共振图像判读、疾病诊断、规范化扫描知识融会贯通,从第四期起我们将推出“大师习题课”回顾板块。
“大师习题课”将收集直播中顶级大师对于观众提出的学术话题的解答,为观看课程直播以及回放的观众提供探讨学术话题的平台,帮助磁共振领域从业者温故而知新。
01
如何解决盆腔矢状位LAVA增强序列前后方向的运动及搏动伪影问题?
运动伪影:在做盆腔LAVA增强序列扫描时,无论是矢状面、横断面以及冠状面,都要求患者进行10-15s的屏息,必要时可以调换频率与相位编码方向。
搏动伪影:对于LAVA序列,血管的搏动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在盆腔扫描中运动伪影较常见。
02
为什么脑膜病变的T2flair增强扫描表现为高信号?
所有的反转恢复序列由两大模块构成:反转模块反映的是组织间T1弛豫对比;信号读取模块反映的对比由具体的成像参数决定。在T2Flair序列,尽管信号读取模块决定的对比度是T2权重,但在反转模块却是组织之间T1对比。增强扫描时强化病变的T1弛豫变短,因此相比于临近脑组织而言在最后的图像上表现为高信号。
03
针对波谱单体素扫描与多体素扫描的优缺点,临床中该如何作出选择?
单体素:容易实现、成像时间短、易克服磁场均匀度影响、谱线基线较稳定,适用于谱线的定性分析。单体素波谱的信噪比相对更高,在反映一些短T2弛豫属性代谢物方面更敏感。在胶质瘤波谱成像过程中采用单体素波谱成像可以更敏感的反映肌醇、乳酸等代谢物,这些是反映胶质瘤恶性程度的重要指标。
多体素:覆盖范围大、成像时间长、易受磁场均匀度影响、谱线质量和稳定性不如单体素。多体素波谱成像的一个重要优点是一次成像可以包括病变、病变周围组织以及正常组织,这样更有利于对比。如胶质瘤瘤周水肿区在多体素波谱成像时可以更直接的明确有无肿瘤细胞浸润。
04
白血病累及眼眶的影像学表现特征
有哪些?
眼眶外侧壁组织破坏,明显的鼓膜反应,明显的软组织肿块、同时眶内颅内以及脑实质均会受累,甚至有骨髓改变。
05
如何鉴别和区分眶颅沟通性病变是通过视神经管还是眶上裂?
从磁共振角度,可以判断病变是通过视神经管靠近内侧侵犯海绵窦还是通过眼眶外侧经过眶上裂向外生长累及海绵窦。
06
黑色素瘤呈典型的短T1短T2信号改变,理论上这种肿瘤会有T1像高信号和T2像低信号的特征性改变,但为什么实际临床中很多黑色素瘤会出现通常的软组织信号?
黑色素瘤的影像学表现取决于肿瘤本身的组织构成。尽管80%黑色素瘤可以呈典型信号特征,但其余20%不能表现出典型信号特征,主要与黑色素的分布与含量有关。在无法从信号角度鉴别黑色素瘤时,一定要结合临床、结合肿瘤形态进行分析(尤其是是转移瘤与乏色素、无色素之黑色素肿瘤之间的鉴别),一般会结合眼底镜以及荧光造影来进行综合性诊断。
07
MUSE序列什么磁共振机型可以做?
MUSE主要应用于GE3.0T最新版本机型的DWI序列、可以最大程度减轻磁敏感伪影,实现小视野高清扩散加权扫描,适配机型为SIGNA?Architect、SIGNA?Premier。
08
MAGiC和MAGiCMUSE具有哪些区别?
MAGiC一次扫描出10种对比度(包括T1、T2、PD、FLAIR等)和5个定量图谱(T1mapping、T2mapping等);
MAGiCMUSE一次扫描可以通过后处理得到多b值的DWI图像。
09
当前交叉韧带周围出现很多条索样的T2WI低信号时,是否可以诊断为滑膜增生?
前交叉韧带由两个大纤维束组成,而每个大纤维束由多个小纤维束组成,而在这些小纤维束之间会存在一些滑膜组织,所以正常情况下,前交叉韧带就会呈现条纹状的高低混杂信号。
10
滑膜厚度在什么范围内能够诊断为滑膜增厚?如何鉴别弥漫性pvns与绒毛结节性滑膜炎?
在临床磁共振检查中很难量化滑膜增厚的程度,通常能够明显观察到滑膜组织,就可以诊断为滑膜增厚了。
二者之间没有差别,可以统称为腱鞘巨细胞瘤。
11
评估髌骨不稳的条件是否满足一条就可以诊断?
评估髌骨不稳的条件有:骨形态发育异常(股骨滑车发育异常、髌骨形态异常)、骨性关系异常(髌骨与股骨滑车间夹角异常)、软组织发育异常(高位髌骨、内外侧支持带),在这些条件中满足一条以上,都可能导致生物力学异常,可以做为髌骨不稳的诊断条件。
12
磁共振检查能否提早发现髌骨软化?T2Mapping对髌骨软化诊断具有哪些价值?
磁共振对于软骨损伤、退变非常敏感,可以提早发现髌骨软化。随着磁共振技术发展,生理学磁共振影像技术例如T1Mapping和T2Mapping在类似的临床诊断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13
股骨滑车角应该在距离股骨远端多少距离时进行测量?
应选取股骨滑车表现最佳、符合髌骨角度位置的扫描平面。通常当股骨髁内外髁显示最大时,股骨滑车显示状态最好。
14
髌骨位置与摆位有很大关系,摆位的具体要求是怎样的?
膝关节磁共振检查时,髌骨关节摆位很重要,通常要求有合适的弯曲度(15度左右)。另外髌骨在膝关节定位中有着重要的意义,特别是髌骨下缘的位置在放松状态下几乎正对膝关节间隙。因此膝关节扫描摆位时建议左右摇晃髌骨使髌上下韧带放松后再以髌骨下缘为中心定位,这样膝关节中心正对磁场中心及线圈中心三点一线,为扫描更优质的图像打下基础。
15
MAVRICSL为什么可以减轻金属伪影?
在3DFSE序列上,使用多个偏中心非选择性激发脉冲,应用多频观察倾斜VAT(ViewAngleTilting)读出方式,得到多组不同伪影的影像,最后用模糊后处理算法将图像重组,达到消除伪影的目的。
16
如果在膝关节扫描中应用3D扫描,优先选择哪些序列?
推荐T2CUBE,可以设置成各项同性的,进行各种韧带等的重建。
17
膝关节软骨组织的磁共振检查优先选择哪个序列?
常规看软骨可以应用3DT1FSPGRfs序列,软组织信号较为低,关节软骨信号较高,形成良好对比。此外也可以应用MERGE序列,它为多回波合并GRE序列,对于软骨,半月板,韧带的显示较好。如果进行定量分析,可以应用T2Mapping或者MAGIC。
18
膝关节扫描中,矢状位边缘常出现压脂不均匀的情况,该如何解决?
对于脂肪抑制不均匀,首先要排除金属或者能够起静电的衣服的影响,其次规范化摆位,不要偏离磁场中心太多,最后是施加主动匀场框。如果还有脂肪抑制不均匀的情况,可以选择使用IDEAL方法,它的特点是对磁场均匀度及射频场均匀度都不敏感,水相相当于脂肪抑制,可以更利于病变观察。如果没有IDEAL也可以使用最常规的STIR方法替代。
19
如果在增强扫描后出现强化程度很弱的马赛克征象,这样的表现提示是偏恶性的吗?
马赛克征象的出现表示病灶本身出现了组织密度不均匀的情况,在不同序列中表现形式不同,与其强化程度无关,只要出现了马赛克征象就是在提示偏恶性肝癌的出现。
20
肝部病灶测量时晕状强化应包括在内吗?如果不包括晕状强化,哪个期相测值更准确?
晕状强化是由于造影剂从高强化病灶中扩展到周围的肝窦中造成的,并不是病灶的一部分,测量时不能将晕状强化包括在内。一般来说要等到晕状消退后测量较为准确,比如延迟期、门静脉期以及平衡期。
21
肝脏病变,除了增强进行诊断外,DWI扫描后进行ADC值的测量临床意义大吗?准确吗?
在临床中,DWI的价值在于发现病变以及定性分析,同时结合ADC来判断。但在临床中通常不会定量测量ADC值,只需要观察ADC值的高低即可。如果ADC图值是低于背景的,则提示存在扩散受限;如果ADC图值高于背景,则倾向于良性病变的可能。
22
如果同时存在良性和恶性辅助征象,加减需要都进行调级吗?
一个良性辅助征象可以调低一级,一个恶性辅助征象可以调高一级,4~5级之间不能够进行调级,如果同时具有良性和恶性征象,则不进行调级,同时也需要结合实际病例来具体分析。
23
Lava,lavaxv和lavaflex的特点分别是?如何选择?
首选LAVAFLEX,其次LAVAXV,再次LAVA
LAVA:
特点在于3D薄层全肝覆盖、快速成像、分辨率高、可做多动脉期,需要额外进行屏气Cal校准扫描、可能存在AST伪影。
临床应用于体部憋气动态增强。
LAVA-XV:
特点在于3D薄层全肝覆盖、快速成像、分辨率高、可做多动脉期,自校准无需再次屏气做Cal校准。
临床应用于体部憋气动态增强。
LAVAFLEX:
特点在于使用两点DIXON和区域生长法进行水脂分离成像、一次屏气扫描获得4组对比度、没有使用IR所以SNR很高、水像完全没有脂肪残余、由于采集两个回波信号时间稍长、DIXON法对磁场均匀性敏感。
临床应用于体部憋气动态增强、水脂分离成像。
24
Disco什么机型具有?
Disco主要用于GE最新版本的机型的腹部快速扫描序列,目前适配机型有SIGNA?Pioneer、SIGNA?Architect、SIGNA?Premier,但未来可能会应用于更多的机型。
25
较老的磁共振机型是否有可能安装t2螺旋桨技术?
T2Propeller应用于GE的全系列机型,是默认的技术不需要特意安装且几乎可以用于全身扫描。区别仅在于DV20.0以前的版本仅限于轴位且倾斜角度不能大于45°且仅用于颅脑扫描。
回顾过前四期“大师工坊”的学术话题后,敬请期待8月27日第五期“大师工坊”磁共振成像技术导引系列活动,我们邀请到了首都医科医院的杨大为教授,医院张小明教授和医院的王海屹教授坐镇工坊,聚焦“腹部病变诊断思路”分享学术干货。
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