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头坏死amp膝骨关节炎amp
2021-3-9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广州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http://www.yushiels.com/
本期目录:
1、骨盆入射角与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疾病进展有关
2、坏死灶前界对股骨头坏死塌陷发生的影响
3、早期手术与物理治疗对无绞索症状半月板撕裂患者膝关节功能的影响:ESCAPE随机临床试验
4、胫骨高位截骨术后的全膝关节置换术可获得良好的长期生存临床疗效
5、早期牵引并不能降低6-24月龄的DDH患者闭合复位的失败率与坏死发生率:例回顾性分析与meta分析
6、单纯切开复位与切开复位加Pemberton截骨治疗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行走年龄患儿的比较
7、特立帕肽治疗双磷酸盐相关的非典型股骨骨折
8、饮食中的钙摄入量和男性的骨质流失率
9、曲贝替定对不可切除和复发的软组织肉瘤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一项日本肌肉骨骼肿瘤学小组研究
10、普通一级型软骨肉瘤的生存和预后因素
股骨头坏死相关文献
PAPER1
骨盆入射角与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疾病进展有关
(HighPelvicIncidenceIsAssociatedwithDiseaseProgressioninNontraumaticOsteonecrosisoftheFemoralHead)
译者:林天烨
背景目的:尽管有几种因素加剧股骨头坏死(ONFH),但盆腔矢状面参数是否与ONFH进展的更大风险相关,目前尚不清楚。本研究的目的是调查非创伤性ONFH患者盆腔矢状位参数与疾病进展(股骨头塌陷)之间的关系。
方法:从年3月至年12月,我们在一家门诊部对例单侧ONFH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其中例患者符合我们的纳入标准:ARCOI期或II期非创伤性单侧ONFH,无股骨头塌陷,年龄大于18岁,既往无手术治疗。74%(例中的例)的髋部接受了至少2年的完整随访(临床和影像学)。所有患者的骨盆矢状位参数(骨盆入射角、骨盆倾斜角和骶骨倾斜角)均由两位观察人员通过站立摄片进行测量。在第一次门诊就诊后,每2-3个月对所有患者(ARCO期)的病情进展和潜在的股骨头塌陷进行一次影像学检查。如果顽固性疼痛伴股骨头塌陷的患者对非手术治疗没有效果,则在随访期间行THA治疗。将患者分为两组进行比较:12个月内股骨头塌陷(快速进展组)和未发生股骨头塌陷(非快速进展组)。快速进展组49名男性和55名女性,平均年龄为55岁;非快速进展组60名男性和39名女性,平均年龄为56岁。年龄、性别、BMI、坏死病灶大小、坏死部位、坏死危险因素与疾病快速进展相关的分析采用探索性单因素分析,然后进行多因素分析。
结果:骨盆入射角(53°±9°vs49°±7°,P<0.01)和骶骨倾斜角(38°±9°vs33°±7°,P<0.01)快速进展组明显高于非快速进展组。在考虑了潜在的混杂变量如年龄、性别、BMI、坏死病灶的大小、坏死部位和坏死危险因素后,我们发现唯一与更快的疾病进展独立相关的变量是高的(>55°)骨盆入射角(优势比0.95[95%可信区间0.91-0.99];p=0.03)。
结论:在控制了潜在的混杂因素如年龄、性别、BMI、坏死病灶的大小、坏死部位和坏死危险因素后,我们发现骨盆入射角大与非创伤性ONFH患者股骨头塌陷的可能性大相关。评估早期非创伤性ONFH患者的骨盆矢状位参数可能有助于预测哪些患者存在股骨头塌陷的风险,但需要进一步的前瞻性研究来证实这些发现。
图1.基于站立平片的骨盆矢状面参数
KwonHM,YangIH,ParkKK,etal.HighPelvicIncidenceIsAssociatedwithDiseaseProgressioninNontraumaticOsteonecrosisoftheFemoralHead.Clin.OrthopRelat.Res.Aug;(8).
PAPER2
坏死灶前界对股骨头坏死塌陷发生的影响
(Theeffectoftheanteriorboundaryofnecroticlesionontheoccurrenceofcollapseinosteonecrosisofthefemoralhead)
译者:庄至坤
目的:坏死灶的位置是股骨头坏死(ONFH)塌陷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股骨头)坏死灶前界的重要性的研究较少。本研究评估坏死灶前界对(股骨头)塌陷的影响。
方法:回顾98例(髋)通过MRI证实无塌陷、无症状的ONFH患者信息,平均随访4.7年(2.0~11.8)。利用随访的影像学资料研究是否存在(股骨头)塌陷。在中斜磁共振成像上,利用股骨颈中轴线与从股骨头中心到(坏死灶)前界连线之间的前坏死角来评估坏死灶的前界位置。多因素分析确定塌陷的危险因素,并根据坏死病变的侧边界进行进一步分析。
结果:随访期间,61髋(54.0%)出现塌陷。多因素分析显示,前坏死角与(股骨头)塌陷以及坏死灶的外侧边界独立相关。外侧界位于负重区域的中1/3处时(32髋),通常被归类为低塌陷风险,前坏死角≥79°的5例均发生塌陷,而前坏死角79°的27例(3.7%)中仅有1例(3.7%)发生塌陷(p0.)。
结论:这项研究表明,坏死灶在前界的ONFH患者即使坏死灶位于负重区中间,也会发生塌陷。
图1.坏死灶的前界在磁共振T1加权成像的中斜视图上测量。前坏死角(°C)定义为股骨颈中轴线与从股骨头中心(O)到坏死病变前界(a)的线OA之间的角度
图2.图2a,b在最初的MR成像后,通过正位(a)和侧位(b)跟踪剂上的同心圆来评估是否存在股骨头塌陷。塌陷定义为股骨头变形最严重处与估计的圆形轮廓(白色箭头)之间超过1mm的距离。
ZhangQY,LiZR,SunW,etal.PericollapseStageofOsteonecrosisoftheFemoralHead:ALastChanceforJointPreservation.ChinMedJ(Engl).Nov5;(21):-.doi:10./-..
膝骨关节炎相关文献
PAPER3
早期手术与物理治疗对无绞索症状半月板撕裂患者膝关节功能的影响:ESCAPE随机临床试验
(EffectofEarlySurgeryvsPhysicalTherapyonKneeFunctionAmongPatientsWithNonobstructiveMeniscalTears:TheESCAPERandomizedClinicalTrial)
译者:王晖玥
背景目的:尽管最近的研究表明关节镜下半月板部分切除术(APM)并不比物理疗法(PT)更有效,但对于半月板撕裂的患者仍常用该手术治疗。目的:评价PT对半月板撕裂患者膝关节功能的改善是否优于APM。
方法:设计、背景及参与者:在荷兰9家医院进行的非劣效、多中心、随机临床试验。参与者年龄在45至70岁之间,患有无绞索症状的半月板撕裂(即膝关节没有绞索)。排除膝关节不稳、严重骨关节炎、体重指数大于35的患者。病例纳入时间为年7月17日至年11月4日。参与者被随访24个月(最终参与者随访时间为年10月11日)。干预措施:名参与者被随机分配到APM组(n=)或预先确定的PT方案组(n=)。PT方案包括为期8周的16次运动疗法,重点是协调和闭合动力链力量训练。主要观察结果及措施:主要结果是在24个月的随访期内,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主观膝关节形态(范围从0到;从差到最好)患者报告的膝关节功能的变化。非劣效性界限被定义为8个治疗组之间的差异,并用0.的单侧α进行评估。初步分析遵循意向治疗原则。
结果:在名随机分组的患者中(58[6.6]岁;名女性[50%]),名(90%)完成试验(名女性和名男性)。在PT组中,有47名受试者(29%)在24个月随访时间期间进行了APM,而随机分到APM组的患者有8名(5%)没有进行APM。在24个月的随访期间,APM组的膝关节功能改善了26.2分(从44.8分提高到71.5分),而在PT组中改善了20.4分(从46.5分到67.7分)。总体组间差异为3.6分(97.5%CI,-∞至6.5;非劣效性P值=.)。其中APM组18例和PT组12例发生不良事件。重复手术(APM组3例,PT组1例)和由于膝关节疼痛而去额外门诊就诊(APM组6例,PT组2例)是最常见的不良事件。
结论:在24个月的随访期内,在无绞索症状的半月板撕裂患者中,PT在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方面优于APM。基于这些结果,对于无绞索症状的半月板撕裂患者,PT可能被认为是手术的替代选择。
图1.ESCAPE试验流程图。
a没有筛选合格的患者人数。
b缺失数据是指在特定时间点缺失的数据,而患者在剩余的随访时间内仍然可用。
c随访损失指的是实际退出研究;如在剩余时间点没有参与的患者(累计数字为总退出人数)。
d延迟性APM累积数是指物理治疗组从基线检查到随访期间接受延迟APM治疗的参与者总数。
图2.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膝关节功能评分的分布。
图中显示了IKDC膝关节功能的主要结果(范围为0到;从差到最好),用于意向治疗分析。数据代表每次实际的病人数据。在每次比较中,方框表示第25和第75百分位之间的范围,中间值在框内显示为水平线。晶须延伸到上下相邻值,最极端值在第26和75个百分位之外的1.5x四分位距(IQR)。圆表示超出这些值的点。
VandeGraafVA,NoorduynJCA,WilligenburgNW,etal.EffectofEarlySurgeryvsPhysicalTherapyonKneeFunctionAmongPatientsWithNonobstructiveMeniscalTears:TheESCAPERandomizedClinicalTrial[J].JAMA.;(13):-.doi:10.1/jama..
PAPER4
胫骨高位截骨术后的全膝关节置换术可获得良好的长期生存临床疗效
(TotalKneeArthroplastyAfterHighTibialOsteotomyResultsinExcellentLong-TermSurvivorshipandClinicalO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