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讲座推荐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第十

2021-1-1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白癜风需要住院吗 http://baidianfeng.39.net/a_yqhg/141117/4518442.html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人杰地灵、风光秀丽的地方,4月的杭州更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杨柳拂面、桃花带雨。在这个美丽的城市,在这个美丽的季节,有一场骨关节的视听盛宴期待您的光临,4月13—16日,美丽的杭州,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第十九届全国骨关节影像学术会议即将召开。

本次会议可谓大咖云集,影像同仁们千万不要错过,本次学术会议共分为以下几部分:骨与软组织肿瘤;运动与创伤;骨关节炎性病变;骨肌影像新技术与进展;MDT(多学科综合诊治)讨论;中放REACH骨肌专委会病例讨论;下面我将和大家推荐一下每个专题中部分教授即将分享的精彩讲座专题:

磁共振新技术在骨肌系统的应用

袁慧书

近年来,随着MRI技术的飞速发展及诊断水平的提高,肌骨关节系统MRI在成像技术、早期诊断、术后评价及微观结构定量测量方面均有较多进展。目前临床应用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软骨损伤定量诊断、超短回波时间成像技术显示短T2组织成分、超高场强技术对骨质微观结构的量化评估等。不同MRI技术的临床应用与进展将逐步提高骨关节系统影像诊断水平,为肌骨关节系统MRI研究开辟新的途径,袁慧书教授的讲座从题目上来看是综述级别的分享,我们很期待通过这个分享提供科研上的思路与灵感。

推荐指数:★★★★★

骨与软组织肿瘤专题

软组织恶性肿瘤的影像学诊断价值

徐文坚

软组织肿瘤的种类繁多,名称混杂,特别是软组织恶性肿瘤的病理形态学,随着对其认识的不断提高,经常更改其病理命名,关于软组织肿瘤的病理分类去年又有新的变化,重新命名了一些肿瘤,如滑膜肉瘤改为恶性腱鞘巨细胞瘤等,这种情况是其他任何肿瘤所没有的。KransdorfMJ等认为,软组织肿瘤的影像学缺乏特点,常规的MR序列鉴别性较差;常规MRI扫描病变信号不均匀,累及周围组织,能够鉴别肿瘤的性质,但仅仅依据信号特点和累及范围来做定性诊断是值得怀疑的,讲座中我更期待听到是否有优化的序列、影像征象或者定量分析,可以对软组织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提供新的帮助,多年前笔者在读研期间曾将软组织恶性肿瘤误诊为感染性病变,期待借徐文坚教授的讲座可以将我们知识碎片重新整合起来。

推荐指数:★★★★★

软组织肿瘤影像-病理对照研究(问题与对策)

王绍武

软组织肿瘤影像学检查目的是1.发现病变;2.提出特异性诊断或合理的鉴别诊断;3.病变分期;笔者认为评价软组织肿瘤主要包括部位、基本影像学特点(包括病变大小、边缘、程度)和患者年龄。

年美国华盛顿军队病理学研究所的放射病理科建立,从此提出了影像-病理对照的概念,影像-病理对照是理解疾病影像学表现的重要工具,不仅可以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国内在影像-病理对照方面做得相对缓慢,近些年来,王绍武教授一直致力于此方面的研究,其实肿瘤是最适合进行影像-病理对照性研究的,因为全部切除的肿瘤可以提供最好的标本和影像学表现比较。此次讲座我们期待王绍武教授多年的经验与积累可以为我们在影像-病理对照这方面的认知进行知识框架的搭建与梳理。

推荐指数:★★★★★

运动与创伤专题

应力性骨折的影像诊断

梁碧玲

应力性骨折临床上同仁们见得委实不算少,那为什么推荐这个讲座?每一次听梁碧玲教授的课我都受益匪浅,她总是用朴实的语言,生动的例子给大家来分享自己多年的临床心得,其实临床常见的应力性骨折高风险的部位你全都了解吗?不同阶段应力性骨折的影像表现你真的清楚吗?来这里,梁碧玲教授用粤普说给你听。

推荐指数:★★★★★

膝关节后外侧角解剖及损伤后影像学诊断

李绍林

膝关节后外侧角(posterolateralcorner,PLC)是膝关节后外侧区域肌肉、肌腱、韧带、关节囊等组成的解剖及功能复杂的结构的总称。

膝关节后外侧角通常在膝过伸时受到一个胫骨外旋或内翻力的作用而被损伤,导致膝关节后外侧旋转不稳和关节软骨退变,长期以来解剖学对PLC结构研究较少,对其功能认识不足,从而导致PLC损伤难以得到及时合理的诊断及治疗而影响预后。这种损伤常不是孤立发生,而常与交叉韧带损伤并发,这些损伤较广泛也较复杂,给临床诊断带来了难度,因此后外侧结构损伤的漏诊、漏治成为了交叉韧带损伤重建失败最常见的原因。传统的膝关节MRI检查对半月板、交叉韧带以及软骨的损伤有着较高的诊断价值,但由于PLC各结构解剖关系复杂,且空间走行不共面,常规MRI扫描对PLC各结构显示不理想,所以这一结构损伤的MRI诊断也常被忽视。李绍林教授此次将分享PLC的解剖及损伤后影像诊断,如此实用的讲座还不来听吗?

推荐指数:★★★★★

踝关节周围韧带的高分辨磁共振成像

龚向阳

踝关节为人体主要的负重关节之一,人体在行走、跳跃、上下坡等日常活动中,踝关节的稳定性和灵活性起着重要的作用,而踝关节周围韧带是维持踝关节稳定的重要结构,踝关节韧带损伤,又经常是踝关节骨折脱位创伤病理的一个组成部分,在美国,每天大约有例发生踝关节韧带损伤,我国踝关节也是影像科常检部位之一,作为常查部位,踝关节周围韧带的高分辨磁共振成像笔者期待龚向阳教授可以带给我们系统而实用的精彩分享。

推荐指数:★★★★★

髌骨不稳定的MR影像特征

殷玉明

在年中放年会时,笔者曾经有幸听了殷玉明教授的腕关节讲座,受益匪浅,从一个随访病例开始引入到后来的知识(以后会将笔者自己总结的殷玉明教授听课课件分享),生动形象引人入胜,随着现如今人们健身意识提高,体育活动的增加,运动损伤近年来发生率也有上升趋势,髌骨失稳临床上非常常见,但是髌骨失稳损伤模式及风险评估的系统讲解笔者并未进行过相关学习,非常感兴趣,也推荐给大家。

推荐指数:★★★★★

骨关节炎性病变专题

各种影像学技术对骶髂关节炎(SpA所致)诊断的价值探讨

李小明

骶髂关节炎虽然有很多相关研究了,文献也看了不少,但是这个讲座我仍然要给五颗星的期待值,李小明教授对于骶髂关节炎的诊断有很多自己独到的见解,我们可以通过简单的25分钟就把专家教授多年临床经验总结学习过来,岂不是很值的一件事情?所以一定要五颗星推荐,你绝对不会后悔。

推荐指数:★★★★★

脊柱外科医生感兴趣的影像学表现

范顺武

这个是特别推荐的,范顺武教授不是影像医生,而是骨科医生,作为有数十年经验的骨科医生,从他们的角度来分享临床上他们更感兴趣什么样的影像表现,换句话就是咱们如何去和临床更好的结合,更好的让自己的影像诊断更有价值,现在都在说MDT,什么是MDT?相信听完范教授的讲座,你会有所收获。

推荐指数:★★★★★

骨肌影像新技术及进展专题

肌少症研究进展与影像学

程晓光

亚洲对肌少症的研究开展较晚,最初主要集中在体育科学及康复医学领域。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与增龄相关的新的老年综合征––肌少症得到了大家的

转载请注明:
http://www.vqbpu.com/zlff/100858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