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万没想到魏则西事件的祸首竟是它
2020-11-14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致癌环境污染污染最近几天,网上和朋友圈被一件事刷屏:21岁的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专业学生魏则西,因身患滑膜肉瘤去世。媒体报道,其生前求医过程中,通过百度搜索看到排名前列的医院,受其“生物免疫疗法”高有效率、“斯坦福技术”等宣传所骗,花费20多万元治疗仍未能挽留住生命。
一个年轻的生命走了,这自然是令人扼腕的事。扼腕的同时,人们开始给魏则西的离去划分责任:
魏则西相信了百度的搜索结果;
武警二院将相关科室交给“莆田系”承包,
已被国外淘汰的所谓“肿瘤免疫疗法”
耽误了魏则西的病情……
追根究底,年轻小伙为何会患上无药可救的癌症?癌症又与环境污染有多大联系?专家称,八成癌症都与环境有关,1/3的癌症患者因环境污染致癌。
年4月21日,市疾控中心发布了苏州市年死因和慢性病发病监测情况报告。苏州市年人均期望寿命为82.87岁,高于北京、上海等城市,保持了世界发达国家或地区的平均水平。根据统计,苏州市居民年共有恶性肿瘤死亡例,恶性肿瘤粗死亡率.53/10万,仍是“头号杀手”。
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危害不像我们熟知的SARS病毒和H7N9病毒感染,它呈现的是一个漫长的、滞后的致癌过程,有可能在未来的30年、40年、50年之后,才真正“享受”到环境污染给民众带来的健康危害。
零废提醒,环境因素下,揪出那些致病的“癌细胞”尤为重要。
“致癌环境一:职业暴露据估计,大约4%——20%的癌症可直接归因于职业暴露。流行病学研究发现,扫烟囱的工人阴囊癌多发;生产联苯胺染料或甲、乙萘胺的工人膀胱癌多发;从事石棉生产的工人支气管肺癌多发;从事X线、同位素工作的人白血病多发;锡矿工人肺癌多发。
这些现象的产生是由于职业环境中致癌物的浓度远远高于普通环境,且职业人群接触致癌物的时间早,累积接触的剂量大,从而导致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高于普通人群。因此,有效降低职业环境中致癌物的浓度,对于降低职业人群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具有治本的作用。
“致癌环境二:室内污染研究表明,大约68%的人体疾病都与室内空气污染有关。室内装修是城乡居民室内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甲醛是新装修房屋的室内环境中最主要的隐形杀手。长期接触甲醛会导致鼻腔、口腔、咽喉、皮肤和消化道等多种癌症。
有报告指出,吸烟所产生的烟草烟雾是对人类最危险的致癌物。从烟草和烟雾分离出的化合物中有60种是肯定的致癌物,或者是癌症的启动剂或促进剂。吸烟是肺癌的重要病因之一已是众所周知,同时,被动吸烟也可以促使不吸烟者患上肺癌。
“致癌环境三:化学污染家用洗涤剂的大量应用所造成的化学污染也会增加癌症的发生。资料表明,洗涤剂中较高的氯含量,容易对人体产生危害,而发生急性白血病、恶性淋巴瘤、神经细胞瘤和肝癌等。同时,日常生活中蔬菜、水果等的残留农药都可能导致癌症的发生,如有机磷酸酯杀虫剂会增加何杰金氏淋巴瘤的发生危险;有机氯杀虫剂会增加白血病的发生危险。
癌症的发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我们不可能去改造我们的基因,但是我们可以改善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
零废在此呼吁:为了自己和后代的健康,请大家一起携手,共创一个良好的生存、生活环境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