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用药诊治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2019-2-19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炎热的夏季,小磊的妈妈发现小磊最近经常容易流鼻血,以为是天气炎热,鼻腔干燥的关系,没有太在意,直到带小磊去游泳,发现孩子身上多了许多针尖样的小红点,这才医院看病,化验了血常规,结果显示血小板(PLT)只有17x10^9/L,最终被诊断为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年以前,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又叫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由于本病不一定有紫癜,所以ITP国际工作组认为此名称已不合适,将其命名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保留英文ITP缩写。

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是儿童最常见的出血性疾病,发病率约为(4-5)/10万。儿童ITP是一种良性自限性疾病,常见于感染或疫苗接种后的数天或数周内起病。大约80%的患儿在诊断后12个月内血小板计数(PLT)可恢复正常。

因儿童ITP多为自限性疾病,故治疗的目的主要是防止严重的出血,而不是为了把PLT提高至正常值。

因为ITP为排他性诊断,故诊断需要根据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参考以下标准,并且在治疗的过程中,若疗效不佳,需对疾病重新进行评估。

诊断标准如下:

1、至少2次血常规检测血小板(PLT)<x10^9/L,且血细胞形态无异常;

2、皮肤出血点、瘀斑和(或)粘膜、脏器出血等临床表现;

3、一般无脾脏肿大;

4、须排除其他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症,如:低增生性白血病、以血小板减少为首发的再生障碍性贫血,遗传性血小板减少症、药物诱导、狼疮相关性、HIV相关性继发性ITP.

ITP的分型:

1、新诊断ITP:病程<3个月

2、持续性ITP:病程3-12个月

3、慢性ITP:病程>12个月

ITP如何治疗:

因儿童ITP多为自限性,治疗措施更多取决于出血的症状,而不是为了提升血小板计数。

当PLT≥20x10^9/L,无活动性出血表现,可先观察随访,不予治疗,在此期间,必须动态观察PLT变化;如合并感染,需抗感染治疗——有或怀疑有细菌感染者,酌情使用抗生素治疗,适当限制活动,避免外伤,同时避免影响血小板功能的药物,如:阿司匹林等。慎重预防接种。

PLT<20x10^9/L和(或)伴活动性出血,建议使用以下治疗。一般不需要血小板输注。

ITP一线治疗:

1、糖皮质激素:常用泼尼松口服,剂量从每天1.5-2mg/kg开始(最大不超过60mg/d),分次口服,PLT>x10^9/L后稳定1-2周,逐渐减量直至停药。一般疗程为4周。

注意:如激素治疗4周,仍无反应,说明治疗无效,应迅速减量至停用。

2、静脉输注免疫球蛋白(IVIg):常用剂量每天mg/kgx3-5d,或每天1.0g/kg,连用2天,必要时可重复。

ITP二线治疗:

对于一线治疗无效的患儿需对诊断再评估,进一步除外其他疾病。根据病情酌情应用以下二线治疗。

1、大剂量的地塞米松:每天0.6mg/kg,连用4d,每4周1个疗程,酌情使用4、6个疗程。鉴于大剂量地塞米松对血压、血糖、行为异常等影响,应密切观察,同时使用胃粘膜保护剂及补充钙剂(长期用激素会脱钙)

2、抗CD20单克隆抗体(利妥昔单抗):可作为脾切除术的替代疗法治疗儿童和青少年慢性ITP患者,或经脾脏切除术但疗效不理想者。

3、促血小板生成剂:对于严重出血,一线治疗无效可选用。

4、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TPO):一般用14d,该药儿童应用副作用轻,患儿可耐受。

5、免疫抑制剂:疗效不肯定,副作用较多,不建议应用。

脾切除指征:

1.经过以上正规治疗,仍有危及生命的严重出血或急需外科手术者

2.病程>1年,年龄>5岁,且反复严重出血,药物治疗无效或依赖大剂量糖皮质激素(>30mg/d)

3.病程大于3年,PLT持续<30x10^9/L,有活动性出血,年龄>10岁,药物治疗无效者

4.有使用糖皮质激素的禁忌症

一般情况下不需要输注ITP,当有以下情况需紧急输注:

发生危及生命的出血,应积极输注浓缩血小板制剂以达到迅速止血目的。同时选用甲强龙冲击治疗每天10-30mg/kg,共用3d,和(或)静脉输注免疫球蛋白,以保证输注血小板不被过早破坏。

ITP疗效判断:

1、完全反应:治疗后PLT≥x10^9/L,且没有出血表现。

2、有效:治疗后PLT≥30x10^9/L,并且至少比基础血小板数增加2倍,且没有出血表现。

3、激素依赖:需持续使用激素,使PLT≥30x10^9/L或避免出血。

4、无效:治疗后PLT≤30x10^9/L或者血小板数增加不到基础值的2倍或者有出血表现。

在ITP的疗效判断上,应至少检测两侧PLT,两侧检测之间间隔7d以上。

预后:

儿童ITP预后良好,80%—90%的患儿12个月内PLT恢复正常,10%—20%发展为慢性ITP,约30%的慢性ITP患儿可在确诊后数月或数年自行恢复。

尽管大多数患儿PLT明显降低,但发生严重出血的比例很低,颅内出血发生率约为0.1%-0.5%。约3%的儿童慢性ITP为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前驱症状,经过数月或数年发展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病或Evans综合征等。

以上就是对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介绍

参考文献:

第八版儿科学

诸福棠实用儿科学

儿童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诊疗建议

美国血液学会年《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循证实践指南》

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别致的医

赞赏

人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中科大型白癜风公益援助
北京看白癜风那家医院最好

转载请注明:
http://www.vqbpu.com/zlff/100696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