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筛查和诊断

2017-1-16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精彩导读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是继发性高血压最常见的原因。影响着约10%的普通高血压人群和20%的耐药性高血压人群。PA的及时诊断不仅可以预防和纠正相关并发症的治疗,也可预防与醛固酮增多症相关的非上皮影响。

有证据表明,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相比,PA患者心脑血管事件和代谢并发症的发生率增加。此外,PA患者卒中、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和2型糖尿病的风险也相应增加。

高危人群的筛查

首先,筛查人群包括高血压2级(-/–mmHg)和3级(>/mmHg)的患者和/或应用3种常规降压药(包括利尿剂)仍高血压的患者。高血压和自发性或利尿剂引起的低钾血症患者建议筛查PA。另外,还包括伴有肾上腺意外瘤的高血压患者、伴有早发高血压或脑卒中家族史(<40岁)的患者和所有PA患者一级亲属中表现高血压的人群(表1)。

表1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高危人群

筛查试验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诊断和鉴别主要依靠实验室检查。内分泌协会推荐醛固酮/肾素比(ARR)为检测PA的最可靠的试验。其他还包括醛固酮和PRA的测定、血浆肾素浓度测定和钠负荷试验。为增加ARR准确度,取样条件十分重要:血标本应在早晨收集、患者起床至少2h且患者已经端坐5-15min;理想状况下测试前患者不应限制饮食盐的摄入。此外,一些抗压药物(β受体阻滞剂、ACEI、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MR拮抗剂和利尿剂)、高龄、肾脏损害也可影响ARR值。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诊断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确诊流程图

总结

对伴有2型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和睡眠呼吸暂停的患者应仔细筛查。ARR为首选筛查试验,后续的确诊试验同样必不可少,因为ARR受到影响的因素较多。如果确诊试验呈阳性,应进一步确定PA亚型,因为不同亚型治疗方法不同。

转载请在醒目位置注明来源:医脉通

医脉通内分泌科|学术动态不期而遇









































北京看白癜风的医院哪家有名
白癜风终于治好了

转载请注明:
http://www.vqbpu.com/zlff/100275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