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骨母细胞瘤Chondroblasto

2017-1-3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每日一句:

Abitterendismuchbetterthanbitternesswithoutanend.

苦涩的结局总好过没有尽头的苦。

软骨母细胞瘤(Chondroblastoma)概述

软骨母细胞瘤又称成软骨细胞瘤,男性比女性多见,好发于青少年,大多数在10-20岁,骺线闭合之前发生在骨骺,闭合之后发生在骨端。

临床表现

病程可数月至数年,患者一般都有慢性疼痛症状,个别病人可有剧烈疼痛;部分患者可有肿胀,可能是肿瘤局部的浸润或累及关节引起,可导致关节活动受限、肢体麻木、肌肉萎缩等。

发病部位

好发部位为长骨骨骺,其中胫骨近端、股骨两端和肱骨近端最为常见;亦见于髋臼、髌骨、跟骨及距骨、肩胛骨等;发生在脊椎骨者侵袭性较强。

红色为常见部位,绿色为罕见部位。

病理

软骨母细胞瘤显微镜下的形态变化较大,病理形态学上软骨母细胞瘤由单核细胞及多核巨细胞混合组成,典型的单核瘤细胞界限清晰,胞质粉红色或透亮,核圆形、卵圆形,有纵向核沟。肿瘤内有嗜酸性软骨样基质,内有软骨母细胞,还可见不等量钙化,特征性的“窗格样钙化”,但此特征仅在30%病例中出现。单核软骨母细胞免疫酶标记S-蛋白阳性也是本病诊断的重要依据。

诊断要点

1、软骨母细胞瘤有显著的发病年龄段和好发部位。以10~20岁最多见,绝大多数在20岁以前发病。

2、软骨母细胞瘤可发生在任何软骨化骨的部位,几乎恒定地起源于骨骺或与骨骺相关的骨端和骨突,部分可向干骺端侵犯。

3、病灶内钙化是软骨类肿瘤的共同特征,钙化常呈点状或细沙砾状。

影像表现

X线表现:位于长骨骨骺或骨端的边缘清晰的囊性破坏,伴有不同程度硬化,通常无膨胀或轻度膨胀。病灶黏液样变性或并发动脉瘤样骨囊肿时,常有显著的膨胀及分房。

CT表现:更清楚地显示病灶的细微结构、病灶分隔、边缘硬化及病灶内的钙化,钙化的检出率明显高于X线平片,尤其是细小的沙砾样钙化。

MR表现:CT对软骨性肿瘤有较为特征性的信号变化,一般T1为低信号,或略高于肌肉信号,T2为显著高信号,周围有低信号的硬化圈包绕。

病例

病例1

位于脊柱的软骨母细胞瘤具有侵袭性的生长方式。

CT能更好的显示肿瘤中的钙化成分。

病例2

胫骨近端边界清楚的溶骨性破坏区,内可见斑点状及斑片状钙化影,病灶边缘可见轻度硬化缘。

病例3

股骨远端见不规则状溶骨性破坏区,密度不均,周边可见明显硬化缘。

病例4

股骨远端见类圆形骨质破坏区,其内见斑片状高密度影,边缘可见硬化环。

病例5

股骨远端见溶骨性骨质破坏区,跨越骨骺,病灶内可见斑点状稍高密度,下缘可见硬化边。

病例6

左侧股骨头软骨母细胞瘤。

病例7

肱骨近端的软骨母细胞瘤。

病例8

髋臼软骨母细胞瘤

病例9

距骨软骨母细胞瘤









































北京治疗白癜风专科医院
北京治疗白癜风皮肤病医院

转载请注明:
http://www.vqbpu.com/zlff/100267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