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枪的ldquo生物免疫疗法rdq

2021-10-2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一个年轻生命的寂灭,逝者知乎上一篇对于人性恶之控诉,加上网媒的推波助澜,“魏则西事件”把肿瘤生物免疫疗法推到了风口浪尖上,通过网络的发酵,生物免疫疗法被扣上了“谋财害命”“淘汰技术”“无效治疗手段”的帽子。那么真相真如此吗?抛去激烈的情绪和偏激的观点,我们以专业的医疗技术角度来解读这一事件。

深度剖析引发魏则西事件的焦点原因

  魏则西所患的“滑膜肉瘤”是源于关节、滑膜及腱鞘滑膜的软组织的恶性肿瘤,这种肿瘤在临床上属于罕见病,发病率在十万分之一以下,医院的治疗观念、技术经验、治疗团队乃至治疗模式等方面都有很高的要求,且此病的最大特点就是对现有化疗、放疗等手段均不太敏感,手术是唯一有潜在治愈机会的治疗手段。

  魏则西一家曾先后前往北京、上海、天津、广州等多地进行求诊,但均被告知治愈希望渺茫,甚至有医生建议其父母再生一个。本来这样的病人没有治愈是可以理解的。然而,之所以让此事件发展到让民众广泛   后来这种疗法慢慢从血液肿瘤运用到实体肿瘤,至今已经有30多年历史。研究证实,CIK联合DC可降低胃癌或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复发风险,提高总生存期。而对于一些放化疗无效或者产生耐受、耐药性的患者同样可以取得显著效果。

  总之,免疫治疗是新热点,也是攻克肿瘤的一个希望,我们应该理性的去认识它,不能因为舆论而因噎废食,否定所有的免疫疗法,那是不科学不理智的做法。

  攻克癌症道路漫长,我们需要对各种新疗法抱有严谨的科学心态。不能因为魏则西事件全盘否定细胞免疫治疗的疗效,而应该加强相关的基础研究、临床试验,还要加强行业监管的力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vqbpu.com/ysbj/100981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