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一组经典晚期前列腺癌美图
2020-9-19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患者男85岁,下肢水肿就诊
前列腺纵切
前列腺横切
动态
输尿管受累,肾积水
高频探头下输尿管受压更清晰
动态输尿管及髂血管受累
肝转移是这样的
转移淋巴结是这样的
讨论:
前列腺癌好发外周带,即周缘区域占70%,中央带占8%,移行带约占10%。
95%为腺癌起源于腺管,移行上皮者少见,93%早期病变发生在包膜下,约71%癌瘤位于前列腺下三分之一。
(一)声像图表现:由于经腹壁,经会阴探查探头频率低,超声难以发现较早期的前列腺癌,因此所涉及图片主要是TRUS(经直肠超声)检查。
外周带低回声病灶是前列腺癌的最主要特征,小病灶周围为正常组织,由于癌组织与正常组织相互交错,因此有时难以确定病灶边界,当病灶累及整个外周带,确定病灶大小和边界也可能遇到类似困难。
除低回声病灶之外,癌组织还可以表现为等回声,强回声或不均质回声病灶,部分癌灶可以出现钙化征象。
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腺癌血流丰富,可分弥散性,局限性及周围型。
(二)根据体格检查,直肠指诊。
(三)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正常值小于4ng/ml。大于10ng/ml,对前列腺癌有诊断价值
(四)前列腺癌诊断金标准: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
鉴别诊断:
1.良性前列腺增生,晚期前列腺癌表面不光滑,内回声不均匀,有骨转移,结合血清PSA异常升高,较容易鉴别。由于前列腺增生主要发生在移行区,加之回声的多样性,因此前列腺增生与移行区癌鉴别比较困难。因兼有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患者,易遗漏后者。最终明确诊断,穿刺活检。
2.前列腺炎:超声表现,回声不均,可见片状低回声区,血流信号较丰富,还需要结合临床症状,是否存在局部触痛等方面进行鉴别。
3.前列腺肉瘤:偏少见,可分为横纹肌肉瘤,平滑肌肉瘤,纤维纤维肉瘤,淋巴肉瘤、脂肪肉瘤。其中以横纹肌肉瘤最常见,好发中青年男性,亦见于小儿。
该病进展快,病死率高,主要症状,排尿困难,血尿及便秘。晚期可出现转移,肺转移常见,血PSA通常不高。
阅读后顺便点右下方如觉文章不错,把它放到你的圈子里,可能您的朋友也需要!谢谢!
注:欢迎转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超人集结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