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分享足部肿块20年,混杂信号
2021-9-15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患者临床病史资料
男性,66岁;主诉:发现左足肿块20余年,近期逐渐增大,肿胀感明显,入院检查行MRI平扫+动态增强。T2WI矢状位平扫:T2WI冠状位T2WI轴位T1WI轴位DWIADC图增强轴位增强矢状位增强冠状位动态增强后处理
影像表现
左足MR平扫+增强示:左足靠内侧见一不规则形长T1长T2混杂信号肿块影,边缘模糊,最大层面范围约63mm×48mm,DWI呈混杂稍高信号,ADC图呈混杂信号影。病灶边缘可见分叶状改变,注入造影剂,动态增强扫描病灶可见不均匀性明显强化,DCE曲线示快速上升型,病灶内多发低信号流空血管影;病灶临近第一跖骨边缘骨质信号改变,连续性中断。
病理诊断
左足肿瘤免疫组化示:腱鞘巨细胞瘤。
腱鞘巨细胞瘤
腱鞘巨细胞瘤(giantcelltumoroftendonsheath,GCTTS)其起源、性质及分类仍存争议,年版WHO软组织分类将GCTTS划入纤维组织细胞性肿瘤,年版WHO软组织分类在WHO软组织分类基础上增加了局限型GCTTS(F-GCTTs)、弥漫型GCTTS(D-GCTTS)和恶性GCTTS(M-GCTTS)主要由单核组织细胞组成,伴有数量不等的多核巨细胞、泡沫细胞、慢性炎症细胞及含铁血黄素,部分可见问质纤维化、玻璃样变青少年多见,女多于男,好发于30-40岁发生于四肢的良性软组织病变,最常见于手和足部,也可发生于踝、膝、肩、肘、腕和脊柱等部位影像特点
实质成分:T1WI呈等稍低信号,T2混杂高低信号含铁血黄素沉积:T1WI及T2WI上为低信号胶原纤维:T1WI及T2WI稍高于骨骼肌信号囊性成分:长T1长T2信号增强:实性成分中等或明显强化可有邻近软骨、韧带侵袭破坏,骨质以压迫性改变为主,恶性者可有骨质破坏
鉴别诊断
1、滑膜软骨瘤病起源于关节滑膜、滑囊或腱鞘内发生的,以滑膜化生、滑膜内软骨或骨软骨结节形成,并产生游离体的慢性良性关节疾病所有年龄均可发生,青壮年多发,男多于女以膝关节最为常见,其次肘、髋、肩、踝及小关节症状与游离体大小、数目有关游离体是鉴别滑膜软骨瘤病与腱鞘巨细胞瘤重要征象游离体:边界规则的骨化结节,周围环形高密度,中央透亮以下病变亦可出现游离体:剥脱性软骨炎、退行性骨关节病、创伤性骨关节炎等
CASE1
男21Y左膝关节疼痛2年余,病理:滑膜软骨瘤
2、神经纤维瘤起源于神经鞘细胞,大多分布于真皮或皮下等表浅部位,也有位于内脏及神经干的任何部位,各部位发病率均等发病高峰:20-40Y,男女发病率无差别临床表现为缓慢生长的无痛性渐近性肿块,病程较长,少数病例术后复发,部分有恶变倾向多发于某一根神经,神经呈不规则的柱状膨大,所以又称蔓状神经纤维瘤,而腱鞘巨细胞瘤是包绕腱鞘生长的软组织肿块神经纤维瘤包膜光整,腱鞘纤维瘤多不规则神经纤维瘤一般密度均匀,强化呈轻中度强化,而腱鞘巨细胞瘤密度混杂,强化呈中重度强化CASE1
男28Y左大腿团块肿物2年余,增大1年,术后病理:神经纤维瘤
3、腱鞘纤维瘤腱鞘纤维瘤为罕见病附着于手指腱鞘或者肌腱的致命纤维结节,属于反应性增生肿瘤还是实质性肿瘤尚不明确发病高峰:20-50Y,男多于女紧贴肌腱或者腱鞘上,边界清楚,呈分叶状或结节状,实性,质地坚韧有弹性,切面为均匀的灰白或者梨白色,似软骨样腱鞘纤维瘤为一质地均匀实性结节,而腱鞘巨细胞瘤多为不规则软组织肿块影腱鞘纤维瘤囊变、坏死、钙化及出血少见,而腱鞘巨细胞瘤上述征象均可出现CASE1
女19Y腱鞘纤维瘤术后2年,复发3个月
点击下方关键词即刻获取相应文章影像征象动图解剖血管压迫肺绒癌腹内疝
脊髓肿瘤卵巢肿瘤
大气道肿瘤及肿瘤样变
肺囊性变踝关节MRI
影像技术、影像诊断专业
消化道造影良性纤维性肿瘤
肝囊变
胸片
Poland综合征骨脓肿
腕创伤
关节软骨创伤
骨肿瘤空洞
侧脑室、三脑室、四脑室肿瘤节细胞瘤
GPA
胃间质瘤先天下腔静脉畸形ABC
作者
影像super超
编辑
小雪球
责任编辑
晓倩
插图来源
作者提供
题图来源
站酷海洛
投稿转载
penglong_medical
hotmail.